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辊及摩擦定向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342396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摩擦辊及摩擦定向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面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擦辊及摩擦定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领域的发展,各种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这些产品都无一例外的需要装配显示器件。

目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英文: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是市面上主流的显示器件,在TFT-LCD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在透明电极的表面上形成配向膜,该配向膜在摩擦辊高速转动的情况下摩擦形成定向膜,使得液晶可以规则地在定向膜上排布。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摩擦辊摩擦配向膜过程中,摩擦辊上的布毛可能脱落到定向膜上,或者配向膜产生的碎屑残留到定向膜上,使得生产出的显示器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导致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生产出的显示器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辊及摩擦定向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摩擦辊,所述摩擦辊包括:

摩擦辊本体、壳体以及至少一个导流组件;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摩擦辊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摩擦辊本体在滚动时,所述摩擦辊本体上与配向膜接触的摩擦面凸出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

所述至少一个导流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气体从所述第二开口排出,使得所述壳体外部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壳体内。

可选的,每个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筒和风扇;

所述导流筒呈喇叭状,所述导流筒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导流筒开口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风扇。

可选的,所述摩擦辊本体包括转轴;

每个所述导流组件中,所述风扇和所述导流筒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且所述风扇转动的轴线、所述导流筒的轴线均与所述转轴共轴。

可选的,所述导流筒开口较大的一端与所述摩擦辊本体的端面接触,所述导流筒开口较小的一端与所述风扇的入风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导流筒开口较大的一端的直径等于所述摩擦辊本体的端面的直径;

所述导流筒开口较小的一端的直接等于所述转轴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摩擦辊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风扇转动。

可选的,所述导流组件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与所述摩擦辊本体的两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为U形壳,所述U形壳的内表面与所述摩擦辊本体的摩擦面的距离为1厘米~20厘米。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摩擦定向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摩擦辊以及工作基台,所述工作基台用于承载配向膜。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与所述工作基台的间距为5毫米~100毫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流组件可以将壳体内的气体从第二开口排出,使得壳体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第一开口表面处的布毛和碎屑随着气流从第二开口排出,从而使摩擦辊本体在摩擦配向膜后,残留在定向膜上的布毛和碎屑得到及时的清扫,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出的显示器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优化了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提供的一种摩擦辊的侧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摩擦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提供的一种摩擦辊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摩擦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1所提供的一种摩擦辊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定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擦辊,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辊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提供的一种摩擦辊的侧视图,该摩擦辊可以包括:

摩擦辊本体10、壳体20以及至少一个导流组件30。

在壳体2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

摩擦辊本体10设置在壳体20内,摩擦辊本体10在滚动时,摩擦辊本体10上的部分摩擦面凸出于第一开口21的开口面211。如图1-1和图1-2所示,摩擦辊本体10整体呈柱状,其侧面为用于为配向膜摩擦定向的摩擦面,摩擦辊本体滚动时,其与配向膜线接触,摩擦辊本体10与配向膜正在接触的摩擦面可以始终位于同一平面212上,且该平面212所在的位置低于开口面211所在的位置。

至少一个导流组件30用于将壳体20内的气体(通常为空气)从第二开口22排出,使得壳体20外部的气体从第一开口21进入壳体20内。

“负压”是低于常压(即一个大气压)的气体压力状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是通过导流组件将摩擦辊的壳体内的气体排出,使得壳体内的气压下降,气体变稀薄,形成一个负压区,壳体外的气体由于气压差补偿流入壳体内,从而形成气体流动,相应的,第一开口表面处的布毛和碎屑随着气流从第二开口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擦辊,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流组件可以将壳体内的气体从第二开口排出,使得壳体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第一开口表面处的布毛和碎屑随着气流从第二开口排出,从而使摩擦辊本体在摩擦配向膜后,残留在定向膜上的布毛和碎屑得到及时的清扫,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出的显示器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优化了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请参图2-1,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摩擦辊的结构示意图,导流组件30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与摩擦辊本体10的两端连接,此时,可以在壳体20上设置两个第二开口22。请参考图2-2,图2-2是图2-1所提供的一种摩擦辊工作原理图,当导流组件30的个数为两个时,由图2-2可以看出,在负压的作用下摩擦辊本体表面处的布毛和碎屑随着气流可以从壳体两侧的第二开口排出,并且能够实现就近排出,也即是靠近左侧第二开口的布毛和碎屑能够从左侧第二开口排出,靠近右侧第二开口的布毛和碎屑能够从右侧第二开口排出,增加了出口面积,提高了清扫效率,因此清扫效果较好。

请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流组件30的结构示意图,该导流组件30可以包括:导流筒31和风扇32,该导流筒31呈喇叭状,且导流筒31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壳体内部,导流筒31开口较小的一端朝向风扇32。

可选的,如图2-1所示,摩擦辊本体10可以包括:转轴11和摩擦布12,该摩擦布12缠绕在摩擦辊本体10的外表面,该摩擦布12形成摩擦辊的摩擦面,在摩擦辊本体10滚动时,可以将配向膜摩擦形成定向膜。导流筒30开口较大的一端与摩擦辊本体10的端面接触,导流筒31开口较小的一端与风扇32的入风面接触。导流筒31开口较大的一端的直径等于摩擦辊本体10的端面的直径;导流筒31开口较小的一端的直接等于转轴11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摩擦辊工作工程中,如果风扇旋转时形成的出风面没有被壳体包围,则第一开口表面处的布毛和碎屑也可从第一开口排出,布毛和碎屑可能重新落回第一开口表面处,清扫效率较低。因此,风扇的直径应该小于摩擦辊本体的端面直径,使得摩擦辊工作工程中,风扇旋转形成的出风面可以被壳体包围,进而可以使第一开口表面处的布毛可碎均可以从的第二开口排出,从而提高了清扫效率。

实际应用中,导流组件中风扇的转动方式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两种可实现方式进行示意性说明: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1或图3所示,每个导流组件30中,风扇32和导流筒31均与转轴11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且风扇32转动的轴线、导流筒31的轴线均与转轴11共轴。此时,在摩擦辊本体10滚动的同时,可以带动风扇32转动,使得壳体20内的空气从第二开口22排出,进而使壳体20内形成负压。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摩擦辊的结构示意图,摩擦辊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风扇32固定设置在第二开口22上,该驱动电机与风扇32连接,该驱动电机用于带动风扇22转动。当风扇22没有与摩擦辊本体10的转轴11固定连接时,则需要有驱动电机带动风扇32转动,使得壳体20内的空气从第二开口22排出,进而使壳体20内形成负压。

可选的,请参考图5,图5是图2-1所提供的一种摩擦辊的侧视图,该摩擦辊中的壳体20为U形壳,且U形壳的内表面与摩擦辊本体的摩擦面的距离为1厘米~20厘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擦辊,可以根据摩擦辊本体的长短来调节U形壳的内表面与摩擦辊本体的摩擦面的距离,使得在摩擦辊本体长度不同的情况下,U形壳内均可以形成负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擦辊,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流组件可以将壳体内的气体从第二开口排出,使得壳体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第一开口表面处的布毛和碎屑随着气流从第二开口排出,从而使摩擦辊本体在摩擦配向膜后,残留在定向膜上的布毛和碎屑得到及时的清扫,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出的显示器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优化了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摩擦定向系统,如图6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定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摩擦定向系统可以包括:图2示出的摩擦辊以及工作基台40,该工作基台40用于承载配向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1的开口面与工作基台40的间距为5毫米~100毫米。当第一开口21的开口面与工作基台40具有间隙时,壳体20外部的气体从该第一开口21进入壳体20内。

实际应用中,壳体20的长度d1需要大于工作基台40的宽度d2,使得当第一开口21表面处的布毛和碎屑从第二开口22排出时,可以落在工作基台40的外部,防止布毛和碎屑重新落在工作基台40上而污染工作基台40所承载的定向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擦定向系统,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流组件可以将壳体内的气体从第二开口排出,使得壳体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第一开口表面处的布毛和碎屑随着气流从第二开口排出,从而使摩擦辊本体在摩擦配向膜后,残留在定向膜上的布毛和碎屑得到及时的清扫,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出的显示器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优化了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