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阀门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防锈球阀阀芯拉深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阀门在现代社会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水暖管件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的阀门有很多种,主要有球阀、角阀、截止阀等,其中球阀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是球阀的阀芯比较简单。球阀的阀芯整体上呈对称的球状结构,中间有一个贯通整体的圆柱状通孔,在阀芯的外球面中心位置处横向开有一个和阀杆相连接阀杆槽,工作的时候,转动阀杆使阀芯的圆柱状通孔对准球阀的进出口,停止工作的时候,反向转动阀杆使阀芯的球面对准球阀的进出口。由于球阀的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所以在阀门技术领域应用的非常广泛。而实现球阀的密封功能的主要零件是阀芯,以及与其配合的密封环,球阀的阀芯出现磨损或破裂就易发生泄露,使整个球阀发生报废,因此提高防锈球阀阀芯拉深制造工艺,使其更可靠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锈球阀阀芯拉深制造工艺,通过加工工艺可靠,实现成品阀芯更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锈球阀阀芯拉深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料:选用304不锈钢板材作为坯料,根据阀芯大小进行尺寸计算,然后用切割机根据计算后的目标尺寸将坯料切割;
固溶处理:将与处理后的圆管进行固溶处理,保持温度1050 ℃,持续时间15分钟,然后快速冷却;
拉深:将打磨后的坯料置于模具上,开启合模机,升温至550℃~650℃,进行第一次热拉深,第一次热拉深后再进行上述固溶处理步骤,再将坯料置于模具进行第二次热拉深,将二次热拉深后毛坯进行第三次热拉深校形直至得到规整的球状外壳,在第三次热拉深校形时进行保压处理;
置入内直管:选用中通且外径小于球状外壳通径的304不锈钢管,将其切割成与球状外壳通径等长,采用冲床或冲压机上的锥形冲头冲压扩张内直管,使内直管与球状外壳固连在一起形成成品阀芯;
打磨:进行表面打磨,将毛刺打磨干净并抛光;
清洗:将制成的阀芯放入酸溶液中,保持15分钟,最后取出并冲洗;
底漆喷涂:对表面喷涂/滚涂底层漆,底层漆为白刚玉砂粒,并干燥30分钟;
表面漆喷涂:在底层漆表面激光喷涂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为碳化钨涂层,干燥0.5-1.5小时后,重复喷涂三次。
进一步地,所述拉深步骤在得到球状外壳后,在球状外壳表面的中间位置开一条直缝后冲压出阀杆槽,或在球状外壳表面的中间位置用铣刀开出阀杆槽。
进一步地,所述拉深步骤在成型过程中,每次拉深后需要对零件的拉深状态进行观测,如果出现褶皱需进行除皱处理,再进行下一次拉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304不锈钢,能有效抗腐蚀氧化,避免阀芯在特定环境中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采用了酸溶液进行清洗,出去表层的铁屑,使之更美观。本发明的利记博彩app不仅大幅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球阀阀芯的成本;而且制作的球阀阀芯精度、厚度、完整性都可以得到保证,阀杆连接座和阀杆连接处的强度得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锈球阀阀芯拉深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料:选用304不锈钢板材作为坯料,根据阀芯大小进行尺寸计算,然后用切割机根据计算后的目标尺寸将坯料切割;固溶处理:将与处理后的圆管进行固溶处理,保持温度1050 ℃,持续时间15分钟,然后快速冷却;拉深:将打磨后的坯料置于模具上,开启合模机,升温至550℃~650℃,进行第一次热拉深,第一次热拉深后再进行上述固溶处理步骤,再将坯料置于模具进行第二次热拉深,将二次热拉深后毛坯进行第三次热拉深校形直至得到规整的球状外壳,在第三次热拉深校形时进行保压处理。所述拉深步骤在成型过程中,每次拉深后需要对零件的拉深状态进行观测,如果出现褶皱需进行除皱处理,再进行下一次拉深。在得到球状外壳后,在球状外壳表面的中间位置开一条直缝后冲压出阀杆槽,或在球状外壳表面的中间位置用铣刀开出阀杆槽。置入内直管:选用中通且外径小于球状外壳通径的304不锈钢管,将其切割成与球状外壳通径等长,采用冲床或冲压机上的锥形冲头冲压扩张内直管,使内直管与球状外壳固连在一起形成成品阀芯;打磨:进行表面打磨,将毛刺打磨干净并抛光;清洗:将制成的阀芯放入酸溶液中,保持15分钟,最后取出并冲洗;底漆喷涂:对表面喷涂/滚涂底层漆,底层漆为白刚玉砂粒,并干燥30分钟;表面漆喷涂:在底层漆表面激光喷涂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为碳化钨涂层,干燥0.5-1.5小时后,重复喷涂三次。
本发明采用304不锈钢,能有效抗腐蚀氧化,避免阀芯在特定环境中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采用了酸溶液进行清洗,出去表层的铁屑,使之更美观。本发明的利记博彩app不仅大幅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球阀阀芯的成本;而且制作的球阀阀芯精度、厚度、完整性都可以得到保证,阀杆连接座和阀杆连接处的强度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