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车模拟器踏板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049944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车模拟器踏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驾驶模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车模拟器踏板。



背景技术:

小车模拟器踏板以往采用单一的信号采集方式设计,其结构:在转接支架顶端安装有磁传感器信号采集板,踏板支架上部安装有磁铁,在下踏踏板支架的作用下,磁铁与磁传感器信号采集板分离利用两者分离的间隙来获取磁感应信号,为了使踏板支架复位,踏板支架与转接支架采用上下套管连接,上下套管内部安装弹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问题:在上下套管同心度不高的情况下容易使磁铁偏离造成信号丢失;在下踏踏板支架时,由于上下套管内部内部摩擦易造成噪音;踏板支架在套管内部弹簧作用下回弹容易撞坏传感器,造成信号采集丢失;使用过程中下套管的下端固定支架在重力的作用下易变形导致套管的弹簧弹出卡主无法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现有小车模拟器踏板性能不稳定,经常出现传感器信号采集丢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性能稳定、传感器信号采集连贯不丢失的小车模拟器踏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小车模拟器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采集器、转接支架、撑杆、踏板、后支架、踏板支撑架、弯角板、U型板;

弯角板与转接支架一侧固定,U型板与弯角板固定,U型板内侧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一端与侧盖一转动连接,传动轴另一端与侧盖二转动连接,侧盖一、侧盖二固定在U型板两侧,踏板支撑架上端与传动轴中部固定,踏板支撑架下端设有踏板;

撑杆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设有套筒一,套筒一与后支架转动连接,后支架与转接支架另一侧下端固定,弹簧另一端设有套筒二,套筒二与踏板支撑架中部转动连接;

信号采集器设置在侧盖二外侧,信号采集器包括传感器外壳、信号采集器中心轴、双极性磁铁、双极性磁传感器,传感器外壳与侧盖二连接,传感器外壳内设有信号采集器中心轴,信号采集器中心轴一端与传动轴固定,并且信号采集器中心轴与传动轴轴心重合,信号采集器中心轴另一端设有双极性磁铁,双极性磁传感器设置在双极性磁铁附近。

进一步的,所述双极性磁传感器与在双极性磁铁之间留有2mm间隙。

有益效果:信号采集器中心轴与踏板传动轴无缝连接,通过传动轴与信号采集器中心轴形成一体有效接触,信号采集器中心轴设有双极性磁铁,双极性磁传感器靠近双极性磁铁设置,下踏踏板时,转动轴与信号采集器中心轴同步转动,双极性磁传感器在双极性磁铁旋转作用下对信号进行采集,传感器信号采集连贯不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车模拟器踏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车模拟器踏板的侧视图;

图中:1-信号采集器;2-转接支架;3-撑杆;4-踏板;5-后支架;6-传动轴;7-侧盖一;8-侧盖二;9、传感器外壳;10、套筒一;11、套筒二;12、踏板支撑架;13、弹簧;14、弯角板;15、U型板;16、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7、双极性磁铁;18、双极性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车模拟器踏板,包括信号采集器1、转接支架2、撑杆3、踏板4、后支架5、踏板支撑架12、弯角板14、U型板15。

弯角板14与转接支架2一侧固定,U型板15与弯角板14固定,U型板15内侧设有传动轴6,传动轴6一端与侧盖一7转动连接,传动轴6另一端与侧盖二8转动连接,侧盖一7、侧盖二8固定在U型板15两侧,踏板支撑架12上端与传动轴6中部固定,踏板支撑架12下端设有踏板4。

撑杆3上设有弹簧13,弹簧13一端设有套筒一10,套筒一10与后支架5转动连接,后支架5与转接支架2另一侧固定,弹簧13另一端设有套筒二11,套筒二11与踏板支撑架12中部转动连接。

信号采集器1设置在侧盖二8外侧,信号采集器1包括传感器外壳9、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6、双极性磁铁17、双极性磁传感器18,传感器外壳9与侧盖二8连接,传感器外壳9内设有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6,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6一端与传动轴6固定,并且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6与传动轴6轴心重合,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6另一端设有双极性磁铁17,双极性磁传感器18设置在双极性磁铁17附近。所述双极性磁传感器18与在双极性磁铁17之间留有2mm间隙。

使用时,向下踩踏踏板4,踏板支撑架12中部通过套筒二11挤压弹簧13,弹簧受力压缩,踏板支撑架12上端带动传动轴6、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6同步转动,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6上的双极性磁铁17随之转动,磁场方向发生改变,触发双极性磁传感器18产生电信号。松开踏板4时,弹簧13复位并推动踏板4上抬,踏板支撑架12上端带动传动轴6、信号采集器中心轴16同步反向转动,磁场方向再次发生改变,触发双极性磁传感器18产生电信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