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机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座式机器人下芯取件机构。
背景技术:
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并且是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铸造工艺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入铸型里,经过冷却凝固、清洗处理等步骤后得到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人工搬运砂芯下到模具,并通过人工使用气吊吊取高温铸件。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座式机器人下芯取件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座式机器人下芯取件机构,并排设置的两台铸造机的前侧、后侧分别布置了浇料机械臂和下芯取件机械臂,所述下芯取件机械臂侧面设置至少一个三工位组芯旋转平台,所述下芯取件机械臂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出件轨道,铸造机和三工位组芯旋转平台均位于浇料机械臂的旋转半径内,铸造机和出件轨道均位于下芯取件机械臂的旋转半径内。
优选地,所述下芯取件机械臂和铸造机上均设有吸烟罩,两个吸烟罩交替罩住铸造机上的工件台。
进一步地,所述吸烟罩上连接有吸烟管道,所述吸烟管道末端设有用于抽吸的吸烟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吸烟罩与吸烟管道为分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吸烟管道为柔性伸缩管。
优选地,所述出件轨道设有电动输送辊道。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现,铸造机、出件轨道、三工位组芯旋转平台分别位于浇料机械臂和下芯取件机械臂的旋转半径内,降低了操作工的操作难度,使生产节奏更加统一稳定,保证 产品的均匀性,提高生产效率;出件轨道采用电动输送辊道,减轻员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式机器人下芯取件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下芯取件机械臂
2 浇料机械臂
3 铸造机
4 砂芯旋转平台
5 出件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阅图1所示,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式机器人下芯取件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并排设置的两台铸造机3的前侧、后侧分别布置了浇料机械臂2和下芯取件机械臂1。下芯取件机械臂1的侧面设置至少一个三工位组芯旋转平台4,下芯取件机械臂侧面设置至少一个出件轨道5。铸造机3和三工位组芯旋转平台4均位于浇料机械臂1的旋转半径内,铸造机3和出件轨道5均位于下芯取件机械臂1的旋转半径内。
浇铸过程:人工组合泥芯,检查无误后按下信号按钮,组合泥芯自动旋转至三工位组芯旋转平台4的取芯工位;人工检查模具内正常后,按下信号按钮,下芯取件机械臂1使用下芯位夹具,到取芯工位取得组合好的泥芯,经过准确的定位放置到模具中,然后下芯取件机械臂1回到原位;人工再次确认下芯状态后,按下浇铸信号按钮,浇料机械臂2在接受浇铸信号后,自保温炉内取料浇入铸造机模具内;达到工艺冷却时间后,模具自动打开,在模具打开时,下芯取件机械臂1运行至模具上方,开模后得到信号,使用取件夹具将铸件取出,然后放至出件轨道5,进行吸烟、冷却、输出,完成整个系统的浇铸过程。
下芯取件机械臂1和铸造机3上均设有吸烟罩,两个吸烟罩交替罩住铸造机上的工件台。首先,浇料机械臂2抓取砂芯旋转平台4上拼装好的砂芯,放入模具吹砂芯进行浇料。完毕后,铸造机上的吸烟罩退位,铸件顶出。下芯取件机械臂1上的吸烟罩快速下降罩住产品,减少烟气排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吸烟罩上连接有吸烟管道,吸烟管道优选为柔性伸缩管,所述吸烟管道末端设有用于抽吸的吸烟风机。并且,吸烟罩与吸烟管道为分体式结构,便于快速拆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出件轨道5设有电动输送辊道,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浇料机械臂2和下芯取件机械臂1可采用基座式KUKA机器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现,铸造机、出件轨道、三工位组芯旋转平台分别位于浇料机械臂和下芯取件机械臂的旋转半径内,降低了操作工的操作难度,使生产节奏更加统一稳定,保证产品的均匀性,提高生产效率;出件轨道采用电动输送辊道,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