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式锻造斜腕臂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腕臂结构,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安装的基础与关键,涉及两种零件--支撑连接器和腕臂(定位)支撑。传统支撑连接器多采用U螺栓结构零件,与腕臂管间为线接触;平腕臂与斜腕臂、斜腕臂与定位管分别是通过腕臂支撑和定位管支撑进行支撑固定的,采用双耳套筒与铝合金圆管顶丝连接的结构,由于连接部位为点接触,安全系数低,顶丝在反复振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松动,进而造成平腕臂与斜腕臂、斜腕臂与定位管间产生松动,形成潜在安全隐患。同样在钢腕臂定位系统中采用两个单耳连接焊接在支撑管上的结构,焊接中存在虚焊等现象也存在安全隐患。以上两种产品现场安装工作量大,且安全性不高。因此,腕臂支撑与平斜腕臂以及定位管支撑与斜腕臂、定位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接触网的运营安全。寻求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重量轻,现场安装方便的腕臂定位支撑,成为必然趋势。本实用新型可在保证零件性能的同时,简化支撑连接器及支撑结构,精简紧固件数量,优化产品整体结构的同时,使产品安装、调试和维护简单且易于操作,使高速电气化铁道运营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改变传统腕臂支撑装置结构,替代了传统零件通过U螺栓固定于腕臂管的连接方式,减少零件数量,使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运营更方便、更可靠的斜腕臂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铰链式锻造斜腕臂支撑装置,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的上抱箍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铰链部,所述的下抱箍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铰链部,在所述的第一铰链部和第二铰链部上设有铰接杆,所述的第一铰链部和第二铰链部通过铰接杆合页铰链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在所述的连接孔内设有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在所述的下抱箍上的连接孔边缘设有卡住连接螺栓端部的卡槽,在所述的下抱箍上设有双耳,所述的双耳和下抱箍整体锻造成型,在所述的双耳上设有铰接孔,在所述的铰接孔内设有连接杆,在所述的连接杆上铰接有支撑杆。
在所述的上抱箍和下抱箍边缘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支撑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的连接杆设在第一安装孔内。
所述的上抱箍和下抱箍均采用铝合金或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铰链式抱箍结构连接固定于腕臂管上,替代了传统零件通过U螺栓固定于腕臂管的方式,增大了零件与腕臂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零件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腕臂/定位支撑替代以往铝合金腕臂定位系统两个双耳套筒与铝合金圆管顶丝连接的结构,替代以往钢腕臂定位系统两个单耳连接焊接在支撑管上的结构,此种结构形式的腕臂定位支撑,减少了过多零件的使用,使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和运营更方便、更可靠。
3、本实用新型中组成零件采用铝合金(钢)金属锻造和型材挤压工艺制造,替代了原有铝合金腕臂定位系统中套管单耳及两个双耳套筒采用的铝合金铸造工艺,替代了原有钢腕臂定位系统中两个单耳连接焊接在支撑管上的焊接工艺,提高了产品性能及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取消了铸造零件探伤环节,降低了工人职业健康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抱箍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抱箍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装置包括上抱箍1和下抱箍2,上抱箍1和下抱箍2通过铰接杆3实现合页铰链连接,通过连接螺栓5将上抱箍1和下抱箍2固定连接从而将斜腕臂夹紧在它们之间,在下抱箍2上设有双耳2-3,双耳2-3和下抱箍2整体锻造成型,在双耳2-3上铰接这支撑杆8,整体组成一个斜腕臂的支撑装置。
如图3所示上抱箍1包括第一铰链部1-2和第一连接部1-1,如图4所示下抱箍2包括第二铰链部2-2和第二连接部2-1,第一铰链部1-2和第二铰链部2-2通过铰接杆3实现合页铰链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上均设有连接孔4,连接孔4内设有连接螺栓5,在下抱箍2上的连接孔4边缘设有卡槽6,连接螺栓5端部能卡在卡槽6内,当紧固连接螺栓5的时候可以防止连接螺栓5转动,方便连接螺栓5的紧固。
如图4所示下抱箍2上还设有双耳2-3,双耳2-3和下抱箍2整体锻造成型,在双耳2-3上设有铰接孔2-31。如图5所示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8-1和第二安装孔8-2,第一安装孔8-1与铰接孔2-31配合通过连接杆7将支撑杆8铰接在双耳2-3上,第二安装孔8-2用来将支撑杆8固定在外部零件上。
为了增加上抱箍1和下抱箍2的强度,在上抱箍1和下抱箍2的边缘均设有加强筋9。该支撑装置中的上抱箍1和下抱箍2均采用铝合金或钢材质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