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材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合一的刀具。
背景技术: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塑料、铝、玻璃纤维等)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厂家根据用户需要需对型材进行侧向弯、正向弯曲、切断等加工。U形型材在切断加工中,由于U形型材的两个侧壁较薄,切断时容易变形,需要对其侧面进行定位,习用的定位方式是在U形型材的两侧分别安装一组主要由油缸构成的侧压机构进行定位,该习用的侧压机构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一致性好的多功能合一的刀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合一的刀具,包括机架、剪切油缸、导向机构、后剪刀座、后剪刀、下刀、进料后剪安装板、出料后剪安装板、两组侧压机构;
所述的剪切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的顶部,剪切油缸的活塞杆杆端向下伸出与后剪刀座连接,后剪刀座滑接在导向机构上,导向机构垂直安装在机架内,后剪刀的上端固定在后剪刀座中部,下刀安装在机架的底部且与后剪刀相对;所述的进料后剪安装板和出料后剪安装板皆安装在机架的底板上且相对设置,在进料后剪安装板和出料后剪安装板分别设有进料槽和出料槽,进料后剪安装板的进料槽与出料后剪安装板的出料槽连线构成型材的加工位;
所述的两组侧压机构分别设置在加工位的两侧;所述的侧压机构包括侧刀滑板、退刀压板、侧刀、侧压弹簧、侧压轴承;所述的侧刀滑板的上端固接在后剪刀座上,侧刀滑板的下端与侧压轴承顶靠,侧压轴承可旋转的安装在退刀压板内,退刀压板的内壁中部与侧刀的外端固接,退刀压板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侧压弹簧与进料后剪安装板和出料后剪安装板的外端顶靠,侧刀的内端伸向加工位。
所述的侧刀滑板的下端具有一个阶梯面,阶梯面的高度构成侧刀进刀的距离。
所述的侧压机构包括两把侧刀和四根侧压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料托板、导向轴承、出料托板;所述的进料托板安装在进料后剪安装板进料槽的外侧,在进料托板设有两列导向轴承;所述的出料托板固定安装在出料后剪安装板的出料槽处。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侧压机构主要由侧刀滑板、退刀压板、侧刀、侧压弹簧、侧压轴承等部件构成,利用剪切油缸向下的剪切动作,同步带动侧压机构动作,实现对型材的侧压,具有结构简单、动作一致性好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合一的刀具,包括机架1、剪切油缸2、导向机构3、后剪刀座4、后剪刀5、下刀6、进料后剪安装板7、出料后剪安装板8、两组侧压机构9、进料托板10、导向轴承20、出料托板30。
所述的剪切油缸2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剪切油缸2的活塞杆杆端向下伸出与后剪刀座4连接,后剪刀座4滑接在导向机构3上,导向机构3垂直安装在机架1内,后剪刀5的上端固定在后剪刀座4中部,下刀6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且与后剪刀5相对;所述的进料后剪安装板7和出料后剪安装板8皆安装在机架1的底板上且相对设置,在进料后剪安装板7和出料后剪安装板8分别设有进料槽71和出料槽81,进料后剪安装板7的进料槽71与出料后剪安装板8的出料槽81连线构成型材的加工位。
所述的进料托板10安装在进料后剪安装板7进料槽71的外侧,在进料托板10设有两列导向轴承20;所述的出料托板30固定安装在出料后剪安装板8的出料槽81处。
所述的两组侧压机构9分别设置在加工位的两侧。所述的侧压机构9包括侧刀滑板91、退刀压板92、两把侧刀93、四根侧压弹簧94、侧压轴承95。所述的侧刀滑板91的上端固接在后剪刀座4上,侧刀滑板91的下端与侧压轴承95顶靠,侧刀滑板91的下端具有一个阶梯面911,阶梯面911的高度构成侧刀93进刀的距离;所述的侧压轴承95可旋转的安装在退刀压板92内,退刀压板92的内壁中部与两把侧刀93的外端固接,退刀压板92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两根侧压弹簧94与进料后剪安装板7和出料后剪安装板8的外端顶靠,侧刀93的内端伸向加工位。
剪切油缸2、导向机构3、后剪刀座4、后剪刀5、下刀6、进料后剪安装板7、出料后剪安装板8、两组侧压机构9、进料托板10、导向轴承20、出料托板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剪切时,所述的剪切油缸2活塞杆向下推动后剪刀座4,后剪刀座4后剪刀5驱动后剪刀5向下(即,向下刀6靠接),同时,后剪刀座4驱动侧压机构9中的侧刀滑板91向下,侧刀滑板91通过侧压轴承95沿水平方向推顶退刀压板92上的两把侧刀93向内移动,顶压在型材的两侧。
剪切完成后,剪切油缸2活塞杆带动后剪刀座4向上移动,侧刀滑板91撤离侧压轴承95,退刀压板92在侧压弹簧94驱动下带动两把侧刀93向外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