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及其应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171722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及其应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为毛柄金钱菌(flammulinavelutiper(fr.)sing),它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性寒,味甘、咸,具有补肝、益肠胃、抗癌的功效,主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症。金针菇中锌含量较高,对预防男性前列腺疾病较有帮助。而且金针菇还是高钾低钠食品,可防治高血压,对老年人有益。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也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最近有研究表明,金针菇还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较耐低温,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金针菇品种按照子实体颜色分为黄色金针菇品种和白色金针菇品种。黄色金针菇品种一般为农户栽培,相对于白色金针菇品种具有抗性强、生长快、菌柄粗、耐高温、口感好的特点,比如杂19、苏6等,但外观深黄,基部褐色,商品性较差;白色金针菇品种主要为工厂化栽培,品系较多,多为杂交或变异品种,颜色洁白、商品性好,但菌种抗性较弱,需要的培养温度更低。

目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成为主流,上海雪融、光明九道菇等大型金针菇生产企业主要使用日本白色金针菇品种,每年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菌种。这些菌株具有分枝多、菌柄细、产量高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子实体分枝多、基部黏连,给拆分和烹饪带来不便;口感不如黄色金针菇脆爽;需要的生长和出菇温度较低,能耗较高;对设备要求较高,国产设备多数满足不了通风和保湿条件,导致产量较低;抗病性较差,容易出现烂菇病等。另一方面,这些菌株在经过2-3年的传代和生产,会出现菌株退化现象,表现在粉孢子增多、出菇期明显推迟、成菇率低、出菇不整齐、产量下降等,由于不掌握技术诀窍,只能再次引进国外菌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及其应用,用以解决目前菌株设备要求高,抗性差,栽培周期长,分枝多、拆分难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白色金针菇菌株名称为jk01,其是通过白色品种台厂白和黄色品种杂19作为亲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获得,属于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3877,保藏日期为20170614。

进一步地,通过培养所述金针菇jk01菌株得到的孢子、菌丝体、子实体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金针菇jk01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所述金针菇jk01的子实体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金针菇jk01的形态特征如下:

子实体白色。分枝数平均456个,菌盖半球形,厚,不易开伞,菌盖平均直径4.13mm;菌柄平均长度16.6cm,菌柄平均直径2.96mm,大小均匀,基部无绒毛,不黏连;孢子印白色;肉质脆嫩。菌丝浓密,无粉孢子,气生菌丝不发达。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金针菇jk01培养方法,所述金针菇jk01原种、液体种和栽培培养温度为14-25℃。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金针菇jk01的子实体的一种栽培方法,栽培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34-36%的栽培培养料和64~66%的水,所述栽培培养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0~35%的米糠、5~15%的麸皮、5~10%的豆饼粉、30~50%的玉米芯、3-5%的玉米粉、3~8%的棉籽壳、3~8%的甜菜渣、1-3%的碳酸钙、0.3-0.8%的贝化石。

具体栽培过程可参考现有技术,下面也给出一种具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液体菌种制备:将所述金针菇jk01pda试管种无菌条件下接入含有液体种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温度25℃、转速140r/min的摇床培养,当液体培养基充满菌丝球的时候摇菌结束,用磁力搅拌器搅匀菌丝球得到金针菇混合菌丝液。

2)发菌:将上步所得的金针菇混合菌丝液在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栽培瓶的培养料上,用透气盖封口,并置于培养室内暗培养;前期培养温度18-20℃,后期培养温度12-16℃,湿度55-65%。待菌丝长满栽培瓶后,刮除瓶口表层菌丝进行搔菌,以刺激出菇;

3)子实体形成:将搔菌后的栽培瓶移入生育室,初始温度18℃,按天数递减,最后保持在6-8℃进行培养,湿度85~95%。当子实体高出瓶口2-3cm时进行套筒,每天照射8h150lux光,连续照2天。co2浓度2000~9000ppm,随着子实体生长逐步升高,待菌柄达到16-18cm长,采收

其中,液体种培养基配方如下:大豆粉3.3g/l,蔗糖20g/l,七水硫酸镁0.66g/l,硫酸氢二钾0.66g/l,加水定容至1l。ph=6.2-6.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金针菇jk01,培养及栽培周期短,抗病能力强,出菇整齐,耐高温,产量高,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并且菌柄粗、肉质脆嫩,对于子实体的拆分和烹饪非常有利。综上所述,金针菇jk01的综合性能好,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issr法真实性分析;

图2为所述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与绿色木霉对峙培养;

图3为所述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峙培养;

图4为所述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杂19、台厂白相同培养周期采摘形态特征;

图5为所述白色金针菇jk01菌株工厂化栽培出菇形态特征。

图6为市售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子实体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所用各种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每1l培养基用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2g;

液体种培养基:大豆粉3.3g/l,蔗糖20g/l,七水硫酸镁0.66g/l,硫酸氢二钾0.66g/l,加水定容至1l。ph=6.2-6.5;

栽培培养基:20~35%的米糠、5~15%的麸皮、5~10%的豆饼粉、30~50%的玉米芯、3-5%的玉米粉、3~8%的棉籽壳、3~8%的甜菜渣、1-3%的碳酸钙、0.3-0.8的贝化石。

实施例1杂交获得jk01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获取金针菇菌株jk01。

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亲本菌株:选取菌株台厂白和杂19为亲本,这两个亲本的子实体都能在市场上购买到;

2)配制母种培养基、液体种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各培养基配方已经给出,在此不再赘述;

3)采用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获得杂合子a200个;

4)栽培与筛选:把获得的杂合子根据常规的方法进行栽培试验,通过系统筛选,从200个杂合子a中,获得一个目标菌株金杂9,该菌株菌丝生长快、抗性强、出菇早、产量高、颜色浅黄、菌柄较粗、不易开伞。

5)收集金杂9菌株的孢子,进行自交,方法同上,获得80个杂合子b;

6)栽培与筛选:把获得的杂合子b根据常规的方法进行栽培试验,通过系统筛选,从80个杂合子b中,获得一个目标菌株jk01,该菌株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颜色洁白、菌柄较粗、不易开伞、出菇一致,符合工厂化栽培的需要。

实施例2菌株拮抗实验及issr真实性分析

本发明金针菇jk01和两个亲本菌株台厂白、杂19为试验材料,所用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jk01和台厂白,jk01和杂19在平板培养基上分别对峙接种和培养,接种点相距4cm,25℃恒温培养15天。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菌落交界处,jk01与台厂白、jk01与杂19拮抗线明显,说明jk01是与台厂白、杂19不同的金针菇菌株。

jk01菌株issr法真实性分析

为了证明jk01菌株与亲本台厂白、杂19,以及现有的白色金针菇品种f21和日金的差异,进行了菌株真实性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issr法》和已有的文献报道,由15条引物中筛选到8条存在明显扩增差异、多态性高、重现性好的引物。引物的名称、序列见表1,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

表1引物

从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jk01和台厂白、杂19、f21、日金差异明显,属于不同菌株。此外,台厂白与f21之间差异不显著,是否为同一菌株,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实施例3抗病性试验

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和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是金针菇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以我单位分离保藏的金针菇致病菌绿色木霉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指示剂,进行对峙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生长和拮抗带的宽度来判断抗病能力,拮抗带越窄,抗病性越强。

菌种活化:将金针菇菌株和绿色木霉菌株分别在pda培养基中25℃活化培养,长满皿后备用。作为菌种使用前,用直径0.5cm的打孔器制备菌饼。铜绿假单胞菌在pda培养基中25℃活化2天,备用。

抗木霉能力测定方法:

使用直径90mm的定量培养皿,每皿用定量蠕动泵定量加入35mlpda培养基,凝固。相距中心2cm接入直径0.5cm的金针菇菌饼,25℃培养4天后,与金针菇对峙、距离中心2cm处接入绿色木霉菌饼,25℃继续培养。测量拮抗线的宽度、菌落生长宽度,并且持续观察抑制带的颜色、大小变化。

抗铜绿假单胞菌能力测定方法:

使用直径90mm的定量培养皿,每皿用定量蠕动泵定量加入35mlpda培养基,凝固。相距中心1.75cm接入直径0.5cm的金针菇菌饼,与金针菇对峙、距离中心1.75cm处用接种环接入活化的铜绿假单胞菌,25℃培养4天。观察记录菌丝生长及拮抗情况,测量拮抗线的宽度、菌落生长宽度。

结果见表2、图2、3,结果表明,金针菇jk01具有较强的抗绿色木霉和铜绿假单胞菌能力。尤其抗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能力较强,从金针菇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峙培养菌丝生长的弯曲程度较大情况看,非常直观的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抗性与杂19接近,而杂19是生产上公认的抗性强的菌株。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容易爆发细菌病害,出现烂菇病,而jk01菌株抗细菌能力强,可以减轻病害,因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表2菌株抗病情况

实施例4栽培实验

本发明金针菇jk01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企业进行培养周期和栽培周期优选实验,每种每次栽培2万瓶,对培养周期、栽培周期及单产进行对比,总结出本发明金针菇jk01菌株的优势和特点。

本实施例采用的栽培条件如下:

培养基参见栽培培养基,不再赘述。

栽培瓶容积:1100ml,装料量(干)280g/瓶。

培养:前期培养温度18-20℃,后期培养温度12-16℃,湿度55-65%。

出菇:将搔菌后的栽培瓶移入生育室,初始温度18℃,按天数递减,最后保持在6-8℃进行培养,湿度85~95%。当子实体高出瓶口2-3cm时进行套筒,每天照射8h150lux光,连续照2天。co2浓度2000~9000ppm,随着子实体生长逐步升高,待菌柄达到16-18cm长,采收表3为jk01、台厂白和杂19栽培试验结果列表。

表3金针菇jk01、台厂白和杂19栽培试验(头茬)

通过表3可知,jk01的培养周期为25天,栽培周期49天。与亲本台厂白和杂19对比可知,jk01较白色金针菇台厂白缩短了培养周期和栽培周期。另外,平均单产367.4g/瓶,与台厂白的334.5g/瓶相比也明显增加,而且瓶与瓶之间的产量差别不大,适合工厂化栽培。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31.2%,在1100ml栽培瓶出菇模式下,产量属于较高水平。

实施例5形态特征

jk01子实体形态特征记录的是其在工厂化生产,25天培养周期,49天栽培周期的条件下,采收时的表观特征,参见图5。

子实体白色。分枝数平均456个;菌盖半球形,厚,不易开伞,菌盖直径3.98mm-4.21mm,平均4.13mm;菌柄长度12.2cm-18.0cm,平均16.6cm,直径2.95-2.97mm,平均2.96mm,大小均匀,基部无绒毛,不黏连;孢子印白色;肉质脆嫩。菌丝浓密,无粉孢子,气生菌丝不发达。

台厂白和杂19子实体形态特征记录的是其在49天栽培周期的条件下,采收时的表观特征,参见图4。

台厂白菌株子实体颜色洁白,分枝数平均565个。jk01子实体与台厂白子实体形态特征相似,菌柄较粗,单产较高,分枝数较少,口感更脆爽,因此市场前景广阔。杂19为黄色金针菇品种,形态特征这里不做过多描述。

与市场销售的白色金针菇(右侧)产品相比,菌柄稍粗,如图6所示。

实施例6菌丝生长的温度梯度试验

把jk01、台厂白和杂19直径为0.5cm的接种块接种到pda培养基培养皿上,分别于10℃、15℃、20℃、25℃和30℃培养7天,测量生长速度,试验结果见表4。试验结果表明:jk01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台厂白菌株,在20℃和25℃生长速度较快,高温30℃的耐受性更强。

表4温度对不同金针菇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mm/日)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谅能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简单修改和替换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