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033575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



背景技术:

磨粒流加工技术是一种最新的机械加工方法,如图1所示,工件通过夹具固定在上磨料缸和下磨料缸之间,具有流动性的粘弹性磨料在一定的压力挤压作用下,以一定流速被迫往复地流过被加工表面,从而利用磨粒的微量切削作用对被加工表面进行去毛刺、抛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则包容在载体中随磨料流出。

此外,如图1所示,磨粒流加工时通过两个垂直相对的磨料缸,将工件通过夹具夹持在上磨料缸和下磨料缸之间粘弹性流体磨料密封在由上下磨料缸及夹具形成的密封空间中,开始加工时,磨料填充在上磨料缸1,在外力的作用下,上磨料缸1活塞3挤压磨料经工件于夹具的通道,达到下磨料缸2,工件中的通道表面就是要加工的表面,当上磨料缸1活塞3到底部后、下磨料缸2开始向下挤压磨料经工件加工表面回到上磨料缸1,完成一个加工循环,通常加工需经过几个循环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以减少工件表面的波纹度和粗糙度,达到精密加工的光洁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其包括一个用于与上磨料缸连接的的盖板以及一个用于与下磨料缸连接的底板,当研抛轴承外圈时,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还包括外圈、外圈中支撑筒和外圈配合块,当研抛轴承内圈时,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还包括内圈左配合套、内圈右配合套、内圈和内圈支撑块。

所述盖板包括一个盖板中心部与盖板中心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的盖板边缘部,所述盖板中心部上固定连接有上锥面,所述盖板边缘部上固定连接有上支撑筒,所述盖板的中心部与盖板边缘部之间设置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上端的最大直径小于上磨料缸的内直径,所述上锥面与上支撑筒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盖板中心部直径等于上锥面顶端直径。

所述底板包括一个底板中心部与底板中心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的底板边缘部,所述底板中心部上固定连接有下锥面,所述底板边缘部上固定连接有下支撑筒,所述底板的中心部与底板边缘部之间设置第五流道,所述第五流道下端的最大直径小于下磨料缸的内直径,所述下锥面与下支撑筒之间设置有第四流道,所述底板中心部直径等于下锥面底端直径。

优选地,在所述盖板中心部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上螺钉通孔,所述上锥面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下螺钉孔,所述四个第二上螺钉通孔与四个第二下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盖板边缘部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一上螺钉通孔,所述上支撑筒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一下螺钉孔,所述四个第一上螺钉通孔与四个第一下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底板中心部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下螺钉通孔,所述下锥面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上螺钉孔,所述四个第四下螺钉通孔与四个第四上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底板边缘部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三下螺钉通孔,所述下支撑筒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三上螺钉孔,所述四个第三下螺钉通孔与四个第三上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上支撑筒下端设置有上密封槽,所述上支撑筒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槽,所述下支撑筒顶端设置有下密封槽,所述下支撑筒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槽,所述上锥面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圆柱,所述下锥面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圆柱。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外圈时,所述外圈中支撑筒顶端设置有四个外圈第一定位块,所述上支撑筒四个第一定位槽与四个外圈第一定位块定位连接,所述外圈中支撑筒底端设置有四个外圈第二定位块,所述下支撑筒四个第二定位槽与四个外圈第二定位块定位连接。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外圈时,所述外圈配合块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三定位槽,所述上锥面四个第一定位圆柱与四个第三定位槽定位连接。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外圈时,所述外圈配合块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定位槽,所述下锥面四个第二定位圆柱与四个第四定位槽定位连接。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外圈时,所述工件轴承外圈与外圈配合块之间设置有第三流道。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内圈时,所述内圈左配合套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槽和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内圈右配合套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块和两个第二螺栓孔,所述两个定位槽与两个定位块定位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螺栓孔与两个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内圈时,所述内圈左配合套和内圈右配合套顶端设置有四个内圈第一定位块,所述上支撑筒四个第一定位槽与四个内圈第一定位块定位连接,所述内圈左配合套和内圈右配合套底端设置有四个内圈第二定位块,所述下支撑筒四个第二定位槽与四个内圈第二定位块定位连接,所述内圈左配合套、内圈右配合套与工件轴承内圈设置有第三流道。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内圈时,所述内圈支撑块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五定位槽,所述上锥面四个第一定位圆柱与四个第五定位槽定位连接,所述内圈支撑块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六定位槽,所述下锥面四个第二定位圆柱与四个第六定位槽定位连接,所述内圈支撑块支撑夹具,防止在加个过程中工件变形。

优选地,磨料通过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对工件进行研抛。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 为磨粒流加工原理示意图;

图2 为盖板示意图;

图3 为轴承内圈左右配合套装配示意图;

图4 为轴承外圈夹具示意图;

图5 为轴承内圈夹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的结构及其原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其包括一个用于与上磨料缸连接的的盖板10以及一个用于与下磨料缸连接的底板20,当研抛轴承外圈时,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还包括外圈、外圈中支撑筒80和外圈配合块90,当研抛轴承内圈时,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还包括内圈左配合套100、内圈右配合套101、内圈和内圈支撑块110,所述盖板10包括一个盖板中心部11与盖板中心部11通过连接部连接的盖板边缘部12,所述盖板中心部11上固定连接有上锥面30,所述盖板边缘部12上固定连接有上支撑筒50,所述盖板中心部11与盖板边缘部12之间设置第一流道72,所述第一流道72上端的最大直径小于上磨料缸1的内直径,所述上锥面30与上支撑筒50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73,所述盖板10中心部11直径等于上锥面30顶端直径。

所述底板20包括一个底板中心部21与底板中心部21通过连接部连接的底板边缘部22,所述底板中心部21上固定连接有下锥面40,所述底板边缘部22上固定连接有下支撑筒60,所述底板的中心部21与底板边缘部22之间设置第五流道76,所述第五流道76下端的最大直径小于下磨料缸2的内直径,所述下锥面40与下支撑筒60之间设置有第四流道75,所述底板20中心部21直径等于下锥面40底端直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板中心部11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上螺钉通孔14,所述上锥面30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下螺钉孔31,所述四个第二上螺钉通孔14与四个第二下螺钉孔31通过螺钉77连接;所述盖板边缘部13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一上螺钉通孔13,所述上支撑筒50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一下螺钉孔51,所述四个第一上螺钉通孔13与四个第一下螺钉孔51通过螺钉77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板中心部21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下螺钉通孔24,所述下锥面40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上螺钉孔41,所述四个第四下螺钉通孔24与四个第四上螺钉孔41通过螺钉77连接;所述底板边缘部22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三下螺钉通孔23,所述下支撑筒60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三上螺钉孔61,所述四个第三下螺钉通孔23与四个第三上螺钉孔61通过螺钉77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研抛轴承外圈70时,所述外圈中支撑筒80顶端设置有四个外圈第一定位块81,所述上支撑筒50四个第一定位槽52与四个外圈第一定位块81定位连接,所述外圈中支撑筒80底端设置有四个外圈第二定位块82,所述下支撑筒60四个第二定位槽62与四个外圈第二定位块82定位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研抛轴承外圈70时,所述外圈配合块90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三定位槽91,所述上锥面30四个第一定位圆柱32与四个第三定位槽91定位连接,所述外圈配合块90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定位槽92,所述下锥面40四个第二定位圆柱42与四个第四定位槽92定位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研抛轴承外圈70时,所述工件轴承外圈70与外圈配合块90之间设置有第三流道74。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研抛轴承内圈71时,所述内圈左配合套100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槽102和两个第一螺栓孔103,所述内圈右配合套101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04和两个第二螺栓孔105,所述两个定位槽102与两个定位块104定位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螺栓孔103与两个第二螺栓孔104通过螺栓106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研抛轴承内圈71时,所述内圈左配合套100和内圈右配合套101顶端设置有四个内圈第一定位块107,所述上支撑筒50四个第一定位槽52与四个内圈第一定位块107定位连接,所述内圈左配合套100和内圈右配合套101底端设置有四个内圈第二定位块108,所述下支撑筒60四个第二定位槽62与四个内圈第二定位块108定位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研抛轴承内圈71时,所述内圈左配合套100、内圈右配合套101与工件轴承内圈71设置有第三流道74。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研抛轴承内圈71时,所述内圈支撑块110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五定位槽111,所述上锥面30四个第一定位圆柱32与四个第五定位槽111定位连接,所述内圈支撑块110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六定位槽112,所述下锥面40四个第二定位圆柱42与四个第六定位槽112定位连接,所述内圈支撑块110支撑夹具,防止在加个过程中工件变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磨料通过第一流道72、第二流道73、第三流道74、第四流道75和第五流道76,对工件进行研抛。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其通过在夹具上采用工件与夹具配合的方式,使得通过工件的流道均匀,也就提高了加工的均匀性,使得加工精度提高,此外,通过在夹具中使用支撑筒,使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受力可以得到控制,有效避免了薄壁零件,特别是薄壁件在加工中的变形,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