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839213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用于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发明用于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属于取向硅钢连退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余热回收系统由于热交换管道安装于炉膛侧面,利用红热的钢卷及外罩对换热冷水管道进行辐射热交换,当钢卷和内罩温度降低,辐射能力明显减弱,换热效果变差。而且由于热空气密度较小的缘故,所以冷却段热空气大部分集中在炉膛顶部,侧部辐射管受到空气加热的能力明显较顶部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解决了带钢在退火冷却时,散发出的热量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使余热得到更加充分的交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地基、炉体、集气罩、换热器和抽气管道,所述炉底固定设置在地基上,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用于收集炉体内的热气,所述集气罩通过管路连接在换热器上,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设置在炉体上,所述抽气管道设置在换热器的出气管上,将交换后的冷气排走。

所述换热器通过换热器支架固定设置在炉体上。

所述抽气管道上加装离心通引风机,对换热器内的空气产生吸力。

所述换热器内的换热列管中充满冷却碱液,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冷却碱液入口和冷却碱液出口,所述冷却碱液入口和冷却碱液出口通过管路和冷却碱液循环泵连接在一起,形成冷却碱液循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换热效率较高,排到外界的空气温度降低,下游设备需要的热量完全能够满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为地基、2为炉体、3为集气罩、4为换热器、5为抽气管道、6为换热器支架、7为冷却碱液入口、8为冷却碱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用于隧道式取向硅钢连续高温退火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地基1、炉体2、集气罩3、换热器4和抽气管道5,所述炉底2固定设置在地基1上,所述炉体2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罩3,所述集气罩3用于收集炉体2内的热气,所述集气罩3通过管路连接在换热器4上,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4设置在炉体2上,所述抽气管道5设置在换热器4的出气管上,将交换后的冷气排走。

所述换热器4通过换热器支架6固定设置在炉体2上。

所述抽气管道5上加装离心通引风机,对换热器4内的空气产生吸力。

所述换热器4内的换热列管中充满冷却碱液,所述换热器4上设置有冷却碱液入口7和冷却碱液出口8,所述冷却碱液入口7和冷却碱液出口8通过管路和冷却碱液循环泵连接在一起,形成冷却碱液循环。

发明的工作原理:当炉车载着钢卷通过隔离门到达冷却区域后,红热的钢卷及外罩会对炉壁及周围的空气进行辐射和热传递,受热的炉壁同样也会加热周围的空气。大量的热空气上升聚集到1#集气罩和2#集气罩内,在抽气管道5处加装1台离心通引风机,风机工作后会对换热器内的空气产生吸力。热空气进入到换热器内,与换热器内的换热列管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空气被排到大气中。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启动离心通引风机,让热空气进入换热器内部,启动冷却碱液循环泵,让冷却碱液进入换热列管。

本发明换热后的碱液先由水泵泵到1#、2#热水箱中,然后再由水泵泵入管路循环系统,分别到达650脱碳氧化镁线、宽板脱碳线、氧化镁1#生产线、氧化镁2#生产线这4条生产线,为各生产线提供所需的热碱液,各生产线用完的碱液回流到碱液池,而后再被水泵泵回到换热器,形成碱液循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