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性灯及线性灯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照明灯具的种类越来越多,这些照明灯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照明或者商业装饰等领域。为了扩大灯具的照明范围,往往需要将多个照明灯具进行组装。例如,可以将多个线性灯具进行串联以实现较大范围的光照。
现有的线性灯具的连接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将多个线性灯具方便的连接起来,但是,仍然存在有灯具的连接不可靠,且灯具的接缝处存在光线无法到达的暗区,易导致照明灯具发出的光线不均匀等问题。因此,研发一种可以实现无缝连接的照明灯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性灯及线性灯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性灯,包括光源组件、配光元件以及外壳,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及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的LED光源,所述配光元件安装在所述光源板设置有LED光源的一侧,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配光元件均收容于所述外壳中,
所述配光元件的一端凹设置有第一结合部,另一端凸设有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对应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可用于与相邻线性灯的两个所述配光元件中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插接匹配,以实现任意两个所述配光元件的接触式连接;
所述光源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用于电性连接任意两个所述光源组件。
可选地,线性灯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套设在所述外壳的两端,所述配光元件的第一结合部置于所述端盖的一端,所述配光元件的第二结合部置于所述端盖的外部,所述端盖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抵接在所述光源板的两端,以使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配光元件在沿所述外壳的纵长方向上水平固定在所述外壳中。
可选地,所述端盖底端通过螺钉与所述配光元件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和所述端盖均为U形结构,所述端盖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下端面抵接在所述外壳的上端面,以使所述端盖牢固的套设在所述外壳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端盖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电连接器置于所述通孔中,置于所述通孔中的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用于电性连接任意两个所述光源组件。
可选地,所述通孔为方形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配光元件的顶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凸缘的下端面上,所述端盖的第一凸缘的下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二凸缘的上端面上,以使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配光元件在沿垂直于所述外壳的纵长方向上垂直固定在所述外壳中。
可选地,所述光源板在沿其纵长方向的边缘上均匀排布有定位槽,所述配光元件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置于所述定位槽中,以实现所述配光元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的定位。
可选地,位于所述配光元件上且与所述电连接器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凹形结构,所述电连接器置于所述凹形结构处,以使所述电连接器置于所述配光元件外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为凹设于所述配光元件一端的凹槽,所述第二结合部为凸设于所述配光元件另一端的凸块。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线性灯组,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文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性灯以及至少一个线缆连接器组件,所述线缆连接器包括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及连接第一、第二电连接器的导线,其中,
至少两个线性灯中的一个线性灯的配光元件上的第二结合部插接于另一个线性灯的配光元件上的第一结合部中,以实现至少两个所述线性灯的接触式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电连接器插接在所述至少两个线性灯中的一个线性灯的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上,第二电连接器插接在另一个线性灯的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上,以实现所述至少两个线性灯的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连接两个线性灯中的处于相邻位置的一组电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性灯包括光源组件、配光元件以及外壳,其中,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及设置于光源板上的LED光源,配光元件安装在光源板设置有LED光源的一侧,光源组件和配光元件均收容于外壳中,配光元件的一端凹设置有第一结合部,另一端凸设有与第一结合部相对应的第二结合部,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可用于与相邻线性灯的两个配光元件中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插接匹配,以实现任意两个配光元件的接触式连接。光源板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用于电性连接任意两个光源组件。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线性灯的配光元件两端分别配置成第二结合部和第一结合部,并使配光元件中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分别与相邻线性灯的两个配光元件中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插接匹配,从而可以实现多个线性灯的接触式连接。这种采用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相配合的结构不仅可以使灯具连接起来更加方便,而且能够增加灯具连接的可靠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线性灯的长度可以随意设定,线性灯的连接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从而实现灯具组合的多样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将用于电性连接各个线性灯的电连接器设置在光源板一个侧面的两端,在多个线性灯串联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线性灯之间的电性连接。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性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性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性灯组的安装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性灯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灯1,参见图1和图2,该线性灯1包括光源组件11、配光元件12以及外壳13,其中,光源组件11包括光源板110及沿光源板110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LED光源111。配光元件12固定安装在光源组件11设置有LED光源111的一侧,并且,光源组件11和配光元件12均收容于外壳13中。在该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1和配光元件12可以采用卡扣连接,粘合连接、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两者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配光元件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结合部121,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结合部121相对应的第二结合部122,第一结合部121和第二结合部122均可用于与相邻的线性灯(图1中未示出)的两个配光元件中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插接匹配,以实现任意两个配光元件的接触式连接。
继续参见图1,在该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第一结合部121为凹设于配光元件12一端的凹槽,第二结合部122为凸设于配光元件12另一端的凸块。当然,还可以是第一结合部121为凸设于配光元件12一端的凸块,第二结合部122为凹设于配光元件12另一端的凹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第一结合部121和第二结合部12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第一结合部121和第二结合部122互相配合,可以实现任意两个配光元件的接触式连接均可。另外,此处提及的接触式连接可以是面与面之间的抵靠结合,也可以是无缝对接。
在本实用型新一实施例中,配光元件12可以为普通透镜,也可以是具有偏光效果的偏光透镜,还可以是匀光罩。透镜可以是颗粒状并与LED光源111一一对应或一对多的对应关系。透镜还可以是条形或环形等,也就是线性灯可以是条形的,还可以是环形拼接组合的。光源板110背离LED光源111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连接器14,电连接器14具有与光源板110背离LED光源111的一侧贴设的绝缘本体140、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40内并与光源板110电性连接的连接端子141。电连接器14置于外壳13的外部,电连接器14用于电性连接任意两个光源组件11。在该实施例中光源板110可以采用PCB板或其他种类的电路基板。电连接器14可以采用焊接、压入式等方式与光源板110相结合,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光源板110的材质,电连接器14和光源板110的连接方式均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线性灯1还包括有端盖15,该实施例中的端盖15可以为两个,两个端盖15分别套设在外壳13的两端,配光元件12的第一结合部121置于一个端盖15的一端,配光元件12的第二结合部122置于另一个端盖15的外部。两个端盖15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51,限位块151分别抵接在光源板110的两端,以使光源组件11和配光元件12在沿外壳13的纵长方向上水平固定在外壳13中。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1和配光元件12的宽度略小于外壳13的宽度,以使光源组件11和外壳13恰好容纳在外壳13中。端盖15的宽度略大于外壳13的宽度,以使端盖15可以紧密的套设在外壳13的两端。此外,为了牢固的将端盖15和配光元件12进行连接,在端盖15的底端可以通过螺钉(图1和图2中均未示出)与配光元件12进行固定连接,具体的,将光源板110两端的宽度设置成小于光源板110中部的宽度,当端盖15套设在外壳13上,光源板110的两端抵接在限位块151上,由于光源板110两端的宽度较小,使得安装在光源板110上的配光元件12的两端有一部分和端盖15相接触,在端盖15和配光元件12相接触的位置,采用螺钉从端盖15的底端与配光元件12进行固定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将外壳13和端盖15设计成U形结构,端盖1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缘152,第一凸缘152的下端面抵接在外壳13的上端面,以使端盖15牢固的套设在外壳13的两端。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外壳13的上端设置第二凸缘131,配光元件12的顶端抵接在第二凸缘131的下端面上,端盖15的第一凸缘152的下端面抵接在第二凸缘131的上端面上,以使光源组件11和配光元件12在沿垂直于外壳13的纵长方向上垂直固定在外壳13中。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端盖15和外壳13均可以采用铝材质,铝材质的密度小、质量轻且容易加工,因此,采用铝材质的外壳13和端盖15可以有效地减少线性灯1整体的重量。
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端盖15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孔153,电连接器14置于通孔153中,以使电连接器14的连接端子141露出线性灯1以用于电性连接任意两个光源组件11。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通孔153可以根据电连接器14的实际形状来设计。例如,若电连接器14为长方体结构,为了使电连接器14可以恰好置于通孔153中,可以将通孔153设置成长方形;若电连接器14为圆柱体结构,那么可以适应性的将通孔153设置成圆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通孔153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
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配光元件12和光源组件11在沿光源组件11的纵长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可以在光源板110上设置定位槽112、在配光元件12上设置定位块123,通过定位槽112和定位块123互相卡接,实现光源组件11和配光元件12的定位。具体的,在光源板110沿其纵长方向的边缘上均匀排布有定位槽112,配光元件12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12相对应的定位块123,并使定位块123置于定位槽112中,从而实现配光元件12与光源组件11的定位。
继续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在配光元件12上且与电连接器14相对应位置处设置凹形结构124,电连接器14置于凹形结构124处,该凹形结构124的设计可以使电连接器14置于配光元件12外部,有效地防止使电连接器14被配光元件12挡住,避免影响后续光源组件11之间的电性连接。
在图1的基础上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线性灯组2,该线性灯组2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文实施例中介绍的线性灯1以及至少一个线缆连接器组件21,线缆连接器21包括第一电连接器210、第二电连接器211以及连接第一电连接器210和第二电连接器211的导线212,其中,至少两个线性灯1中的一个线性灯1的配光元件12上的第二结合部122(此处的第二结合部为一凸块)插接于另一个线性灯1的配光元件12上的第一结合部121(此处的第一结合部为一与凸块对应的凹槽)中,以实现至少两个线性灯1的接触式连接。至少一个线缆连接器组件21的第一电连接器210插接在至少两个线性灯1中的一个线性灯1的电连接器14的连接端子141上,第二电连接器211插接在另一个线性灯1的电连接器14的连接端子141上,以实现至少两个线性灯1的电性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线性灯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光照强度进行选择,而线缆连接器组件21的个数则是根据线性灯1的个数进行确定的。比如,若线性灯组2中有两个线性灯1,则需要一个线缆连接器组件21;若线性灯组2中有三个线性灯1,则需要两个线缆连接器组件21;若线性灯组2中有四个线性灯1,则需要三个线缆连接器组件21等,以此类推,线性灯组2中线性灯1的个数比线缆连接器组件21的个数多一个。在该实施例中,线性灯组2也可以由线性灯1拼接为长条形(如图4所示的线性灯组2)或环形,而环形可以是圆环形、多边形等封闭构型,本实用新型对线性灯组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线性灯组3中包含有两个线性灯(即线性灯31和线性灯32)和一个线缆连接器组件33,其中,线性灯组3中的一个线性灯31的第二结合部(图5中未示出)插接在另一个线性灯32的第一结合部(图5中未示出)中,此时,一个线性灯31的端盖311的一端与另一个线性灯32的端盖321的一端相接,从而达到线性灯组3的接触式连接,使得线性灯组3中一个线性灯31和另一个线性灯32的连接处光线连续,且无暗区。线缆连接器组件33的第一电连接器330插接在一个线性灯31的电连接器(图5中未示出)的连接端子上,第二电连接器331插接在另一个线性灯32的电连接器(图5中未示出)的连接端子上,实现两个线性灯(即线性灯31和线性灯32)之间的电性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线性灯的配光元件两端分别配置成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并使配光元件中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分别与相邻线性灯的两个配光元件中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插接匹配,从而可以实现多个线性灯的接触式连接。这种采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相配合的结构不仅可以使灯具连接起来更加方便,而且能够增加灯具连接的可靠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线性灯的长度可以随意设定,线性灯的连接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从而实现灯具组合的多样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将用于电性连接各个线性灯的电连接器设置在光源组件一个侧面的两端,在多个线性灯串联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各线性灯之间的电性连接。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