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线缆以及网络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通讯以其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重量轻体积小、无中继段距离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遍及通讯、交通、工业、医疗、教育、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行业,并正在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光纤的应用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与变革。
然而光纤在户外进行铺设时需要对光纤进行拉扯卷绕等一系列的操作,现有技术中的光纤抗拉性差,这样操作使光纤容易受到损坏,容易拉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一定的经济损失。
由于光纤通常是在室外架空拉远走线,为了加强光纤的强度常使用金属作为光纤加强件,遭受雷击的概率很大,容易造成光纤加强件雷击损坏,甚至可能将雷电流引入到光纤加强件附近的设备,导致周边设备损坏。因此需要对光纤加强件进行防雷设计和处理。
另外,光纤与适配器连接时,通常在光纤的一端设置有光纤连接件。针对目前现有的光纤连接件,一般包括插针和一个起固定作用的外壳组件。
这种光纤连接件在使用时,输入及输出光纤连接件上的插针,分别从适配器的两端相对插入适配器套筒中,并通过外壳组件与适配器外壳锁定,通过两个插针的弹性伸缩,使输入和输出光纤连接件的插针端面紧密接触在一起,由于光纤端面与插针端面处于同一个光洁表面,输入和输出光纤的两个光纤端面也形成紧密接触。
但是,在传输功率较大且需要频繁插拔或更换输出光纤的场合,比如需要频繁更换应用光纤的医用激光设备等,现有的光纤连接件器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由于输入和输出光纤的两个端面通过紧密接触祸合,反复的挤压摩擦会破坏光纤端面的光洁度,输出光纤端面上不慎沾染的污渍也会阻挡光纤传导或引起光纤端面烧蚀而导致祸合效率严重降低,而输入光纤连接件通常是从设备内部引出并通过光纤适配器固定在设备外壳上的,一旦损坏,清洗和更换极其麻烦,实践证明。
因此,现在采用的光纤连接件,即使在每次插拔和更换输出光纤时都严格遵循清洁光纤端面的程序,插拔或更换输出光纤的次数也是非常有限的。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纤线缆以及网络传输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纤抗拉性差、容易遭受雷击,且光纤的连接件频繁插拔造成的使用寿命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纤线缆,包括光纤本体和外层的光纤保护层,所述光纤本体包括若干光纤缆芯、填充物及设置在最外层的外被,所述填充物填充在外被和光纤缆芯之间,且每根光纤缆芯的外层包覆有编织成网状的纤维丝;所述光纤保护层包裹内层的所述光纤本体和光纤加强件,所述光纤加强件由至少两段的金属加强件组成,且金属加强件之间分段形成隔离间隙。
其中,所述外被内部螺旋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填充物为抗拉材质。
其中,所述金属加强件是分段式和光纤本体包裹在一起,所述金属加强件与所述光纤本体并排放,或者半环绕部分包裹光纤本体,或者全部包裹光纤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间隙大于等于10mm,所述隔离间隙内填充有绝缘材料。
其中,所述外被为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为聚丙乙烯或聚氯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本体的末端设置有与光纤适配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光纤本体的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适配器套筒连接的插针。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外壳组件和固定在外壳组件中的所述插针,所述插针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插针包括插针端面及设置在所述插针端面上的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光纤本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本体的端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内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光纤本体的凹形腔,所述凹形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缓冲环且内壁设置有若干弹性卡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传输系统,包括所述的光纤线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体外套设网状纤维丝和保护套,增强了耐磨性;每根光纤体之间经纤维丝彼此相连,提高了整体耐磨性和抗拉性,延长光纤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过在金属光纤加强件之间设置隔离间隙,使得在遭受雷击时光纤加强件因为没有泄放通路,不会有雷电流流过光纤加强件,也不会将雷引入到光纤终端附近的设备。同时,不需要剥开光纤线缆外皮,省去了接地卡组件及其安装流程,避免对光纤线缆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而且,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光纤线缆防雷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光纤线缆的建设成本,同时保证了光纤线缆的防水以及防物理冲击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凹形腔内设置缓冲环和弹性卡环,使光纤本体和接头连接处有更大的缓冲空间,避免了弯折后光纤本体断裂情况,同时,遭遇拉伸时也能有效的进行缓冲卸力,保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从适配器的两端相对插入适配器的套筒时,由于凹槽的作用将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的光纤端面隔开一个微小的距离,避免了输入和输出光纤端面的直接紧密接触,而输入光纤输出的光通过凹槽上的孔耦合到输出光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光纤的抗拉性和抗冲击性,延长光纤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很好的抗雷击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中光纤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中插针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连接件与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连接件与适配器的连接原理图。
附图标记:1-光纤本体;2-光纤保护层;3-光纤缆芯;4-填充物;5-外被;6-纤维丝;7-光纤加强件;8-金属加强件;9-隔离间隙;10-加强筋;11-连接件;12-通孔;13-光纤适配器;14-适配器套筒;15-插针;16-适配器插针;17-外壳组件;18-插针端面;19-凹槽;20-凹形腔;21-缓冲环;22-弹性卡环;23-光纤端面;24-适配器插针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中光纤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中插针部位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连接件与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连接件与适配器的连接原理图。如图1所示,一种光纤线缆,包括光纤本体1和外层的光纤保护层2,所述光纤本体1包括若干光纤缆芯3、填充物4及设置在最外层的外被5,所述填充物4填充在外被5和光纤缆芯3之间,且每根光纤缆芯3的外层包覆有编织成网状的纤维丝6。
所述光纤保护层2包裹内层的所述光纤本体1和光纤加强件7,所述光纤加强件7由两段以上的金属加强件8组成,且金属加强件8之间分段形成隔离间隙9。
具体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中光纤本体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中光纤本体1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所述外被5内部螺旋设置有加强筋10,所述填充物4为抗拉材质。所述金属加强件8是分段式和光纤本体1包裹在一起,所述金属加强件8与所述光纤本体1并排放,或者半环绕部分包裹光纤本体1,或者全部包裹光纤本体1。
所述隔离间隙9大于等于10mm,所述隔离间隙9内填充有绝缘材料。所述外被5为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为聚丙乙烯或聚氯乙烯。所述光纤本体1的末端设置有与光纤适配器13连接的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内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光纤本体1的通孔12,所述连接件11包括与所述光纤适配器13的适配器套筒14连接的插针15。
所述连接件11包括外壳组件17和固定在外壳组件17中的所述插针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中插针15部位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述插针15中部设置有所述通孔12,所述插针15包括插针端面18及设置在所述插针端面18上的圆柱形的凹槽19,所述凹槽19的直径大于所述光纤本体1的直径。
其中,所述光纤本体1的端面与所述凹槽19的底面对齐。所述外壳组件17内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光纤本体1的凹形腔20,所述凹形腔20的开口处设置有缓冲环21且内壁设置有若干弹性卡环22。
在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体外套设网状纤维丝6和保护套,增强了耐磨性;每根光纤体之间经纤维丝6彼此相连,提高了整体耐磨性和抗拉性,延长光纤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通过在金属光纤加强件7之间设置隔离间隙9,使得在遭受雷击时光纤加强件7因为没有泄放通路,不会有雷电流流过光纤加强件7,也不会将雷引入到光纤终端附近的设备。同时,不需要剥开光纤线缆外皮,省去了接地卡组件及其安装流程,避免对光纤线缆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因此,在保证光纤线缆防雷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光纤线缆的建设成本,同时保证了光纤线缆的防水以及防物理冲击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凹形腔20内设置缓冲环21和弹性卡环22,使光纤本体1和接头连接处有更大的缓冲空间,避免了弯折后光纤本体1断裂情况,同时,遭遇拉伸时也能有效的进行缓冲卸力,保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从适配器的两端相对插入适配器的套筒时,如图4、图5所示,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连接件11与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线缆连接件11与适配器的连接原理图。由于凹槽19的作用将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的光纤端面23隔开一个微小的距离,避免了输入和输出光纤端面23的直接紧密接触,而输入光纤输出的光通过凹槽19上的孔耦合到输出光纤。
虽然将输入光纤端面23和输出光纤端面23隔离开来会使耦合效率降低,但是耦合效率降低的程度是随隔离的距离增加而增加的,由于凹槽19可以做的很薄,通过控制隔离距离,可以将耦合损耗降到非常微小的水平,且这种损耗是恒定的,而通过微小距离的隔离却可以有效避免光纤端面23的磨损和污染现象。
因此,优选地,将凹槽19的深度最好控制在0.15mm以下,使其既能达到隔离光纤端面23的目的又不致严重降低耦合效率。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测试时,将光纤线缆插入适配器的适配器套筒14内,此时,由于插芯端面开设有凹槽19,而且插芯的外端面与凹槽19的底面平齐,由于凹槽19的作用将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的光纤端面23,隔开一个微小的距离,避免了光纤端面23与适配器插针端面24的直接紧密接触,因此将不会损伤所述适配器套筒14内的适配器插针16的适配器插针端面24。
应当理解,虽然本实施例以LC型连接头组件为示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很显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组件并不仅限于LC型连接头组件,其包括但不限于:FC(Ferrule Connector)、ST(Stab&Twist)、SC(Square Connector)、LC(Line Connector)、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MPO(Multi-fiber Push On)、SMA(Sub-Miniature-A)、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连接头组件。
由于这些类型连接头组件都是本领域通用的连接头组件,在此就不作过多描述。这些类型的连接头组件只要包含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即在光纤线缆的插芯插入适配器或光模块插槽的那一端面上开设一凹槽19,即被视为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的,该插芯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PC、UPC、APC插芯。同样,由于这些类型的插芯都是本领域通用的插芯,在此就不作过多描述。只要该光纤线缆的插芯端面能够匹配适配器或光模块的插芯端面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传输系统,包括所述的光纤线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光纤的抗拉性和抗冲击性,延长光纤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很好的抗雷击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