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的落料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钣金件内外板很多制件都需要专门的落料模具进行落冲板料,在开卷落料线体中由于送料及出料皮带可进入机床的距离较小,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板材进入到模具内,通常是增加模具的外形尺寸,采用上述方法一方面会增加模具的整体尺寸,增加占地空间,不能做到空间的合理化利用,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模具的加工难度,增加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以形成对加工装置和进料机构之间的衔接,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用于加工装置进料口与外部进料机构之间的衔接,该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包括:
托架本体,在所述托架本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加工装置间构成枢转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托架本体上还设有可对外部进料机构所进物料形成滚动支撑的支撑部;
驱动组件,在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加工装置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且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托架本体铰接相连,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使下,所述托架本体具有绕所述第一连接部处枢转轴线的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托架本体上的、沿物料行进方向布置的第一支撑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支撑轮的外周面上设有刷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轮布置有多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还包括于所述托架本体具有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的弹性支撑件,以及在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支撑端转动设置的第二支撑轮。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件间隔布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架本体上、并呈弯折状的弹性板,所述第二支撑轮转动设于所述弹性板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为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枢转设置于所述加工装置上的直线动力输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动力输出组件为气缸。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通过将托架本体与加工装置枢转连接,并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托架本体翻转而呈展开状和折叠状,当呈展开状时可形成对加工装置和进料机构之间的衔接,当呈折叠状时可减少存放空间,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2)支撑部转动设置第一支撑轮,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空间的布置。
(3)设置刷毛一方面可保证输送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划伤物料。
(4)将第一支撑轮设置多列可保证物料移动时的稳定性。
(5)通过设置弹性支撑件和第二支撑轮可因与加工装置之间存在高度差而造成物料损伤。
(6)弹性支撑件间隔布置有多个可保证下落时的平稳性。
(7)弹性支撑件采用弯曲状的弹性板,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设计制造。
(8)驱动组件采用直线动力输出组件,并枢转于加工装置上,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并具有较好的驱动效果。
(9)驱动组件采用气泵,可保证驱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落料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在所述模具本体的进料口设有如上所述的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所述加工装置为模具本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落料模具,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从而可减少模具本体的结构尺寸,减少存放空间,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弹性支撑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落料模具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落料模具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托架本体,101-长托杆,102-宽托杆,1021-承装段,2-第一连接部,201-枢接轴,202-连接架,203-安装板,3-支撑部,301-第一支撑轮,302-安装架,303-弹性支撑件,3031-第一连接板,3032-第二连接板,304-第二支撑轮,4-驱动组件,5-第二连接部,501-第二连接架,502-第二安装板,503-第二枢接轴,6-模具本体,7-进料机构,8-出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用于加工装置进料口与外部进料机构之间的衔接,该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包括一侧设有与所述加工装置间构成枢转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的托架本体,在该托架本体上设有可对外部进料机构所进物料形成滚动支撑的支撑部。该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还包括具有与所述加工装置相连的第二连接部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托架本体铰接相连,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使下,所述托架本体具有绕所述第一连接部处枢转轴线的翻转。该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通过将托架本体与加工装置枢转连接,进而可根据需要将托架本体展开或收拢,当呈展开状时可形成对加工装置和进料机构之间的衔接,当呈折叠状时可减少存放空间。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所述的托料机构一种示例性结构可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托架本体1为由铝合金型材制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长托杆101,以及设于两个长托杆101之间、并沿长托杆10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宽托杆102,该宽托杆102的长度方向即为物料的行进方向。同时,为了便于下文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布置、以及出于便于与加工装置的枢接,本实施例在宽托杆102的一端形成有外伸于长托杆101的承装段1021。
为了便于托架本体1的装配,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部2设于至少一个承装段1021上,最优为两个。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包括设于承装段1021上的连接孔,在装配时可通过穿置于连接孔内的枢接轴201而与加工装置枢接,即托架本体1与枢接轴201为轴线进行翻转。而为了保证托架本体1枢接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还包括一端与承装枢接轴201的两个连接架202,该连接架202整体为L型,其另一端则经由安装板203固定于加工装置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托架本体1上的、沿物料行进方向布置的多个第一支撑轮301,且为了保证对物料的支撑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轮301为沿长托杆101长度方向布置的多列,各列第一支撑轮301的数量可为2~6个,最优为5个。为了便于第一支撑轮301的布置,本实施例将各列第一支撑轮301分别对应的设于宽托杆102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各宽托杆102上分别固连有安装架302,该安装架302可焊接于宽托杆102上,也可通过螺栓等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同时,为了防止出现物料卡滞的现象,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02远离第一连接部2的一端呈斜面设置。
为了保证物料的运输效果,同时也为了防止第一支撑轮301对物料造成划伤,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轮301的外周面上设有图中未示出的刷毛。当然本实施例中除了可在第一支撑轮301上设置刷毛外,还可设置其它弹性部件,如其可为套装于第一支撑轮301外周面上的橡胶套,或者设于第一支撑轮301外周面上的弹性凸起。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防止因第一支撑轮301的顶部与加工装置之间存在高度差而损坏物料,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还包括于所述托架本体具有第一连接部2的一侧设置的弹性支撑件303,以及在弹性支撑件303的支撑端转动设置的第二支撑轮304。在第二支撑轮304承接物料时,弹性性支撑件303受第二支撑轮304的下压而弹性变形,以形成对物料下落的缓冲。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303为一端固定于上述的承装段1021(与第一连接部枢接的两个承装段除外)上、并呈弯折状的弹性板,所述第二支撑轮304转动设于所述弹性板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可将弹性支撑件303设置成多个,以进一步保证物料下落的平稳性,且为了便于布置,本实施例中各弹性支撑件303分别对应的设于各承装段1021上
由图2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板包括与承装段1021固连的第一连接板3031,以及与第一连接板3031呈角度设置的第二连接板3032,第二连接板3032在受外力挤压时可相对于第一连接板4011变形,进而形成高度的变化。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板3031上可设置一个第二连接板3032,也可如图4中所示的两个。为了保证缓冲效果,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弧形过渡,并保证开口背离物料的行进方向设置。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3031与第二连接板3032除了形成弧形过渡外,还可在第一连接板3031和第二连接板3032之间设置扭簧结构。当然,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303除了可为上述的弯折状外,还可为其它的结构,如其可为与承装段1021垂直设置的弹簧。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可为经由第二连接部5而枢转设置于加工装置上的直线动力输出组件,且为了保证托架本体1枢转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为设于托架本体1两侧的两个,该直线动力输出组件为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等,最优为气缸。为了便于气缸的布置、以及出于驱动效果的考虑,如图2所示,沿物料行进方向,所示气泵的枢转中心位于托架本体1枢转中心的下游。当然,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除了可为直线动力输出组件外,还可采用其它结构,如其可为驱动电机,此时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可通过柔性连接件与托架本体1连接,即通过柔性连接件拉动托架本体1枢转,并可通过在加工装置和托架本体1之间设置弹性件以驱使托架本体1枢转回位。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可为钢丝、拉绳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5与第一连接部2的结构相似,其包括两个呈L型的第二连接架501,该第二连接架501经由第二枢接轴503与气泵的固定端枢接,并通过第二安装板502与加工装置固连。当然,同第一连接部2一样,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5也可为设于气泵上的第二连接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落料模具,如图5和图6所示,其包括模具本体6,在模具本体6的进料口设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所述加工装置为模具本体6,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承接进料机构7的物料后将物料输送至模具本体6的进料口内,并经由出料机构8进行出料,该进料机构7和出料机构8均可为皮带输送机。
当模具本体6处于工作状态下时,托架本体1呈展开状;如图5所示,当当模具本体6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时,托架本体1呈折叠状,如图6所示。状该落料模具通过设置实施例一所述的加工装置进料用托料机构,可简化模具本体6的结构,减少占用空间,并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