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9245908阅读:17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原真菌研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玉米小斑病菌产孢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小斑病(Southerncornleafblight)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病害,在我国分布 广泛。玉米小斑病属气流传播的病害。玉米小斑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在病菌传播、侵染和致 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生孢子可借助气流或者雨水传播到田间生长的玉米叶片上,在有 游离水滴的时候,分生孢子4-8h即可萌发产生芽管并侵入玉米叶片的表皮细胞,3-4d内即 可形成病斑,之后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对田间生长的玉米进行重复侵染。目 前利用作物品种抗病性及药剂处理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措施,然而在病菌致病性测定、品 种抗病性鉴定和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培养的分生孢子作为研宄试验 材料,而分生孢子来源及其萌发效果将直接影响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0003]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PDA培养基或高梁粒培养基进行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研宄 发现,由前者培养获得的孢子形态常大小不一、孢子萌发率低、萌发芽管长短不一,而后者 在病菌培养产孢过程中较为繁琐,需洗去高梁粒表面的菌丝,然后暴露在空气中使之产孢, 操作不当易造成污染,产孢量下降,因此寻找一种简便的适宜玉米小斑病菌大量产孢的培 养基具有一定的意义。
[0004] 在杀菌剂抑制病原真菌孢子萌发试验中,通常采用凹玻片法。采用凹玻片法,玉米 小斑病菌孢子萌发效果很差,萌发不整齐。采用水琼脂平板表面萌发法由于病菌孢子接触 的水分和氧气较一致,玉米小斑病菌孢子萌发效果明显好于凹玻片法。但是,采用水琼脂平 板表面萌发法进行杀菌剂抑制病原真菌孢子萌发试验,通常需要相应浓度的药液进行孢子 悬浮液的配制,然后再涂布含药平板表面,操作过程比凹玻片法复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玉米小斑病菌生长的产孢培养基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0006]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包括马铃薯、甘露醇、琼脂粉和水,其 中,马铃薯200g/L,甘露醇5~10g/L,琼脂粉14g/L。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200g马铃 薯洗净后切块,加水煮沸20-40min,将滤渣过滤,在滤液中加水补足至1L,并向其中加入 5-l〇g甘露醇和14g琼脂粉混合溶解,灭菌冷却得到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优选的,制 备产孢培养基过程中的灭菌条件为:121°C灭菌25min。
[0009]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的应用,具体为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 养基在病菌药剂筛选或在病菌致病性测定中的应用。
[0010] 其中,所述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在病菌药剂筛选过程中,首先需要先培养玉 米小斑病菌的分生孢子,以便于后期的接种。通常情况下,制备的产孢培养基在接种前需将 其制平板冷却至凝固,再将活化的病菌菌块移至产孢培养基表面,28°c黑暗培养6~7天, 培养基表面即可产生大量形态一致、萌发效果好、萌发率高的分生孢子,产孢量约为等量 PDA培养基产量的1. 2~3. 6倍,萌发率可达90%以上,明显高于PDA培养基培养产生的孢 子。
[0011] 用本发明提供的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下面简称甘露醇培养基)在28°C黑暗 条件下培养病菌6~7天,使之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后,在含有分生孢子培养基表面用无菌 滤纸片覆盖,待滤纸片润湿后,将滤纸片移至含不同浓度药剂的水琼脂培养基表面,使沾有 孢子的滤纸片一面朝下,待该滤纸片与培养基表面接触后,部分孢子能粘附在水琼脂培养 基表面,再用镊子转移滤纸片至培养基表面另一处,重复在培养基表面转移滤纸,最后除去 滤纸片完成玉米小斑病菌在培养基上的接种。本发明中对滤纸片在所述产孢培养基表面转 移次数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转移次数,优选转移不超过3次。本发明对滤 纸的规格、形状、大小等没有具体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滤纸进行接种。在 本发明中使用的滤纸为1. 5X1. 5cm的方形滤纸片。
[0012] 接种完成后,在滤纸片处理的区域作相应的标记,然后盖上培养皿皿盖,在28°C黑 暗培养3h后,观察病菌孢子的萌发情况,依据孢子萌发率大小评价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 效果,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药剂种类。本发明使用的滤纸片每皿可处理9个区域。本发明 对病菌孢子萌发情况的具体观察方式没有具体的限定,优选使用100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0013]由于病菌在甘露醇培养基中培养能产生大量的、萌发效果好的分生孢子,用滤纸 片转移孢子至含不同浓度的药剂平板中,无需使用相应浓度药液稀释,利用玉米小斑病菌 孢子的萌发特性便能有效快速地筛选出抑制孢子萌发效果好的药剂种类及其浓度。该方法 减少了常规药剂筛选试验中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且接种的区域孢子分布较集中,十分便于 观察。
[0014] 本发明还包括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在病菌致病性测定中的应用,具体方法 为:将活化的玉米小斑病菌菌块移至所述产孢培养基表面,28°c黑暗培养6~7天,获得分 生孢子;在所述产孢培养基表面注入清水,并刮洗培养基表面的孢子,过滤后用清水稀释孢 子悬浮液,使分生孢子终浓度为1-10X105个/mL,将孢子悬浮液进行玉米植株喷雾接种,接 种后调查玉米叶片发病情况,评价病菌对玉米的致病性。优选接种后的植株用塑料薄膜覆 盖保湿处理,保湿处理时间优选为2天。
[0015]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小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利记博彩app简便,制作成本低于常规的PDA 培养基和PSA培养基。病菌在该培养基生长,平板菌落长势良好,产孢能力、孢子萌发效果 及接种致病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培养基,尤其适用于病菌的继代培养。产孢量约为等量PDA 培养基产量的1. 2~3. 6倍,萌发率可达90%以上,明显高于PDA培养基培养产生的孢子。 在药剂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试验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保障了适宜孢子萌发的条 件,又减少了常规药剂筛选试验中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利用该病菌孢子的萌发特性便能快 速有效地筛选出抑制孢子萌发效果好的药剂种类及其浓度。本发明提供的玉米小斑病菌产 孢培养基及其应用方法可为病菌的深入研宄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0017] 图1是玉米小斑病菌在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培养基上培养的菌落形态;其中从左至 右从上至下甘露醇的含量分别为〇、〇. 5%、1. 0%、1. 5%、2. 0%、2. 5%;
[0018] 图2是玉米小斑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的菌落形态;从左至右依次为1%甘露 醇、PDA、PSA培养基;
[0019] 图3是玉米小斑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继代培养5代的菌落形态;从左至右依次为 1 %甘露醇、0. 5 %甘露醇、PDA培养基;
[0020] 图4是玉米小斑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的孢子形态;从左至右依次为1%甘露 醇、PSA、PDA培养基;
[0021] 图5是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的孢子在水琼脂平板上的萌发形态;从左至右依次为 1 %甘露醇、PSA、PDA培养基;
[0022] 图6为用滤纸片转移不同培养基培养的孢子至水琼脂平板表面的过程示意图;其 中,左边为1.0 %甘露醇培养基,右边为PDA培养基;
[0023] 图7为100倍镜下滤纸片上孢子粘附在水琼脂平板上的情况;其中,a为1. 0%甘 露醇培养基用滤纸片1次转移的孢子,b为PDA培养基用滤纸片1次转移的孢子,c为从图 a所示培养基用滤纸片2次转移的孢子,d为从图b所示培养基用滤纸片2次转移的孢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 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实施例1 :不同培养基对病菌菌丝生长、产孢的影响
[0026] 供试菌株:玉米小斑病菌FJ。
[0027] 供试培养基:甘露醇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 基(PSA培养基)和1. 4 %水琼脂培养基。
[0028] 其中甘露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9] 马铃薯称重洗净后切小块,加水煮沸0. 5h,用纱布滤去马铃薯,加水补足至1L,分 装三角瓶,然后按比例加入甘露醇和琼脂粉,121°C灭菌25min,待培养基冷却至50°C左右, 倒入直径为8. 9cm的培养皿内,每皿约25ml,备用。制备不同浓度甘露醇培养基原料的质量 如表1 :
[0030] 表1甘露醇培养基各原料的质量
[0032]
[0033]-试验方法:病菌活化好后,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切取菌龄一致的菌饼, 并用接种针将菌饼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下,每处理6次重复。28°C黑暗培养7 天(继代培养重复此操作),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然后在各培养基表面分别注入 无菌水25mL,用无菌玻片的一端刮洗菌落表面上的分生孢子后,使孢子分散在水中,用无菌 纱布过滤,制孢子悬浮液,并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孢子悬浮液浓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