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车辆的重要部件,为了适应不同体形的乘客使用,安全带的高度、长度等均设计为可调节的。
安全带可以连接于车体的B柱等位置,在车体的B柱上,可以设置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可以通过按钮结构控制,按下按钮后可以允许乘客调节安全带的高度等。
目前使用的按钮结构包括调节板和按钮总成,调节板上设有两条轨道,按钮总成的滑动部夹持在两个轨道之间并能够沿轨道滑动。然而,滑动部与两条轨道对于尺寸误差比较敏感,很容易出现配合过紧或过松的问题,从而造成滑动部卡涩、松动异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以解决按钮卡涩和异响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所述调节板按钮结构包括调节板本体和按钮总成,其中,所述调节板本体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包括沿所述调节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彼此并排间隔的第一子轨和第二子轨,所述按钮总成包括夹持在所述第一子轨和所述第二子轨之间的滑动部并能够通过所述滑动 部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滑动部的第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子轨导向滑动,所述滑动部的第二侧设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二侧仅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由所述第二子轨导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沿所述调节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弹片,所述弹片形成为沿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突出的拱形结构,并且所述弹片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滑动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的第一端弯曲形成环形头部,所述滑动部具有容纳所述环形头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弹片的第二端形成开口以允许所述弹片伸出,所述第一凹槽允许所述环形头部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沿所述调节板本体的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子轨开口并沿所述弹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弹片的第二端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的第一侧形成有平滑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贴合于所述第一子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本体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沿所述调节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两个所述侧板上分别设有所述滑轨,所述按钮总成包括滑板,所述滑板沿所述调节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所述滑动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本体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层叠间隔,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按钮总成包括操作部,所述底板形成有通孔以允许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于所述滑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沿所述调节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凸耳和止挡件,所述滑板位于所述凸耳和所述止挡件之间,并且所述滑板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凸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轨和所述第二子轨为层叠间隔的两个板件,每个 所述板件背离另一个所述板件的表面设有加强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中,按钮总成的设有弹性件的滑动部通过调节板本体的滑轨引导,弹性件可以适应滑动部与滑轨之间的间隙,避免滑动部与滑轨产生锁紧卡涩或松动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的按钮卡涩异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
所述车辆与上述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板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板按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节板本体的滑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弹片未安 装;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弹片已安装;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滑动部与滑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调节板本体,2-按钮总成,11-底板,12-滑轨,13-侧板,14-第二弹性件,15-凸耳,16-止挡件,21-滑板,22-第一弹性件,23-滑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所述调节板按钮结构包括调节板本体1和按钮总成2,其中,所述调节板本体1设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包括沿所述调节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彼此并排间隔的第一子轨和第二子轨,所述按钮总成2包括夹持在所述第一子轨和所述第二子轨之间的滑动部23并能够通过所述滑动部23沿所述滑轨12滑动,所述滑动部23的第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子轨导向滑动,所述滑动部23的第二侧设有第一弹性件22并在所述第二侧仅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22由所述第二子轨导向滑动。
在本方案中,位于所述第一子轨和所述第二子轨之间的滑动部23的尺寸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即允许存在较大的误差,所述第一弹性件22可以对这种误差进行补偿调节,使得滑动部23与滑轨12之间保持贴合,即滑动部23的第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子轨,滑动部23的第二侧仅仅通过第一 弹性件22贴合于所述第二子轨(其他部分与所述第二子轨保持间隔),并且这种贴合力可以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允许滑动部23流畅地滑动,在第一弹性件22的作用下,滑动部23可以稳定地支撑在所述第一子轨和所述第二子轨之间,不仅可以避免卡涩难以滑动,也可以避免滑动部23松动产生异响。
其中,第一弹性件22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弹簧等,只要第一弹性件可以产生弹性变形适应滑动部23和所述第二子轨之间的间隙即可。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22为沿所述调节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弹片,所述弹片形成为沿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突出的拱形结构,并且所述弹片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滑动部23。所述弹片突出的弧形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子轨上,通过所述弹片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滑动部23可以补偿设计、安装误差。所述弹片突出于滑动部23,滑动部23本体的尺寸可以设计得相对较小,以与第二子轨保持间隔。所述弹片可以设置多个,如图6所示,其中一个滑动部23上设有两个弹片,相应地,按钮总成2可以设4个弹片,增加与滑轨12间的支点,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的第一端弯曲形成环形头部,所述滑动部23具有容纳所述环形头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弹片的第二端形成开口以允许所述弹片伸出,所述第一凹槽允许所述环形头部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沿所述调节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弹片的第一端形成尺寸较大的环形头部,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尺寸相对较小,所述环形头部容纳于所述第一凹槽后,所述环形头部受到开口尺寸限制而不能脱离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环形头部能够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滑动以允许所述弹片产生弹性变形。
另外,所述滑动部23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子轨开口并沿所述弹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弹片的第二端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弹片的第二端可以贴合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并且允许所述弹片的第二端沿调 节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允许所述弹片的弹性变形。
以上所述的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彼此相互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允许所述弹片沿调节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允许所述环形头部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而所述第二凹槽限制所述弹片沿调节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的移动,允许所述弹片的第二端沿调节板本体1的厚度方向进入所述第二凹槽,可见,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对所述弹片进行限位,从而可以使得所述弹片较为稳定地安装在滑动部23上,并且可以容易地拆卸所述弹片。
此外,所述滑动部23的第一侧形成有平滑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贴合于所述第一子轨。如图5、图6和图8所示,所述突起部的结构与所述弹片的结构类似,为拱形结构,可以减少滑动部23与所述第一子轨的接触面积,避免滑动部23发生卡涩。
具体地,所述调节板本体1包括底板11和两个侧板13,两个所述侧板13设置在所述底板11沿所述调节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两个所述侧板13上分别设有所述滑轨12,所述按钮总成2包括滑板21,所述滑板21沿所述调节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所述滑动部23。两个侧板13从底板11的同侧伸出,滑板21可以与底板11层叠间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轨12也可以设置在底板11的表面上,相应地,滑动部23设置在滑板21的表面上,这并不影响滑动部23与滑轨的配合关系。
另外,所述调节板本体1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11层叠间隔,所述滑板21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11之间,所述按钮总成2包括操作部,所述底板11形成有通孔以允许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于所述滑板21。滑板21本体与所述盖板和底板基本保持间隔而不接触,避免产生刮擦,增加滑动阻力。如图1所示,按钮总成2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11之间间隔的外部的部分即为所述操作部,所述操作允许使用者按压或释放, 所述操作部连接于滑板21,从而可以将使用者的按压力传递到滑板21而带动滑板21滑动。
另外,如图2、图3所示,所述底板11上设有沿所述调节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凸耳15和止挡件16,所述滑板21位于所述凸耳15和所述止挡件16之间,并且所述滑板21通过第二弹性件14连接于所述凸耳15。滑板21可以克服第二弹性件14的弹性力朝向止挡件16滑动,而止挡件16可以止挡滑板21进一步的滑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子轨和所述第二子轨为层叠间隔的两个板件,每个所述板件背离另一个所述板件的表面设有加强筋。如图4所示,两个所述板件可以夹持滑动部23,在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在滑板21的厚度方向上对其进行限位,避免滑板21与以上所述盖板和底板11接触;加强筋可以提高两个所述板件的强度,避免板件发生形变而影响滑板21的滑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所述的安全带的调节板按钮结构可以安装于车辆的B柱或其他位置,通过与其他相关结构配合,可以作为调节安全带的开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