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创造属于冲压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设备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可能需要经过冲压加工,完成冲压加工,一般都需使用冲压机。冲压机,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金属加工机具,对产品经过一次或多次的冲压成形。现有的技术的冲压机中,不能很好协调冲压机安全及效率以之间的关系,存在工作效率低下且危险系数高的问题。完成冲压后需要人工将冲压产品取出,工作繁杂,需要耗费操作人员极多的时间,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此外,人工操作危险性较大,目前冲压加工过程中,仍不时发生冲断手指等安全事故,极大的威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该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工作过程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包括卸料机构、传送机构、控制器(9)及工作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通过可移动回收杆(2)安装在冲压机上的电磁头(1);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4),安装于传送带(4)右侧的挡板(3),集料桶(5)位于传送带(4)运行方向尽头正下方;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安装于冲压机底座上的工作台(7),所述工作台(7)正上方安装有冲压锤(6)。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头(1)在非工作状态下位于工作台(7)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杆(2)与电磁头(1)水平安装在冲压机上,所述回收杆(2)缠绕有缓冲弹簧(8)。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锤(6)与一控制器(9)相连,所述回收杆(2)左右移动范围由控制器(9)控制,所述电磁头(1)充放电状态由控制器(9)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4)位于卸料机构正下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实现了冲压和卸料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高,适应性广,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头;2-回收杆;3-挡板;4-传送带;5-集料桶;6-冲压锤;7-工作台;8-缓冲弹簧;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装置,包括卸料机构、传送机构、控制器9及工作机构;卸料机构包括通过可移动回收杆2安装在冲压机上的电磁头1;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4,安装于传送带4右侧的挡板3,集料桶5位于传送带4运行方向尽头正下方;工作机构包括安装于冲压机底座上的工作台7,工作台7正上方安装有冲压锤6。
电磁头1在非工作状态下位于工作台7一侧。
回收杆2与电磁头1水平安装在冲压机上,回收杆2缠绕有缓冲弹簧8。
冲压锤6与一控制器9相连,回收杆2左右移动范围由控制器9控制,电磁头1充放电状态由控制器9控制。
控制器9为PLC控制器。
传送带4位于卸料机构正下方。
电磁头1在非工作状态时位于工作台7的右侧,回收杆2和冲压锤6联动,冲压完成后,冲压锤6上移,上移信号传送至控制器9,回收杆2在控制器9的控制下带动电磁头1往工作台7正上方移动,电磁头1吸起冲压完毕的铁质工件,然后回收杆2往右侧移动,移动到传送带4正上方后,电磁头1在控制器9的控制下自动断电,铁质工件掉落在传送带4上,经传送带4传送落入集料桶5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