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中使用的铝型材夹具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510385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CNC中使用的铝型材夹具结构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NC中使用的铝型材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铝型材加工技术领域,为了达到更高要求的质量,需要使用到相同的CNC设备,CNC设备在应用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产品质量可控等优势,而为了实现对铝型材的加工,首先应做的便是对铝型材进行有效的固定,如果固定不牢固,在CNC加工中极易造成铝型材加工面出现数据偏差、进而导致产品报废的技术问题,此问题将直接导致产品次品率高、生产成本增加,因此,确有必要对其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且可对铝型材进行有效夹持固定的CNC中使用的铝型材夹具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CNC中使用的铝型材夹具结构,它包括用于支撑铝型材的底面板,在所述底面板上开设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穿孔;还包括分别贯穿其中一个穿孔设置的两个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中部与所述穿孔的侧壁铰接;在所述两个动力杆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挤压块,并在与铝型材的侧壁接触的挤压块的侧壁上还设有柔性垫层;在所述底面板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动力杆的下端同步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的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两个直线电机,两个直线电机上的两个动力输出轴的端部与两个动力杆的下端一一对应铰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双轴气缸,所述双轴气缸两端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其中一个动力杆的下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双轴油缸,所述双轴油缸两端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其中一个动力杆的下端铰接。

优选的,与铝型材的底部突出侧边接触的所述挤压块的下表面为倾斜的斜面,且该斜面的外端向所述挤压块的上方倾斜。

优选的,所述柔性垫层为柔性橡胶垫板。

优选的,在与所述铝型材的底部接触的所述底面板上还设置有橡胶垫板,所述铝型材压在所述橡胶垫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结构其设计新颖、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且在使用中本结构可对铝型材进行有效的夹持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铝型材夹持不牢固造成铝型材加工面出现数据偏差、进而导致产品报废的技术问题;其次,本设计在应用中还具有不会对铝型材的侧壁造成划伤、伤损等问题的优势,可为企业降低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作出优越的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之一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之二主要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之二主要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铝型材;2.铝型材的底部突出侧边;3.底面板;4.穿孔;5.动力杆与穿孔的侧壁铰接点;6、7.挤压块;8、9.柔性垫层;10.双轴气缸;11、12.双轴气缸的动力输出轴;13.双轴气缸的动力输出轴与动力杆的下端铰接点;14、15.动力杆;16、17.挤压块的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CNC中使用的铝型材夹具结构,参见图1至图3;它包括用于支撑铝型材1的底面板3,本设计在所述底面板3上开设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穿孔4;还包括分别贯穿其中一个穿孔4设置的两个动力杆14、15,所述动力杆14、15的中部与所述穿孔4的侧壁铰接;在所述两个动力杆14、15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挤压块6、7,并在与铝型材1的侧壁接触的挤压块14、15的侧壁上还设有柔性垫层8、9;优选的,所述的柔性垫层8、9为柔性橡胶垫板。

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所述底面板3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动力杆14、15 的下端同步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的动力机构;本设计中的所述的动力机构其一结构它包括两个直线电机,所述两个直线电机上的两个动力输出轴与两个动力杆14、15的下端一一对应铰接;所述动力机构其二结构它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双轴气缸10,所述双轴气缸两端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其中一个动力杆的下端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动力机构其三结构它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双轴油缸,所述双轴油缸两端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其中一个动力杆的下端铰接。

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与铝型材的底部突出侧边2接触的所述挤压块的下表面16、17为倾斜的斜面,且该斜面的外端向所述挤压块的上方倾斜,同时,本设计还在与所述铝型材1的底部接触的所述底面板3上还可以设置有橡胶垫板,而所述的铝型材压在所述橡胶垫板上。

本夹具在应用中,首选,铝型材放置于两个穿孔之间的底面板上,而后通过动力机构驱动两个动力杆的下端背向运动,进而可促使挤压块向铝型材的侧壁挤压,而后通过铝型材两侧壁的挤压块可实现对铝型材的有效固定夹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