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轧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80737阅读:来源:国知局
前置撑板302板面上以下方长边中点为中心开设半圆形通孔,该半圆形通孔半径稍大于或等于中间辊辊外径使得前置撑板302能够能够悬空跨设于中间辊上使得中间辊能够从该半圆形通孔中轴向移动;前置撑板302板面两侧以下方长边中线轴对称左右侧各设置一个开孔304,开孔304与连接铰轴34靠近操作侧的一端303相匹配并能容纳该连接铰轴34靠近操作侧的一端303通过;在各侧开孔304下方,前置撑板302板面左右侧各设置一个与板面垂直并平行于连接铰轴34的插杆305。插杆305与前置撑板302形成为一体,优选焊于前置撑板302上。
[0035]前置撑板302竖直板面沿工作辊轴向位于中间辊弯辊轴承座310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之间,并一直置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上,前置撑板302上的插杆305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上相应的孔,并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靠近操作侧的外端面伸出一部分。
[0036]当正常乳制时,侧支撑系统4通过推动油缸5将背衬系统32紧紧的靠紧工作辊,从而保证工作辊的水平刚度。
[0037]当需要换辊时,首先,中间辊装配31在中间辊固定弯辊块2中的抬升油缸作用下竖直向上抬起,此时,背衬系统32通过连接铰轴34的带动也随中间辊装配31 —起向上移动。当移动到一定高度时,如图5-6所示。在传动侧,当连接铰轴34的尾部伸出端112的圆柱面22从下方接触至斜撑板111的斜面21时,由于中间辊装配31 —直沿抬升油缸竖直向上移动,而斜撑板111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2上,在连接铰轴34的尾部伸出端112斜面的斜向上方导向的作用下,背衬系统32就会随着连接铰轴34的尾部伸出端112的圆柱面22往外旋转,直至达到斜面21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为止,背衬系统32此时就会张开一个角度。连接铰轴套113也随之转动一个角度。此时,在操作侧的换辊装置靠近,换辊装置上的夹持机构将前置撑板302上的插杆305夹持住后,沿插杆305轴向往传动侧推进,直至将连接铰轴34靠近操作侧的一端303插入至前置撑板302上的开孔304中,这样背衬系统32的两侧的连接铰轴34靠近操作侧的一端303都插入开孔304中,在自重的作用下,两个连接铰轴34被卡合在前置撑板302的开孔304中,此时背衬系统32通过连接铰轴34被锁定。中间辊装配31和背衬系统32就可以沿换辊轨道拉出机架窗口,中间辊装配31和背衬系统32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较为安全。
[0038]当换辊装置将新中间辊装置31及背衬系统32推进换辊位后,新中间辊装置31及背衬系统32位于窗口内的换辊位,换辊装置上设计的夹持机构将前置撑板302上的插杆305夹持住后,将前置撑板302沿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相应的孔轴向向操作侧拉至一定距离,使其脱离连接铰轴34靠近操作侧的一端303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此时,背衬系统32就会沿着到斜撑板111的斜面21绕连接铰轴34的尾部伸出端112的圆柱面22旋转,并缓慢地向中间辊靠近,直到到达了工作辊相接触位置为止。当然,如果想进一步对侧支撑辊35对工作辊33的冲击,也可以在连接铰轴套113与中间辊轴承座上设计一个缓冲弹簧,当背衬系统32到达与工作辊相隔一小很小距离时,先与缓冲弹簧接触,从而避免工作辊装配33与侧支撑辊35之间的直接碰撞。
[0039]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案例的示意图,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在该实施例中,斜撑板部分结构和布置均不改变,仅仅改动前置撑板302为一个普通的平板,前置撑板302上面只需开两个对应的孔即可,不用通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直接放置在操作侧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的端面外部就可以了。图11中表现了窜辊位示意,其中L为窜辊量。更换旧辊与装入新辊的操作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一致。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
[0040]图1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案例的示意图,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在该实施例中,斜撑板部分结构和布置均不改变,而取消前置撑板302,而将连接铰轴34靠近操作侧的一端303加工成长轴,该长轴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上相应的孔,并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靠近操作侧的外端面伸出一部分到操作侧靠近换辊装置。这两根轴各自绕着连接铰轴34靠近操作侧的一端303的轴心转动就可以,以避免到一定位置再将其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造成对位不准的情况。两个长轴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的孔都是间隙配合。更换旧辊与装入新辊的操作方法为: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在初始状态是脱离长轴,在需要换辊且背衬系统32张开设定角度时才将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往传动侧推送,使得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上相应的孔将长轴锁定,换辊完毕后将中间辊窜辊轴承座301往操作侧拉出使背衬系统32归位。
[0041]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十八辊冷乳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所述十八辊冷乳机中,中间辊固定弯辊块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进行弯辊;侧支撑系统固定于机架上,用以对中间辊及背衬系统进行侧推与固定;背衬系统通过连接铰轴固定于中间辊装配的轴承座上,连接铰轴插入背衬系统并与背衬系统结为一体而同步转动; 其特征在于:沿十八辊冷乳机工作辊轴向,在工作辊传动侧布置斜撑板部分,在工作辊操作侧布置前置撑板,斜撑板部分和前置撑板配合动作; 斜撑板部分包括斜撑板、与连接铰轴固定为一体的连接铰轴套;斜撑板为具有竖向延伸板面的水平悬臂平板,水平悬臂平板的水平臂设置水平下底面,水平下底面与悬臂伸出端的竖向楔形钩体连接,使得竖向楔形钩体的侧向内斜面与水平下底面光滑过渡交叉;斜撑板水平悬臂尾端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连接铰轴套固定在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上,使连接铰轴套、连接铰轴以及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成为一体并一致动作;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能够沿着斜撑板的斜面滑动直至到达斜面与水平下底面交叉点所在的终点; 前置撑板外轮廓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水平长边大于竖直边;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上以下长边中点为中心开设半圆形通孔,该半圆形通孔半径稍大于或等于中间辊辊外径使得前置撑板能够悬空跨设于中间辊上使得中间辊能够从该半圆形通孔中轴向移动;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两侧以下方长边中线轴对称左右侧各设置一个开孔,各侧开孔与同侧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相匹配并能容纳该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通过;在各侧开孔下方,前置撑板竖直板面上左右侧各设置一个与竖直板面垂直并平行于连接铰轴的插杆,插杆与前置撑板形成为一体;前置撑板竖直板面沿工作辊轴向位于中间辊弯辊轴承座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之间,前置撑板上的插杆水平穿过中间辊窜辊轴承座上相应的孔,并从中间辊窜辊轴承座靠近操作侧的外端面伸出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十八辊冷乳机背衬系统的换辊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正常乳制时,侧支撑系统将背衬系统紧紧的靠紧工作辊,从而保证工作辊的水平刚度;需要换辊时,中间辊装配在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中的抬升油缸作用下竖直向上抬起,带动背衬系统同步向上移动;当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的圆柱面从下方接触至斜撑板的斜面时,由于中间辊装配一直沿抬升油缸竖直向上移动,而斜撑板固定于中间辊固定弯辊块上,在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斜面的斜向上方导向的作用下,背衬系统就会随着连接铰轴的尾部伸出端的圆柱面往外旋转打开到设定角度;此时,在操作侧的换辊装置靠近,换辊装置上的夹持机构将前置撑板上的插杆夹持住后,沿插杆轴向往传动侧推进,直至将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插入至前置撑板上的开孔中,这样背衬系统的两侧的连接铰轴靠近操作侧的一端都插入开孔中被锁定;中间辊装配和背衬系统两者无相对运动地沿换辊轨道被拉出机架窗口 ; 当换辊装置将新中间辊装置及背衬系统推进换辊位后,新中间辊装置及背衬系统位于窗口内的换辊位,换辊装置上的夹持机构将前置撑板上的插杆再次夹持住后,将前置撑板沿中间辊窜辊轴承座相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