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胀紧轴。
背景技术:
胀紧轴可以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轴套,以此固定不同尺寸的圆筒工件。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胀紧轴是充气式胀紧轴,这种胀紧轴包括圆柱形的轴体,轴体的外周面上具槽孔,槽孔内设有有胀紧块,轴体的内部具有可以充气的气囊,利用充气装置向气囊充气,充气的气囊将胀紧块从槽孔中顶出,以此来装卡不同尺寸的轴套或者套筒工件。这种胀紧轴在使用的过程存在如下弊端:1.使用不便:这种胀紧轴必须配合充气装置使用,依赖性强,无法随时随地使用;2.不便维修:胀紧轴结构紧凑,密封性要求高,维修难度大,维修周期长,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胀紧轴,该胀紧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修检测容易、成本低。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胀紧轴,包括胀紧筒,所述胀紧筒上轴向均布有槽孔,还包括胀板、胀芯和驱动件;所述胀芯呈圆台设置,且滑动设于所述胀紧筒内;所述胀板贯穿槽孔与所述胀芯接触,且二者接触表面相匹配;所述驱动件与胀芯连接;其中,驱动件驱动所述胀芯轴向位移,以带动胀板径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胀板的底部向两边延伸形成有限位块;其中,胀板径向运动,以使限位块卡于所述胀紧筒的内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盖于所述胀紧筒上,所述驱动件穿过封板与胀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胀芯的长度小于所述胀紧筒的长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形成可调节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胀芯连接,以调节驱动件与胀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胀芯的一端径向设有一通道,所述调节部的另一端经该通道置入并与所述胀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手提部、固定部、推动部与行程限位部;所述固定部贯穿封板并与封板固定连接,且该固定部设有一内腔;所述手提部呈直角形结构;所述行程限位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手提部的直角处铰接;所述推动部滑动穿过所述固定部的内腔,且其一端与调节部连接,另一端与手提部铰接;其中,手提部下压或上提,带动推动部轴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为螺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胀紧轴通过胀板和胀芯的相互作用即可达到胀紧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胀紧,不必依赖充气装置,可随时随地使用。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胀紧轴,其结构简单,拆卸简单快捷,可方便地安装和维修,且成本低廉。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胀紧轴,胀紧时候的驱动件施力足够的大,无论机器转速高低均能牢固地夹持零件,不受机器震动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胀紧轴可通过调整调节部的长度来控制胀紧后的直径,从而进一步扩大快速胀紧轴对不同尺寸的轴套或者套筒工件的使用范围,因此相比于充气式胀紧轴,该快速胀紧轴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胀紧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胀紧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胀板与胀紧筒的作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胀紧筒-1,胀板-2,胀芯-3,封板-4,驱动件-5,槽孔-11,限位块-21,通道-31,调节部-51,推动部-52,固定部-53,行程限位部-54,手提部-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快速胀紧轴,包括胀紧筒1、胀板2、胀芯3、封板4和驱动件5;其中:
所述胀紧筒1上轴向均布有槽孔11;
所述胀芯3呈圆台设置,且滑动设于所述胀紧筒1内;
所述胀板2贯穿槽孔11与所述胀芯3接触,且二者接触表面相匹配;
所述驱动件5与胀芯3连接;
所述封板4盖于所述胀紧筒1上,所述驱动件5穿过封板4与胀芯3连接;
其中,驱动件5驱动所述胀芯3轴向位移,以带动胀板2径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胀紧轴通过胀板2和胀芯3的相互作用即可达到胀紧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胀紧。
具体地,如图1和图3示,所述胀板2的底部向两边延伸形成有限位块21;其中,胀板2径向运动,以使限位块21卡于所述胀紧筒1的内壁;所述限位块21可防止胀板2整体弹出于槽孔11,起到安全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胀芯3的长度小于所述胀紧筒1的长度,以便于在封板4封闭所述胀紧筒1的情况下,所述胀芯3在胀紧筒1内有位移的空间。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驱动件5包括调节部51、手提部55、固定部53、推动部52与行程限位部54;其中:
所述固定部53贯穿封板4并与封板4固定连接,且该固定部53设有一内腔;
所述手提部55呈直角形结构;
所述行程限位部5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53和手提部55的直角处铰接;
所述推动部52滑动穿过所述固定部53的内腔,且其一端与调节部51连接,另一端与手提部55铰接;
本实施例所述调节部51为螺栓;所述调节部51的一端与所述胀芯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部52连接,以调节推动部52与胀芯3的距离,从而控制胀紧后的直径,可用于不同尺寸的轴套或者套筒工件;
其中,手提部55下压或上提,带动推动部52轴向运动,从而带动胀芯3轴向位移,并使得所述胀板2径向运动,从而达到胀紧或松脱的目的;本实施例采用对手提部55下压或上提的施力方式,从而控制推动部52轴向运动,如此,采用下压或上提的施力方式,对于操作者更加容易施力。
具体地,所述行程限位部54的中部还设有一顶块,当将手提部55向下压时,该顶块顶抵于所述固定部53,更加便于操作者施力。
具体地,所述胀芯3的一端径向设有一通道31,所述调节部51的另一端经该通道31置入并与所述胀芯3连接,如此,可方便地安装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所属的快速胀紧轴,其安装过程如下:
首先装配驱动件5,将所述行程限位部5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53和手提部55的直角处铰接,所述推动部52滑动穿过所述固定部53的内腔,且其一端与调节部51连接,另一端与手提部55铰接,即完成驱动件5的安装;然后将驱动件5的固定部53贯穿封板4并与封板4固定连接,并将所述调节部51从胀芯3的通道31置入与所述胀芯3连接;将胀板2置入胀紧筒1的槽孔11中,并将安装有驱动件5的胀芯3装入到胀紧筒1内;最后将封板4固定封盖于胀紧筒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胀紧轴结构简单,拆卸简单快捷,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胀紧轴,其使用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上提或下压驱动件5的手提部55来控制推动部52轴向运动,从而来控制胀芯3和胀板2的相对运动,当推动部52向胀紧筒1内运动的时候,胀芯3跟胀板2相互脱离开来,胀板2处于松动状态,这时候胀紧轴为松开状态;当推动部52向胀紧筒1外运动的时候,胀芯3跟胀板2相互挤压,胀板2径向向外运动,这时候胀紧轴处于胀紧状态。该胀紧方式快速、方便,且胀紧时候的驱动件5施力足够的大,无论机器转速高低均能牢固地夹持零件,不受机器震动的影响,而且该胀紧轴还可以通过调整调节部51的长度来控制胀紧后的直径,从而可用于不同尺寸的轴套或者套筒工件。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