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车连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牵引钩及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牵引钩是在需要挂车时使用的工具,牵引孔位于车的前部,先用改锥等工具撬开牵引孔的盖板,然后将牵引钩插入牵引孔内拧紧,一般为了确保牢固,可用轮胎扳手套入牵引钩中拧紧。亦有其他类型的联结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通过牵引车来拖曳多种挂车的领域,大部分传统的联结装置包括与一个车辆相联结的第一连接部分和一个与另一车辆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的组合结构。为现实连接,车辆在联接时,既要做到连接部的对准,又要挂车连接部的牢固连接,因而连接部的组合方式为关键所在。
现有技术的一种连接方式是,牵引钩的锁销穿过牵引环的通孔,以将牵引钩和牵引环连接在一起。牵引轴与轴承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对于牵引钩和挂车之间的连接尤为重要。但现有的结构中,由于轴承座容易从牵引轴上移动脱开导致牵引轴与轴承座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弱,影响牵引钩和挂车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钩和牵引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提高牵引轴与轴承座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牵引钩,所述牵引钩通过一锁销穿过一具有通孔的牵引环以与所述牵引环连接,所述牵引钩包括:
牵引轴,所述牵引轴的一端安装喇叭口及驱动机构,所述牵引轴的另一端安装轴承组件,并设置第五通孔,所述轴承组件包括:
轴承座、缓冲组件、第一锁紧部件、杆状部件及第二锁紧组件,其中,
所述轴承座、所述缓冲组件、所述第一锁紧部件上具有通孔以供牵引轴穿过,所述第一锁紧部件位于第五通孔和所述喇叭口之间,所述轴承座位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和所述喇叭口之间;所述杆状部件穿过所述第五通孔并抵接所述第一锁紧部件;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将所述杆状部件锁紧在所述第五通孔处。
可选地,所述牵引轴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喇叭口之间、紧贴所述第五通孔的位置处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一锁紧部件为具有与该外螺纹相适应内螺纹的第一锁紧螺母。
可选地,所述杆状部件为一端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螺栓,第二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螺栓相适应的第二锁紧螺母。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还包括两个档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螺栓的螺帽和牵引轴之间、第二锁紧螺母和牵引轴之间,所述牵引轴的另一端还设置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五通孔的两个端部,所述凹槽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的外径,所述档套位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和所述轴承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橡胶垫和/或锥形垫圈。
可选地,所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垫及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上具有通孔以供所述牵引轴穿过,所述轴承座位于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之间,所述第一锁紧部件将所述第一缓冲垫、所述轴承座、所述第二缓冲垫锁紧在所述牵引轴上,且所述第一缓冲垫和所述第二缓冲垫处于预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垫和所述轴承座之间还设置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上具有通孔以供牵引轴穿过;和/或所述第二缓冲垫和所述锁紧组件之间还设置锥形垫圈,所述锥形垫圈上具有通孔以供所述牵引轴穿过。
可选地,所述喇叭口具有开口端和收口端,所述开口端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收口端的开口尺寸,所述收口端与所述牵引轴连接,所述收口端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该两个相对的端面之间形成一锁定空间,所述开口端背向所述牵引轴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驱动装置及容纳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外壳,所述驱动机构外壳形成一与所述锁定空间连通的容置空间,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锁销在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锁定空间之间移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还设置一挺杆,所述挺杆延伸至所述锁定空间,所述牵引环进入所述锁定空间时,推动所述挺杆绕轴转动,所述挺杆转动以使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锁销从所述容置空间移动至所述锁定空间,并穿过所述牵引环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牵引环上挂时,所述牵引环推动所述挺杆的转动角度越大,所述锁销的移动距离越大;所述牵引环脱挂时,所述挺杆随着所述牵引环的移出移动到初始位置。
可选地,所述牵引轴连接所述喇叭口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同心,且该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连线垂直于所述牵引轴的第一轴线,所述喇叭口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连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牵引轴上,所述收口端与所述牵引轴的两个延伸部连接,所述收口端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心,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用于连通所述锁定空间和所述容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牵引轴的另一端之间,所述挺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可绕一第二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连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可选地,所述锁销包括弧形部和圆柱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圆柱形部的外径,其中,所述锁销进入所述锁定空间并穿过所述牵引环,且所述牵引环垂直于所述锁销轴向方向时,所述弧形部的外壁与所述牵引环的通孔内壁的最小距离t1小于所述圆柱形部的外壁与所述牵引环的通孔内壁的距离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牵引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牵引钩;以及牵引环,具有一通孔,供所述牵引钩的锁销穿过,以与所述牵引钩连接,其中,所述牵引钩及所述牵引环分别安装到牵引车的后部和挂车的前端。
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牵引轴的另一端安装具有锁紧组件的轴承组件,通过第一锁紧部件将轴承座及相关部件锁紧在牵引轴,进一步通过杆状部件和第二锁紧组件将第一锁紧部件锁紧,以此提高牵引轴与轴承座的连接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牵引轴的另一端安装具有两个缓冲垫的轴承组件,进而在牵引钩与汽车的连接后的行驶过程中,提供缓冲作用,缓解轴承组件和牵引轴由于行驶过程中的撞击所导致的机械损坏,提高牵引钩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喇叭口锁定空间内设置挺杆,挺杆被牵引环的端部推动,绕一轴转动进而控制锁销在容置空间和锁定空间之间移动,由于锁销的移动距离与挺杆的转动角度有关,因此,可以实现牵引环特殊角度的上挂与脱挂,且还可以防止锁销被牵引环意外触动而落下;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锁销的形状,使得锁销与牵引环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以此减小锁销与牵引环之间的冲击力,且在牵引环倾斜角度下,可以增加牵引环通孔内壁的锁销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牵引钩能承受更大的牵引力,使得牵引钩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右视剖面图;
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另一状态的右视图;
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又一状态的右视图;
图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再一状态的右视图;
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再一状态的主视部分剖面图;
图5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再一状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分解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轴的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喇叭口的立体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剖面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分解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的剖面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柱形锁销的牵引钩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弧形锁销的牵引钩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弧形锁销的另一状态的牵引钩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牵引轴 42 圆柱形部
11 第一延伸部 43 凹入部
111 第一通孔 5 轴承组件
112 第二通孔 51 轴承座
12 第二延伸部 52 缓冲组件
121 第一通孔 521 橡胶垫
13 第一轴线 522 锥形垫圈
14 牵引轴的另一端 53 第一锁紧部件
141 第五通孔 54 杆状部件
142 凹槽 55 第二锁紧组件
2 喇叭口 551 第二锁紧螺母
21 开口端 552 档套
22 收口端 561 第一缓冲垫
221 端面 562 第二缓冲垫
222 第三通孔 57 锁紧环
23 锁定空间 58 锥形垫圈
3 驱动机构 7 底座组件
31 驱动机构外壳 9 牵引环
311 容置空间 91 通孔
32 挺杆
321 第二轴线
33 手柄
35 弹簧
37 操纵杆
38 连接孔位
39 指示器
4 锁销
41 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实用新型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结构和部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结合图1至图9,描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及牵引钩的结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右视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右视剖面图;图4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另一状态的右视图;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装置的又一状态的右视图;图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再一状态的右视图;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再一状态的主视部分剖面图;图5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再一状态的部分立体图;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钩的分解图;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牵引轴的立体图;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喇叭口的立体图;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如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牵引钩和具有通孔91的牵引环9。牵引钩包括牵引轴1、喇叭口2、驱动机构3及锁销4。
牵引轴1的结构可参见图7,牵引轴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通过一侧壁17连接。该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11、121。两个第一通孔111、121同心,且该两个第一通孔111、121的中心连线垂直于牵引轴1的第一轴线13。牵引轴1的第一轴线13为牵引轴1的延伸方向。牵引轴1的第一延伸部11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12。第二通孔112位于第一通孔111和牵引轴1的另一端14之间。
喇叭口2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8,结合图1至图7,喇叭口2可绕所述第一通孔111、121的中心连线转动地安装于牵引轴1上。喇叭口2具有开口端21和收口端22。开口端21和收口端22之间贯通。开口端21的开口尺寸大于收口端22的开口尺寸。开口端21背向牵引轴1设置,且开口端21背向牵引轴1开口。收口端22与牵引轴1的两个延伸部11、12连接。收口端22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221。可选地,该两个相对的端面221通过螺栓等连接结构与牵引轴1的两个延伸部11、12连接。可选地,该两个相对的端面221位于牵引轴1的两个延伸部11、12之间。该两个相对的端面2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通孔222。两个第三通孔222与第一通孔111、121同心,两个第三通孔222(或者两个相对的端面221)之间形成一锁定空间23。
驱动机构3安装于牵引轴1的第一延伸部11上。驱动机构3具有驱动装置及容纳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外壳31。驱动机构外壳31还形成一容置空间311。该容置空间311通过第一通孔111、121和第三通孔222与喇叭口2的锁定空间23连通。驱动装置用于控制锁销4在容置空间31和锁定空间23之间移动。
驱动机构3还设置一挺杆32。挺杆32穿过第一延伸部11的第二通孔112延伸至锁定空间23,并可绕一第二轴线321转动地安装在驱动机构3上。第一延伸部11位于第二轴线321和第二延伸部12之间。第二轴线321垂直于第一通孔111、121的中心连线,且垂直于第一轴线13。
驱动机构3中可选地设置有诸如转动机构的驱动装置,挺杆32转动触发驱动装置,以向位于容置空间31的锁销4施加朝向锁定空间23的力,以使锁销4移动至锁定空间23,穿过牵引环9的通孔91。驱动机构3还设置有手柄33,控制板及弹簧3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控制板具有六边形通孔,手柄33的轴部具有六边形的外形,手柄33轴部穿过控制板的六边形通孔以与控制板相配合。弹簧35套接在手柄33轴部上。控制板作为驱动装置的部件用于控制锁销4的移动。当手柄33转动时,也可触发驱动装置,以向位于容置空间31的锁销4施加朝向锁定空间23的力,以使锁销4移动至锁定空间23,穿过牵引环9的通孔91。驱动机构3还设置有从外部操作其内部驱动装置的操纵杆37,操纵杆用于与控制板、弹簧35及驱动装置其他部件相配合,以控制锁销移动。在有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外壳31上设置有附加装置的连接孔位38,用于增加附件的升级型号的产品。
在有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A至图5C,驱动机构3还设置有指示锁销4连接状态的指示器39,当牵引钩处于打开状态时,锁销4向上移动,锁销4内凹入部43(例如图3中,锁销4的凹弧形部分43,凹入部43位于锁销4靠近驱动机构3的一端)与指示器39水平对齐,并推动指示器39内的指示杆向外伸出,从外侧可以明确的知道锁销4处于打开状态。牵引钩处于闭合状态(锁销4穿过并锁住牵引环9)时,指示器39内指示杆恢复到指示器39内部,从外部可以明确知道锁销4已经向下移动到特定位置并锁定锁销4。
牵引钩还可以包括底座组件7,底座组件7用于将喇叭口2与牵引轴1的第二延伸部12连接,且可使绕第一通孔111、121的中心连线转动喇叭口2可以复位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牵引轴1的另一端14还安装轴承座51,以垂直于轴承座51所在平面的轴线为基准,在平行于锁销4移动方向、且垂直于所述轴承座51所在平面的平面内,牵引环9的轴线与该基准轴线之间的最大角度为20度至30度。以垂直于轴承座51所在平面的轴线为基准,在垂直于锁销4移动方向的平面内,牵引环9的轴线与该基准轴线之间的最大角度为90度至95度。
具体而言,牵引钩的初始状态参见图4A,牵引钩未与牵引环连接。挺杆32与锁销移动方向成角度B1。当牵引环9上挂时,牵引环9进入锁定空间23,并朝向牵引轴1的另一端14推动挺杆32,使挺杆32朝向所述牵引轴1的另一端14绕所述第二轴线321转动一定角度时,触发驱动机构3的驱动装置控制锁销4从容置空间311穿过第一通孔111、121、第三通孔222及牵引环的通孔91移动并锁定至锁定空间23。在本实施例中,挺杆32的转动角度越大,锁销4的移动距离越大。当挺杆32转动角度B1并平行于锁销4的移动方向时,锁销4向下移动距离S,锁销4的下端位于在喇叭口2及牵引轴1的第二延伸部12的通孔(或凹槽)中。驱动机构3中还可以设置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可以将锁销4锁定在锁定空间内。牵引环9上挂后可参见图1-图3及图4B。当牵引环9脱挂时,可转动手柄33时,触发驱动装置,使位于锁定空间23的锁销4移动至容置空间311,以使锁销4脱出牵引环9的通孔91。进一步地,脱挂时,锁销4从牵引环9移出,随着牵引环9向外移出,挺杆32受到内部弹簧的作用随着牵引环9移动到初始位置(旋转到特定角度,换言之,挺杆32与锁销移动方向成角度B1)。
由于锁销4的移动距离与挺杆32的转动角度有关,因此,可以解决牵引环在如图4B所示的特殊角度C1(牵引环9的轴线方向和垂直于锁销4移动方向之间的角度)上挂时,由于锁销4的位置挡住牵引环9的端部,进而难以完成牵引环9的上挂的问题。同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钩结构也可以实现牵引环9特殊角度的脱挂。此处所述的特殊角度表示当牵引环9的轴线方向和垂直于锁销4移动方向之间的角度大于一角度(例如30度)。同时,挺杆32的设置还可以防止锁销4被牵引环9意外触动而落下。
下面结合图10和图11描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5。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5的部分分解图。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5的剖面图。
牵引轴1的一端安装喇叭口2、驱动机构3,牵引轴1的另一端14安装轴承组件5。且牵引轴1的另一端14设置第五通孔141。
轴承组件5包括轴承座51、缓冲组件52、第一锁紧部件53、杆状部件54及第二锁紧组件55。轴承座51、缓冲组件52、第一锁紧部件53上具有通孔以供牵引轴1穿过。轴承座51、缓冲组件52、第一锁紧部件53相互紧贴。具体而言,轴承座51、缓冲组件52、第一锁紧部件53自牵引轴1的另一端14依次穿过牵引轴1。第一锁紧部件53位于第五通孔141和喇叭口2之间(具体地,第一锁紧部件53位于第五通孔141和牵引轴1的侧壁17之间)。缓冲组件52位于第一锁紧部件53和喇叭口2之间(具体地,缓冲组件52位于第一锁紧部件53和牵引轴1的侧壁17之间)。轴承座51位于缓冲组件52和喇叭口2之间(具体地,轴承座51位于缓冲组件52和牵引轴1的侧壁17之间)。
杆状部件54穿过第五通孔141并抵接第一锁紧部件53。第二锁紧组件55将杆状部件54锁紧在第五通孔141处。缓冲组件52可以包括橡胶垫521和/或锥形垫圈52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缓冲组件52可以包括橡胶垫521和锥形垫圈522,且橡胶垫521和锥形垫圈522依次穿过牵引轴1,橡胶垫521位于轴承座51和锥形垫圈522之间。第二锁紧组件55将杆状部件54锁紧在第五通孔141处时,轴承座51、橡胶垫521、锥形垫圈522、第一锁紧部件53相互紧贴。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牵引轴1的另一端14、在第五通孔141和喇叭口2之间(换言之,牵引轴1的侧壁17)、紧贴第五通孔141的位置处设置外螺纹,第一锁紧部件53为具有与该外螺纹相适应内螺纹的第一锁紧螺母。杆状部件54为一端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螺栓,第二锁紧组件55包括与第二螺栓相适应的第二锁紧螺母551。可选地,第二锁紧组件55还包括两个档套552,分别位于第二螺栓的螺帽和牵引轴1之间、第二锁紧螺母551和牵引轴1之间。相应地,牵引轴1的另一端14还设置两个凹槽142。凹槽142位于第五通孔141的两个端部。凹槽142的外径大于第五通孔141的内径。档套552位于凹槽142内,并与凹槽142配合。本实施例中,牵引钩通过在牵引轴1的另一端14安装具有锁紧组件的轴承组件5,通过第一锁紧部件53将轴承座51及相关部件锁紧在牵引轴1上,进一步通过杆状部件54和第二锁紧组件55将第一锁紧部件53锁紧在牵引轴1上,以此提高牵引钩与汽车的连接强度。
下面结合图12和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5。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5的分解图;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5的示意图;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轴承组件5的剖面图。
牵引轴1的一端安装喇叭口2及驱动机构3,牵引轴1的另一端14安装轴承组件5。
轴承组件5包括轴承座51、第一缓冲垫561、第二缓冲垫562、及锁紧组件(例如,包括图10及图11的第一锁紧部件53、杆状部件54及第二锁紧组件55)。轴承座51用于连接牵引轴1和挂车。第一缓冲垫561和第二缓冲垫562都可以是橡胶缓冲垫,且第一缓冲垫561和第二缓冲垫562大小、弹性系数可以相同。第一缓冲垫561和第二缓冲垫562可以是橡胶垫,也可以是弹簧,波纹管等具有相同功能和作用的结构。
第一缓冲垫561、轴承座51、第二缓冲垫562上具有通孔以供牵引轴1穿过。具体而言,第一缓冲垫561、轴承座51、第二缓冲垫562自牵引轴1的另一端14依次穿过牵引轴1。轴承座51位于第一缓冲垫561和第二缓冲垫562之间。锁紧组件将第一缓冲垫561、轴承座51、第二缓冲垫562锁紧在牵引轴1上。且第一缓冲垫561和第二缓冲垫562处于预压缩状态。
可选地,第一缓冲垫561和轴承座51之间还设置锁紧环57,锁紧环57上具有通孔以供牵引轴1穿过。锁紧环57用于阻止第一缓冲垫561沿轴向背向喇叭口2移动,并使其保持预压缩状态。
可选地,第二缓冲垫562和锁紧组件之间还设置锥形垫圈(例如,锥形帽58),锥形垫圈58上具有通孔以供牵引轴1穿过。锥形垫圈58用于阻止第二缓冲垫562沿轴向背向喇叭口2移动,并使其保持预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牵引轴1的另一端14安装具有两个缓冲垫的轴承组件5,进而在牵引钩与汽车的连接后的行驶过程中,两个缓冲垫相互配合,提供缓冲作用,缓解轴承组件5和牵引轴1由于行驶过程中的撞击所导致的机械损坏,提高牵引钩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同时,本实施例通过,锁紧环57和锥形垫圈58使两个缓冲垫保持预压缩状态,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
下面结合图15至图1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销。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柱形锁销的牵引钩的示意图;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弧形锁销的牵引钩的示意图;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弧形锁销的另一状态的牵引钩的示意图。
首先参见图16及图17。牵引钩包括牵引轴1、喇叭口2、驱动机构3及锁销4。牵引轴1和喇叭口2连接,喇叭口2具有锁定空间23。牵引环9进入锁定空间23后,驱动机构3控制锁销4进入锁定空间23,并穿过牵引环9的通孔91。
锁销4包括第一部(例如弧形部41)和第二部(例如圆柱形部42),第一部41的外径大于第二部42的外径。锁销4进入锁定空间23并穿过牵引环9的通孔91,且牵引环9垂直于锁销4轴向方向(或移动方向)时,第一部41的外壁与牵引环9的通孔91内壁的最小距离t1小于第二部42的外壁与牵引环9的通孔91内壁的距离t。可选地,第一部41的轴向高度等于牵引环9的轴向高度。
与图15示出的圆柱形锁销4进行对比,圆柱形锁销4穿过牵引环9的通孔91时,与牵引环9的通孔91内壁之间的间隙较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间隙的存在以及车辆速度的变化,牵引环9与锁销4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图16及图17示出的锁销4的弧形部41与牵引环9的通孔91内壁的间隙相对较小,可以减小锁销4与牵引环9之间的冲击力。
进一步与图15示出的圆柱形锁销4进行对比,采用一般的圆柱形锁销,在如图15及图17的倾斜状态下,牵引环9与锁销4之间的接触为线性接触,接触面积很小,接触点承受很大的力,锁销4在接触点处很容易损坏,寿命较短。而图16及图17示出的锁销4的弧形部41在如图15及图17的倾斜状态下,能够与牵引环9的通孔91内壁保持很好的接触,具有较大的接触面,能够承受更大的牵引力,使锁销4和牵引环9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牵引轴的另一端安装具有锁紧组件的轴承组件,通过第一锁紧部件将轴承座及相关部件锁紧在牵引轴,进一步通过杆状部件和第二锁紧组件将第一锁紧部件锁紧,以此提高牵引钩与汽车的连接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牵引轴的另一端安装具有两个缓冲垫的轴承组件,进而在牵引钩与汽车的连接后的行驶过程中,提供缓冲作用,缓解轴承组件和牵引轴由于行驶过程中的撞击所导致的机械损坏,提高牵引钩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喇叭口锁定空间内设置挺杆,挺杆被牵引环的端部推动,绕一轴转动进而控制锁销在容置空间和锁定空间之间移动,由于锁销的移动距离与挺杆的转动角度有关,因此,可以实现牵引环特殊角度的上挂与脱挂,且还可以防止锁销被牵引环意外触动而落下;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锁销的形状,使得锁销与牵引环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以此减小锁销与牵引环之间的冲击力,且在牵引环倾斜角度下,可以增加牵引环通孔内壁的锁销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牵引钩能承受更大的牵引力,使得牵引钩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