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浇注的浇口套。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是指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现有的砂型铸造中均使用一个如附图1所示的浇口套1,浇口套1内具有注浇口11,将金属液从浇口套1中的空腔4倒入,金属液从注浇口11留至主流道21,再留至分流道,从而填满整个型腔,冷却形成一个产品。
但金属熔融成金属液时会存在许多的颗粒杂质,如若颗粒杂质也随金属液流至型腔内,冷却后的产品因颗粒杂质会降低产品整体的强度硬度,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注的浇口套,在金属液倒入注浇口时对金属液中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浇注的浇口套,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浇口套本体,所述空腔的底部设有一个注浇口,所述浇口套本体内垂直设有若干个隔板且至少分隔出一个进料腔,所述注浇口与进料腔分别位于所有隔板的两侧,所述隔板的底部与空腔的底部之间具有一个仅供金属液流动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板,且隔板与浇口套本体的底部之间具有一个间隙,将金属液从隔板的一侧倒入浇口套本体的进料腔内,经间隙过滤,使得颗粒杂质被阻隔在隔板的一侧,金属液仍朝向注浇口处流动,通过简单的间隙达到过滤杂质的目的,从而保证金属液的纯度,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隔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间隙的高度自进料腔向注浇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设置多个隔板,产生多个间隙,且间隙的高度随金属流动方向变化,使得不同间隙可阻隔不同颗粒大小的杂质,进一步过滤出金属液内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隔板的两端设有燕尾条,所述浇口套本体设有供燕尾条插入安装的燕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燕尾槽,可将隔板直接插入燕尾槽内,便于隔板的安装,且结构简单,燕尾槽的横截面以及隔板置于燕尾槽内的两端横截面呈燕尾形,使得隔板的两端与燕尾槽完全贴合,增加隔板与燕尾槽的紧固度,防止隔板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隔板的上部两侧具有多个凹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上多个凹部,便于将手指伸入凹部内,增加手指与隔板的接触面积,便于施力,且凹部不相通,防止金属液从凹部进去另一个空腔,从而导致降低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空腔中安装有滤网兜,所述隔板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倾斜向上设置的定位柱,所述滤网兜上设有若干个供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滤网兜,且滤网兜罩在间隙上,使得颗粒杂质可储存在滤网兜内,防止颗粒杂质堵塞间隙,影响金属液的流动,通过设置定位柱与定位孔,可将滤网兜插接在隔板一侧,实现滤网兜与隔板之间的固定,将定位柱倾斜向上设置,便于滤网兜紧贴隔板侧壁向下插入固定,且当金属液倒入滤网兜内时,通过定位柱与隔板之间的夹角将滤网兜固定在夹角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滤网兜的底部具有滤孔,且所述滤网兜的底部从靠近间隙的一侧向相对的另一侧逐渐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兜的底部倾斜向下设置,且远离间隙倾斜,使得金属液在滤孔中流动,但颗粒杂质被滤孔阻隔在滤网兜的底部,且随滤网兜底部滑至远离间隙的一侧,防止颗粒杂质堵塞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滤网兜具有手柄,所述浇口套本体的侧壁设有供手柄卡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设有若干对相互平行的条形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手柄,将手柄卡入浇口套本体的卡槽内,且在卡槽中设置条形凸棱,使得手柄受条形凸棱的阻挡,防止手柄从卡槽中脱出,从而将滤网兜与浇口套本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手柄上套设有隔热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手柄上设置隔热套,避免金属液的温度传导至手柄时,操作人员提出滤网兜倾倒颗粒杂质时烫伤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隔板和滤网兜,隔板与浇口套本体底部形成间隙,滤网兜的底部设有滤孔,使得金属液中的颗粒杂质通过间隙与滤孔被阻隔在远离注浇口的空腔内,防止颗粒杂质随金属液留置型腔内,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2、隔板通过与浇口套本体上的燕尾槽固定,滤网兜通过定位孔与隔板固定,滤网兜通过手柄与浇口套本体上的卡槽固定,且隔板、浇口套本体以及滤网兜之间都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清理颗粒杂质,从而多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浇口套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浇口套本体;11、注浇口;12、燕尾槽;13、卡槽;131、条形凸棱;2、砂箱;21、主流道;3、隔板;31、间隙;32、燕尾条;33、凹部;34、定位柱;4、空腔;41、进料腔;42、出料腔;5、滤网兜;51、定位孔;52、滤孔;53、手柄;531、隔热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浇注的浇口套,包括浇口套本体1,浇口套本体1的横截面呈腰型孔状,浇口套本体1置于砂箱2的上侧,浇口套本体1内具有一个空腔4,空腔4底部开设有一个注浇口11,注浇口11的横截面呈圆形,注浇口11置于砂箱2内且与砂箱2内的主流道21相通。
在浇口套本体1的两平行侧壁内开设有两对燕尾槽12,燕尾槽12从浇口套本体1的侧壁垂直向下延伸,但每对燕尾槽12向下延伸的距离不同。在每对燕尾槽12中安插有一块隔板3,隔板3插入燕尾槽12的两侧设有燕尾条32,通过燕尾条32与燕尾槽12的配合,增加隔板3与浇口套本体1之间的固定,防止隔板3在燕尾槽12内松动。两个隔板3将浇口套本体1内的空腔4分为三个小空腔,左侧为出料腔42,右侧为进料腔41,且注浇口11位于出料腔42的底部。隔板3的顶部与浇口套本体1的侧壁齐平,每个隔板3的底部与浇口套本体1的底部之间均具有一个间隙31,且右侧隔板3形成间隙31的高度大于左侧隔板3形成间隙31的高度,但间隙31的大小均小于金属液中颗粒杂质的大小,将金属液从进料腔41倒入,金属液流经两个间隙31,通过隔板3下的间隙31阻隔颗粒杂质,避免颗粒杂质进入注浇口11,从而影响铸件的质量,且两个间隙31逐级阻隔不同大小颗粒的杂质,使得过滤的金属液更纯。隔板3的上部具有多个凹部33,多个凹部33均匀设置在隔板3的两侧,便于手指伸入凹部33内省力安插隔板3。
在进料腔41中安装有一个滤网兜5,滤网兜5呈兜状与进料腔41的侧壁以及隔板3紧贴,用于防止颗粒杂质堵塞在间隙31处。在隔板3的右侧设有两根定位柱34,且两根定位柱34相互平行,定位柱34倾斜向上设置,使得定位柱34与隔板3的侧壁具有一个夹角,在滤网兜5紧贴隔板3侧壁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定位孔51,定位孔51供定位柱34插入,实现滤网兜5与隔板3的初步定位。滤网兜5的底部具有滤孔52,且滤网兜5的底部倾斜设置,且沿进料腔41的左侧向右侧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过滤后的颗粒杂质储存在滤网兜5倾斜的底部,防止颗粒杂质堵塞间隙31。过滤兜5的上方具有两个垂直浇口套本体1两平行侧壁的手柄53,在浇口套本体1的两平行侧壁上开设有两对相对的卡槽13,每对卡槽13内供手柄53放置,且卡槽13从浇口套本体1侧壁向下开设,使得浇口套本体1侧壁的内外相通,卡槽13两侧壁的间距与手柄53的直径相同,在卡槽13的两侧壁上方设有两对相互平行的条形凸棱131,条形凸棱131的纵截面呈半圆形,使得手柄53被卡在卡槽13内,从而将滤网兜5固定。手柄53置于卡槽13外的一端套设有隔热套531,隔热套531由碳纤维制成,避免金属液的温度传导至手柄53时,操作人员提出滤网兜5倾倒颗粒杂质时烫伤手。
使用该浇口套本体1时,手握隔板3的夹持部,将隔板3对准浇口套本体1上的燕尾槽12插入安装,手握滤网兜5的手柄53,沿右侧隔板3的有侧壁向下滑动,且将隔板3的定位柱34与滤网兜5的定位孔51对齐,直至滤网兜5罩住隔板3与浇口套本体1之间的间隙,将手柄53卡入浇口套本体1上的卡槽13中,从而将浇口套本体1与滤网兜5固定,将金属液从右侧空腔4倒入浇口套本体1内,经两个间隙31和两个滤网兜5的底部流至注浇口11,最终进入砂箱2中的主流道21。当注浇结束后,提起滤网兜5倾倒出底部的颗粒杂质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