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古建筑砖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古建筑砖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和公共建筑以及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一些古老及旅游城市还留存大量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存世时间较长,历经风吹雨打和人为破坏,大部分需要进行修葺,其中除了绘画等部位,最大用量的修葺材料是屋面瓦、墙砖和地砖,这些屋面瓦、墙砖和地砖的主要原料是粘土,长期开采或挖掘会造成大量耕地的破坏,不利于自然资源的有效使用,威胁了生态平衡,但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耕地已经被禁止开采或挖掘,所以生产厂家的原料受到了限制,有些厂家开发出少量使用粘土、以页岩或煤矸石为替代物的新配方,但配方中还是存在20%左右的粘土,而且整体的制备工艺也存在很多问题,急需一种原料低廉、不影响环境的配方且操作简便、复古效果好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绿色环保、效果好的一种古建筑砖瓦。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古建筑砖瓦,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颜色料和按重量份数配比的以下组分:
而且,所述建筑废料取自建筑拆除现场,经过粉碎制得,其中:粒径在5~10毫米的土质成分为2~3%,粒径在3~5毫米的粗颗粒为30~40%,粒径在0.5~3毫米的细颗粒为30~40%,剩余为粒径小于0.5毫米的粉体。
而且,所述页岩粉和粉煤灰的粒径均为0.5~1毫米。
而且,所述成孔剂为线型酚醛树脂。
而且,所述粘接剂为聚乙二醇。
而且,所述玻璃纤维丝长度为5~8毫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砖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建筑废料、页岩粉、铁尾矿、粉煤灰和颜色料混合后加入球磨机,再加入清水后进行球墨、着色处理,处理时间为5~8小时;
⑵将步骤⑴制得的着色浆料加入压泥机内滤水,反复压榨1~2小时;
⑶在步骤⑵制得的着色料中加入成孔剂、水泥、粘结剂和玻璃纤维丝,搅拌均匀后放入模具内;
⑷将模具送入烘房内进一步脱水,然后送入窑炉内烧制,窑炉内温度为1000~1100摄氏度,烧制5~10小时后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建筑废料、页岩粉、铁尾矿、粉煤灰、水泥和玻璃纤维丝为主料,配合成孔剂和粘接剂,放入球磨机后进行球墨和着色,放入模具后送入窑炉进行烧制,最终制得成品。着色后的砖瓦色泽自然,与古建筑原有砖瓦同色,配方中未使用新开采或挖掘的粘土,成本较低,环保节能,而且各主料相互配合,制得的成品内部结构致密,填充有微孔和玻璃纤维丝,不仅重量轻、结构强度高、外观美观、古朴,使用寿命长,而且生产工艺简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古建筑砖瓦,本发明的创新在于:其原料包括颜色料和按重量份数配比的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建筑废料取自建筑拆除现场,经过粉碎制得,其中:粒径在5~10毫米的土质成分为2~3%,粒径在3~5毫米的粗颗粒为30~40%,粒径在0.5~3毫米的细颗粒为30~ 40%,剩余为粒径小于0.5毫米的粉体。所述页岩粉和粉煤灰的粒径均为0.5~1毫米。所述成孔剂为线型酚醛树脂。所述粘接剂为聚乙二醇。所述玻璃纤维丝长度为5~8毫米。
上述古建筑砖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建筑废料、页岩粉、铁尾矿、粉煤灰和颜色料混合后加入球磨机,再加入清水后进行球墨、着色处理,处理时间为5~8小时;
⑵将步骤⑴制得的着色浆料加入压泥机内滤水,反复压榨1~2小时;
⑶在步骤⑵制得的着色料中加入成孔剂、水泥、粘结剂和玻璃纤维丝,搅拌均匀后放入模具内;
⑷将模具送入烘房内进一步脱水,然后送入窑炉内烧制,窑炉内温度为1000~1100摄氏度,烧制5~10小时后制得成品。
本发明中,建筑废料、页岩粉、铁尾矿、粉煤灰、水泥和玻璃纤维丝为主料,配合成孔剂和粘接剂,放入球磨机后进行球墨和着色,放入模具后送入窑炉进行烧制,最终制得成品。着色后的砖瓦色泽自然,与古建筑原有砖瓦同色,配方中未使用新开采或挖掘的粘土,成本较低,环保节能,而且各主料相互配合,制得的成品内部结构致密,填充有微孔和玻璃纤维丝,不仅重量轻、结构强度高、外观美观、古朴,使用寿命长,而且生产工艺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