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件夹具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相应地,对制作各种电子设备的零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零件的厚度越来越薄,而且零件的形状也越来越多样化。
以如图1A及图1B所示的薄壁异形零件为例,零件的厚度约为2mm,零件的形状呈梯形状,而且零件两斜边上设置有两个椭圆孔。当需要加工零件上的椭圆孔时,由于零件壁厚较薄,采用常规的装夹方法很容易使零件变形;且由于零件的结构不规则,常规的装夹方法也面临着定位困难的问题,从而影响零件的尺寸精度。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装夹方式存在无法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夹具及加工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夹方式存在无法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技术问题,实现提供一种能够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工件夹具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件夹具,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至少一个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槽中每个槽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置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
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以使设置有所述工件夹具的加工设备能够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
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面,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面中的每个侧面上设置有一螺纹孔,其中,所述每个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垂直。
可选的,所述夹具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螺钉,穿设通过所述每个侧壁上的螺纹孔并顶着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而顶紧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
可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二位置上;
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的第三位置上;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块及所述第二定位块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
可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通过第三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的第四位置上;
相应地,所述第二侧面上包括一凸起结构,当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时,通过所述第三定位块顶住所述待加工工件的第一边及通过所述凸起结构顶住所述待加工工件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从而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
可选的,所述夹具还包括:
第一定位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对应的第五位置上,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或
第二定位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三定位块对应的第六位置上,用于容置所述第三固定结构。
可选的,所述夹具还包括:
让位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且与所述第二侧面相邻的第一面上,用于穿设所述加工设备的钼丝。
可选的,所述让位孔的形状为椭圆状,且所述让位孔的尺寸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需要形成的椭圆孔的尺寸相同。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槽的宽度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厚度的差值为0.2mm,其中,所述宽度大于所述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零件加工工作台;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夹具,与所述零件加工工作台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至少一个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槽中每个槽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置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以使设置有所述工件夹具的加工设备能够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的技术手段,这样,由于至少一个槽的形状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待加工工件在装夹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进一步,通过定位结构可以使所述待加工工件能够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不发生位移,方便待加工工件的定位,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装夹方式存在无法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够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工件夹具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主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面,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面中的每个侧面上设置有一螺纹孔,其中,所述每个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垂直以及所述夹具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螺钉,穿设通过所述每个侧壁上的螺纹孔并顶着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而顶紧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的技术手段,这样,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进一步紧固待加工工件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的位置不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待加工工件定位的准确性。
三、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槽的宽度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厚度的差值为0.2mm,其中,所述宽度大于所述厚度的技术手段,这样,夹具上的至少一个槽与零件的装配间隙保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避免由于间隙过大导致调节螺钉在顶紧零件时使零件脱离夹具表面而使加工精度降低,实现了保证加工精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薄壁异形工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薄壁异形工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至少一个槽20为2个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至少一个槽20为1个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在定位结构30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下定位孔为1个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在定位结构30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下定位孔为2个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在定位结构30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下定位孔为1个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在定位结构30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下定位孔为2个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凸起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调节螺钉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让位孔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夹具及加工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夹方式存在无法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技术问题,实现提供一种能够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工件夹具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工件夹具,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至少一个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槽中每个槽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置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
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以使设置有所述工件夹具的加工设备能够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至少一个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槽中每个槽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置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以使设置有所述工件夹具的加工设备能够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的技术手段,这样,由于至少一个槽的形状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待加工工件在装夹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进一步,通过定位结构可以使所述待加工工件能够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不发生位移,方便待加工工件的定位,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装夹方式存在无法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够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工件夹具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工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夹具包括:
主体10,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
至少一个槽20,设置在主体10的第一位置上,至少一个槽20中每个槽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置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
定位结构3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至少一个槽20中,以使设置有所述工件夹具的加工设备能够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加工设备具体可以是线切割机床等零件加工设备,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需要通过夹具夹持加工零件的设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以待加工工件为如图1A及图1B所示的零件为例,主体10可以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在主体1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槽20,具体可以为一个槽,如图3所示;也可以是两个槽,如图2所示,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加工设备的尺寸开设有多个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将以至少一个槽20为两个槽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的夹具一次可以夹持两个如图1所示的待加工工件。至少一个槽20中的每个槽的形状均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如图2所示。当然,若待加工工件为其他形状时,至少一个槽2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为了保证待加工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精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槽20的宽度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厚度的差值为0.2mm,其中,所述宽度大于所述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待加工工件能够定位在夹具上不发生移动,定位结构30具体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请参考图4A-4B,定位结构30包括:
第一定位块301,第一定位块301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二位置上;
第二定位块302,第二定位块302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的第三位置上;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时,通过第一定位块301及第二定位块302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至少一个槽20中。
相应地,所述夹具还包括:
第一定位孔,设置在主体10的与第一定位块301对应的第五位置上,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主体10的两个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可以为一个,如图4A所示;所述第一定位孔也可以为两个,如图4B所示,当然,也可以是设置有三个、四个,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将第一定位块301及第二定位块302分别固定在主体10的两侧,且第一定位块301及第二定位块302与主体10固定后分别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贴平无间隙。第一定位块301及第二定位块302的尺寸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但必须保证第一定位块301及第二定位块302的上边缘不低于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夹具上时的最高位置,从而保证待加工工件不发生位移。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具体可以是螺钉和螺母;也可以是卡扣,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块301及第二定位块302上,所述卡扣与第一定位孔相配合,当卡扣与第一定位孔咬合时,第一定位块301及第二定位块302便固定在主体10的两个侧面上。
第二种方式,请参考图5A-5B,定位结构30包括:
第三定位块303,第三定位块303通过第三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的第四位置上;
相应地,所述第二侧面上包括一凸起结构,当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放置在至少一个槽20中时,通过第三定位块303顶住所述待加工工件的第一边及通过所述凸起结构顶住所述待加工工件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从而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至少一个槽20中。
相应地,所述夹具还包括:
第二定位孔,设置在主体10的与第三定位块303对应的第六位置上,用于容置所述第三固定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主体10的第二侧面上有一个凸起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凸起结构略高于主体10上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平面,其高度大于等于待加工工件的厚度。
在主体10的与第二侧面相对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可以为1个,如图5A所示;也可以为两个,如图5B所示,当然,也可以是设置有三个、四个,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通过第三固定结构,将第三定位块303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上,且第三定位块与主体10固定后与第一侧面贴平无间隙。第三定位块303的尺寸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但必须保证第三定位块303的上边缘不低于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夹具上时的最高位置,从而保证待加工工件不发生位移。
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具体可以是螺钉和螺母;也可以是卡扣,设置在第三定位块303上,所述卡扣与第二定位孔相配合,当卡扣与第二定位孔咬合时,第三定位块303便固定在主体10的第一侧面上。
为了提高了待加工工件定位的准确性,主体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面,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面中的每个侧面上设置有一螺纹孔,其中,所述每个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垂直。
相应地,所述夹具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螺钉,穿设通过所述每个侧壁上的螺纹孔并顶着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而顶紧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沿用上述例子,当至少一个槽20具体为两个槽时,如图7所示,主体10包括有两个第三侧面,从而在每个第三侧面上设置一个螺纹孔,且在每个螺纹孔中安装一个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的顶端与待加工工件的表面接触,通过旋转调节螺钉,改变调节螺钉与主体10的相对位置,从而通过螺钉的顶端顶紧待加工工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能够加工出待加工工件所需的椭圆孔,所述夹具还包括:
让位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且与所述第二侧面相邻的第一面上,用于穿设所述加工设备的钼丝。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考图8,所述让位孔位于主体10的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相邻的平面上,所述让位孔的形状为椭圆状,且所述让位孔的尺寸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需要形成的椭圆孔的尺寸相同。当然,当所述待加工工件需要加工的孔的形状为方形或者多边形时,所述让位孔的形状便为与之对应的方形或者多边形,在本实用信息实施例中,对所述让位孔的形状和尺寸不作限制。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本体101,本体101包括零件加工工作台102;
夹具103,与零件加工工作台102连接;
其中,夹具103的机构和功能与实施例一所描述的夹具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加工设备具体可以是线切割机床等零件加工设备,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需要通过夹具夹持加工零件的设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对零件进行加工时,首先通过夹具103夹紧零件,然后将夹具103与本体101上的零件加工工作台102连接牢固。然后通过让位孔穿接钼丝,启动加工设备,通过加工设备上的加工部分加工零件的椭圆孔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夹具103的尺寸可以根据零件的尺寸进行改变,也可以将多个相同结构的夹具103制作成一个整体,使整个夹具能够同时夹持多个零件,提高加工效率。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至少一个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槽中每个槽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置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以使设置有所述工件夹具的加工设备能够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的技术手段,这样,由于至少一个槽的形状与待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待加工工件在装夹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进一步,通过定位结构可以使所述待加工工件能够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不发生位移,方便待加工工件的定位,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装夹方式存在无法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供一种能够装夹薄壁异形工件的工件夹具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主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侧面,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侧面中的每个侧面上设置有一螺纹孔,其中,所述每个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垂直以及所述夹具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螺钉,穿设通过所述每个侧壁上的螺纹孔并顶着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进而顶紧所述至少一个待加工工件的技术手段,这样,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进一步紧固待加工工件在所述至少一个槽中的位置不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待加工工件定位的准确性。
三、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至少一个槽的宽度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厚度的差值为0.2mm,其中,所述宽度大于所述厚度的技术手段,这样,夹具上的至少一个槽与零件的装配间隙保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避免由于间隙过大导致调节螺钉在顶紧零件时使零件脱离夹具表面而使加工精度降低,实现了保证加工精度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