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082574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尤其涉及将前保险杠外板与导风罩一体化并在导风罩上设置有导风结构的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位于汽车前部的进气格栅的后方设置有导风罩,该导风罩能够对从进气格栅进入的空气(以下,有时称为“进气”)进行引导,从而提高进气效率,防止产生乱流。

以往,公知一种具有格栅导流板的前保险杠支架(即导风罩),该前保险杠支架包括一个支架本体、一个连接所述支架本体中部的中央加强支架、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正面的格栅固定构造、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背面的格栅导流板和美观盖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公知一种支撑镶嵌结构,其用作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壳,包括一个或多个可视部分,这些可视部分可以是承接空气入口格栅的空气入口开口(即发挥导风罩的作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CN201291822Y

专利文献2:CN101511665A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前保险杠支架中,由于具有格栅导流板,因此可以增加汽车前端进气量、降低汽车前端风阻系数以及 避免风噪等。然而,该前保险杠支架独立地设置,并通过位于边框两侧的上部挂脚固定于车身、通过下部支脚支撑于防撞杠之上。因此,该前保险杠支架侧边的空间有限,在设置了上述上部挂脚和下部支脚这些固定结构后,难以再增加导风结构。因此,存在一部分气流会在前保险杠支架侧边流向外部、有效进气面积减小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支撑镶嵌结构中,虽然公开了在用作保险杠壳的支撑镶嵌结构上设置承接空气入口格栅的空气入口开口的部分,但是该支撑镶嵌结构用作白车身和车身面板之间的界面,其目的在于使该部分标准化,以便根据需要进行冲切,对于承接空气入口格栅的空气入口开口的部分(即导风罩)的具体结构以及增大进气面积的作用未做任何说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能够设置导风结构,更好地对来自进气格栅的进气进行引导并增加有效进气面积,提高进气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包括位于汽车前部的进气格栅、用于安装所述进气格栅的前保险杠外板以及位于所述进气格栅后方的导风罩,在所述导风罩上设置有供来自所述进气格栅的进气通过的开口,在该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中,所述前保险杠外板与所述导风罩一体化,在所述导风罩上设置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位于所述导风罩与所述前保险杠外板的交界处。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风结构为朝向所述导风罩的所述开口倾斜的斜面。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1导风结构,该第1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所述开口的左右两侧,并随着从两侧朝向中央的所述开口而向后方倾斜。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二技术方案或第三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进气格栅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汽车车牌的车 牌安装部,所述导风罩的所述开口设置在与所述车牌安装部上方的格栅开口对应的位置,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第2导风结构,该第2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与所述车牌安装部左右的格栅开口对应的位置,通过所述导风罩的下边缘向下延伸而形成,并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第一~第四技术方案的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导风罩的下方设置有导风板,该导风板在所述导风罩的下部切缺部处与所述导风罩一体成型,然后从所述导风罩进行切割而安装于所述进气格栅下部的所述格栅开口后方的两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由于前保险杠外板与导风罩一体化,所以能够在导风罩与前保险杠外板的交界处提供用于设置导风结构的空间。

另外,通过设置导风结构,能够对来自进气格栅的进气进行引导而使其尽可能多地进入导风罩的开口,从而能够增加有效进气面积。

而且,通过位于导风罩与前保险杠外板的交界处的导风结构,能够遮挡位于该导风结构后方的前保险杠横梁等部件,使得无法从汽车前部透过进气格栅的格栅开口而直接观察到这些部件,由此能够提高汽车前部的外观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导风结构为朝向导风罩的开口倾斜的斜面。通过采用斜面的导风结构,能够将来自进气格栅的进气顺畅地引导至导风罩的开口,而且导风结构的构造简单,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导风结构包括第1导风结构,该第1导风结构设置在导风罩的开口的左右两侧,并随着从两侧朝向中央的开口而向后方倾斜。由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导风罩的开口的尺寸通常略小于进气格栅的格栅开口的尺寸,因此在以往的分体式 导风罩的情况下,来自进气格栅的一部分进气会在导风罩的侧边流向外部。而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上述第1导风结构将这部分流向导风罩的侧边的进气挡住,并利用随着从两侧朝向中央的开口而向后方倾斜的结构顺利地将该进气引导至导风罩的开口,从而能够增加有效进气面积,提高进气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由于在进气格栅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汽车车牌的车牌安装部,导风罩的开口设置在与所述车牌安装部上方的格栅开口对应的位置,因此,与使导风罩开口面积较大从而通过导风罩的下边缘遮蔽后方的前保险杠横梁整体的结构相比,能够除去位于车牌安装部后方的、来自格栅开口的进气不会通过的无效开口部分,能够抑制因导风罩开口面积的增大引起的导风罩强度降低。

另外,由于导风结构包括第2导风结构,该第2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与车牌安装部左右的格栅开口对应的位置,通过导风罩的下边缘向下延伸而形成,并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因此,不仅能够通过该第2导风结构遮蔽后方的前保险杠横梁,还能够利用该倾斜的第2导风结构将来自车牌安装部左右的格栅开口的进气引导至导风罩的开口,从而能够增加有效进气面积,提高进气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由于在导风罩的下方设置有安装于进气格栅下部的格栅开口后方的两侧的导风板,所以通过该导风板能够避免从进气格栅下部的格栅开口进入的气流流向两侧。而且,由于导风板在导风罩的下部切缺部处设置与导风罩一体成型后进行切割而安装,所以能够有效利用导风罩下部的空间,无需另外制作导风板,从而能够提高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进气格栅拆下后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的概要主视图。

图4是表示将图3的进气格栅拆下后的状态的概要主视图。

图5是将导风罩放大表示的概要立体图。

图6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示意图,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导风结构的作用的图。

图7是沿图3的B-B线的剖视示意图,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导风结构的作用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导风板的安装位置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

2 进气格栅

21 主体部

22 伸出部

23 车牌安装部

24 格栅开口

25 连结部

3 前保险杠外板

31 雾灯安装部

4 导风罩

41 上边缘

42 下边缘

42a 上表面

42b 前表面

42c 连结面

421 中央下边缘

422 左右两侧的下边缘

43 左右的边缘

44 开口

45 导风结构

45a 第1导风结构

45b 第2导风结构

46 分隔部

46a 加强筋

47 凸缘

48 下部切缺部

5 前保险杠横梁

6 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而仅示出了主要结构的图,存在对不影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理解的结构(例如各种安装孔等)或其具体形状等省略图示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前、后以落座于座椅的成员观察到的方向为基准,左、右以图3及图4中的纸面的左右为基准。此外,左右方向有时称为车辆宽度方向。此外,以下主要说明与本发明的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相关的结构,其他部分(例如,部件的具体形状、连接手段等)能够采用公知的任意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的概要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图1的进气格栅拆下后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的概要主视图。图4是表示将图3的进气格栅拆下后的状态的概要主视图。图5是将导风罩放大表示的概要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1包括:位于汽车前部的进气格栅2、用于安装进气格栅2的前保险杠外板3以及位于进气格栅2后方的导风罩4。

如图1及图3所示,进气格栅2安装于前保险杠外板3的中央,具有形成为大致梯形的主体部21和从主体部21的左右两端的上部分别朝向左右的后上方延伸的伸出部22。主体部21具有:车牌安装部23,其形成为与车牌大致相同大小的矩形状;和多个格栅开口24,其位于车牌安装部23的周围,用于供来自外部的空气通过。车牌安装部23位于进气格栅2的中央,且在上边缘的中央经由连结部25与主体部21的上边缘连结。通过设置连结部25,能够提高主体部的强度以及车牌安装部23的稳定性。另外,进气格栅2经由主体部21的下边缘和左右的边缘以及伸出部22而安装于前保险杠外板3。

用于安装进气格栅2的前保险杠外板3是前保险杠的一部分,在前保险杠外板3的靠近进气格栅2下部两侧的位置设置有雾灯安装部31。前保险杠是用于吸收和减缓来自汽车前部的冲击力而保护乘员的部件。该前保险杠还具有位于前保险杠外板3后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保险杠横梁5(同时参照图7)。

如图2及图4所示,导风罩4与前保险杠外板3一体化,设置于前保险杠外板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且设置于进气格栅2的后方,是左右对称的部件。通过像这样将导风罩4与前保险杠外板3一体化,能够在导风罩4与前保险杠外板3的交界处提供用于设置导风结构45(详细情况后述)的空间。另外,在进气格栅2安装于前保险杠外板3的状态下,该导风罩4被进气格栅2从前方覆盖。

如图4及图5所示,导风罩4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边缘41及下边缘42、以及位于左右两侧的左右的边缘43。导风罩4经由下边缘42的左右两端部以及左右的边缘43而与前保险杠外板3连接。通过这些上边缘41、下边缘42及左右的边缘43而围成开口44,该开口44是供来自进气格栅2的进气通过的部分。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44位于导风罩4的上部,设置在与车牌安装部23上方的格栅开口24对应的位置。通过像这样将开口44仅设置在与车牌安装部23上方的格栅开口24对应的位置,与使导风罩开口面积较大从而通过导风罩的下边缘遮蔽 后方的前保险杠横梁整体的结构相比,能够除去位于车牌安装部23后方的、来自格栅开口24的进气不会通过的无效开口部分,从而能够抑制因导风罩开口面积的增大引起的导风罩强度降低。

此外,如图4所示,开口44通过位于中间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分隔部46而被分隔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而且,在分隔部46的前方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加强筋46a(参照图6),由此能够提高强度。通过该分隔部46,能够提高导风罩4的强度,尤其是能够提高开口44处的强度。另外,如图3所示,在从车辆正面观察时,分隔部46形成于与进气格栅2的连结部25重合的位置。由此,不会因该分隔部46而阻挡来自进气格栅2的进气,能够使该进气顺利地通过开口44。

在导风罩4上设置有导风结构45,该导风结构45与进气格栅2的多个格栅开口24相对应地设置,用于对来自进气格栅2的进气进行引导而使其尽可能多地进入导风罩4的开口44,从而增加有效进气面积。在此,有效进气面积是指进气格栅2中的多个格栅开口24的面积的总和,即,来自所述多个格栅开口24的进气能够进入到导风罩4的开口44。

另外,如上所述,导风结构45位于导风罩4与前保险杠外板3的交界处。由此,能够通过该导风结构45遮挡位于其后方的前保险杠横梁(参照图7)等其他部件,使得无法从汽车前部透过进气格栅2的格栅开口24而直接观察到这些部件,由此能够提高汽车前部的外观性。

以下,详细说明导风结构45的具体构造及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导风结构45为朝向导风罩4的开口44向后方倾斜的斜面。通过采用由斜面构成的导风结构45,能够将来自进气格栅2的进气顺畅地引导至导风罩4的开口44,而且导风结构45的构造简单,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导风结构45包括第1导风结构45a和第2导风结构45b。

首先,参照附图来说明第1导风结构45a。

第1导风结构45a设置在导风罩4的开口44的左右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导风罩4的开口4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略小于车牌安装部23上方的格栅开口2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第1导风结构45a设置在与车牌安装部23上方的格栅开口24比导风罩4的开口44大的部分相对应的位置。换言之,开口44与其两侧的第1导风结构45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合计与车牌安装部23上方的格栅开口24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此外,第1导风结构45a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与位于其前方的格栅开口24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此外,左右两侧的第1导风结构45a形成为左右对称,因此,以下,以右侧的第1导风结构45a为例进行说明,并省略左侧的第1导风结构45a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右侧的第1导风结构45a在正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四边形状,其上边缘、下边缘及右边缘分别与导风罩4的上边缘41、下边缘42及右边缘43连结,左边缘与开口44的右端部相连。而且,该右侧的第1导风结构45a构成为随着从右侧朝向中央的开口44而向后方倾斜的斜面(同时参照图6)。

图6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示意图,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导风结构的作用的图。如该图6所示,通过如上所述的左右两侧的第1导风结构45a,能够将经由车牌安装部23上方的格栅开口24左右两端而欲在导风罩4的开口44的两侧边流向外部的进气挡住,并能够利用随着从两侧朝向中央的开口44而向后方倾斜的斜面结构将该进气顺利地引导至导风罩4的开口44。由此,能够增加有效进气面积,提高进气效率。

接下来,参照附图来说明第2导风结构45b。

图7是沿图3的B-B线的剖视示意图,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导风结构的作用的图。

如图3所示,第2导风结构45b设置在导风罩4的与车牌安装部23左右的格栅开口24对应的位置。由此,如图7所示,不仅能 够通过该第2导风结构45b遮蔽后方的前保险杠横梁5,还能够利用该倾斜的第2导风结构45b将来自车牌安装部23左右的格栅开口24(其未与导风罩4的开口44相对)的进气也引导至导风罩4的开口44,从而能够增加有效进气面积,提高进气效率。

另外,第2导风结构45b通过导风罩4的下边缘42向下延伸而形成,并形成为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的斜面。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5所示,导风罩4的下边缘42具有上表面42a和前表面42b。上表面42a是通过使开口44的下边缘中的除与第2导风结构45b相邻的部分以外的下边缘以及第1导风结构45a的下边缘向前方延伸而形成的。前表面42b形成为铅垂面,并且与上表面42a大致垂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罩4的下边缘42通过左右的第2导风结构45b而被分割为中央下边缘421和左右两侧的下边缘422。即,如图4及图5所示,第2导风结构45b是使中央下边缘421与左右两侧的下边缘422之间的导风罩4的下边缘42向下方延伸而形成的,在正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梯形,并且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逐渐减小。

此外,第2导风结构45b的上边与导风罩4的开口44的下边缘相连,换言之,第2导风结构45b向上延伸至开口44处。第2导风结构45b的下边优选位于与车牌安装部23的下边缘齐平的位置。也就是说,第2导风结构45b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处于车牌安装部23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范围内,优选与车牌安装部23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由此,能够尽可能增大第2导风结构45b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并且第2导风结构45b不会从车牌安装部23上下的格栅开口24露出,从而有助于提高车辆前方的外观性。

另外,第2导风结构45b的上边与前保险杠横梁5的上表面相比更靠上方或与前保险杠横梁5的上表面齐平。并且,第2导风结构45b的下边与前保险杠横梁5的下表面相比更靠下方或与前保险杠横梁5的下表面齐平。由此,能够通过该第2导风结构45b及车 牌安装部23从前方完全遮蔽前保险杠横梁5(参照图7),使得无法从汽车前部透过进气格栅2的格栅开口24而直接观察到前保险杠横梁5,从而能够提高汽车前部的外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第2导风结构45b的下边设置有向前方伸出的凸缘47。通过该凸缘47,能够阻挡来自格栅2的进气向下方流动,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将进气引导至导风罩4的开口44。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该凸缘4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右侧的第2导风结构45b的右下侧的角部与前保险杠外板3连结,并且左侧的第2导风结构45b的左下侧的角部也与前保险杠外板3连结。由此能够使导风罩4与前保险杠外板3的连结更加可靠,尤其是能够使第2导风结构45b更加稳定。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中央下边缘421的上表面42a形成为大致水平面(即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左右的下边缘422的上表面42a分别相对于中央下边缘421的上表面42a而向左上方和右上方倾斜。此外,中央下边缘421的前表面42b形成为与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左右的下边缘422的前表面42b分别相对于中央下边缘421的前表面42b而向左后方和右后方倾斜。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导风罩4的形状与其前方的进气格栅2的形状相适应。

此外,右侧的第2导风结构45b分别经由左右两侧的连结面42c而与中央下边缘421和右侧的下边缘422连结。具体而言,右侧的第2导风结构45b分别经由在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连结面42c而与中央下边缘421和右侧的下边缘422连结,并且这两个连结面42c均形成为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右侧的第2导风结构45b倾斜。由此,能够通过倾斜的连结面42c更好地引导来自进气格栅2的进气,提高进气效率。当然,连结面42c也可以形成为与车辆宽度方向垂直的面。

此外,由于导风罩4形成为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省略左侧的第2导风结构45b与中央下边缘421和左侧的下边缘422的连结结 构的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在从正面观察时,中央下边缘421形成在与车牌安装部23重合的位置,在将进气格栅2安装于前保险杠外板3的状态下,车牌安装部23与中央下边缘421的前表面42b抵接,并通过螺栓等固定手段将车牌安装部23固定于中央下边缘421的前表面42b。由此,能够提高导风罩4的安装强度,使其更加稳定。

另外,如图2及图5所示,关于中央下边缘421的前表面42b,其左右两端部与中间部相比更向下方延伸。即,中央下边缘421的前表面42b由上框部和从该上框部的左右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框部构成。由此,通过这些框部而在导风罩4的下部形成下部切缺部48。通过形成该下部切缺部48,与将中央下边缘421的前表面42b形成为矩形的平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如图8所示,在导风罩4的下方设置有导风板6。导风板6安装于进气格栅2的下部的格栅开口24后方的两侧,用于避免从进气格栅2的下部的格栅开口24进入的气流流向两侧。关于导风板6的安装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在导风板6的前侧边上的凸起(省略图示)将导风板6卡接固定在前保险杠外板3上,且使导风板6的下部不与前保险杠外板3的底板连接。另外,如图2及图8所示,在制造汽车前部的进气结构时,在导风罩4的下部切缺部48中将导风板6与导风罩4一体成型,然后将该导风板6从导风罩4进行切割而安装。由此,能够有效利用导风罩4下部的空间,无需另外制作导风板,从而能够提高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此外,不限定于在下部切缺部48中设置导风板6,也可以设置其他尺寸合适的部件。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了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能够置换成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能够发挥相同作用效果的 结构或能够达成相同目的的结构。

另外,以上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可视为例示而不可视为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而且还应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内容相等同的含义及其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