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输出部施加转动力的电动工具,以及能够对输出部施加转动冲击力的转动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人们公知一种冲击螺丝刀,该冲击螺丝刀能够将减速后的马达的驱动转轴的转动传递给输出轴。
[0003]在该冲击螺丝刀中,在与马达外壳相连接的手柄的下端部内收装有电路基板,在该电路基板的下侧设置有电池安装部。
[0004]另外,该冲击螺丝刀中,通过行星齿轮机构来使马达的驱动转轴的转动减速,其中,该行星齿轮机构配置于驱动转轴与输出轴之间,且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一个齿圈(内齿轮)和两个行星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分别与转动驱动轴及齿圈相啮合,且贯穿各行星齿轮的中心部的销钉插入到与输出轴相连接的主轴的基部。两个行星齿轮位于相同的铅直面内,采用一级(单级)行星齿轮的结构。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45201号
[0006]在专利文献1的冲击螺丝刀中,由于在与马达外壳相连接的手柄的下端部内收装有电路基板,因而与马达相连接的驱动部所产生的振动经由手柄传递给电路基板,电路基板的长时间的振动可能会对电路基板上所组装的元件等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0007]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在该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中,能够抑制作为振动产生源的驱动部所产生的振动传递给电路基板等。
[0008]另外,由于专利文献1中的冲击螺丝刀中,通过具有一级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减速,因而齿轮的减速比越大,齿圈的外径越大。
[0009]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该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具有齿圈较小且齿轮的减速比较大的减速机构。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为:一种电动工具,具有第1外壳、第2外壳及控制电路基板,其中,所述第1外壳内收装有马达;所述第2外壳隔着弹性体与所述第1外壳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基板收装于所述第2外壳内,用于控制所述马达。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为:所述第1外壳包括握柄外壳,所述第2外壳包括电池保持外壳。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为:在所述电池保持外壳上形成有用于显示电动工具的状态的显示部。
[0013]除了上述目的,为了达到进一步提高对控制电路基板的防振性的目的,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为: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由树脂制成的盒体保持。
[0014]除了上述目的,为了达到进一步提高对控制电路基板的防振性的目的,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为: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由树脂制成的盒体保持。
[0015]除了上述目的,为了达到容易地配置控制电路基板的目的,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为: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具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配置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
[0016]除了上述目的,为了达到容易地配置控制电路基板的目的,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为: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具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配置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
[0017]除了上述目的,为了达到容易地配置控制电路基板的目的,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为: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具有电容器,所述电容器配置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
[0018]除了上述目的,为了达到在转动冲击工具中也能够抑制振动传递给控制电路基板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为:一种转动冲击工具,其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具有对所述输出部进行冲击的冲击机构。
[0019]除了上述目的,为了达到在转动冲击工具中也能够同样抑制振动传递给控制电路基板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为:一种转动冲击工具,其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具有对所述输出部进行冲击的冲击机构。
[0020]除了上述目的,为了达到在转动冲击工具中也同样能够抑制振动传递给控制电路基板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为:一种转动冲击工具,其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具有对所述输出部进行冲击的冲击机构。
[0021]另外,为了达到上述其他目的,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0022]方式1为:一种电动工具,具有马达、小齿轮、第1行星齿轮、第2行星齿轮、齿圈、支架及输出部,其中,所述马达具有马达转轴;所述小齿轮由所述马达转轴带动进行转动;所述第1行星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第2行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1行星齿轮上,且所述第2行星齿轮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一起转动;所述齿圈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相啮合;所述支架用于保持所述第1行星齿轮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所述输出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0023]方式2为:一种电动工具,具有马达、马达外壳、齿轮外壳、轴承、小齿轮、第1行星齿轮、第2行星齿轮、齿圈、支架及输出部,其中,所述马达具有马达转轴;所述马达外壳用于收装所述马达;所述齿轮外壳固定于所述马达外壳上;所述轴承保持于所述齿轮外壳内;所述小齿轮由所述马达转轴带动进行转动;所述第1行星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第2行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1行星齿轮上,且所述第2行星齿轮与所述第1行星齿轮一起转动;所述齿圈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相啮合,且所述齿圈固定于所述齿轮外壳内;所述支架用于保持所述第1行星齿轮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所述输出部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0024]在上述方式1的基础上,方式3为:所述第1行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靠所述马达的一侧。
[0025]在上述方式2的基础上,方式4为:所述第1行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靠所述马达的一侧。
[0026]在上述方式1的基础上,方式5为:所述第1行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靠所述输出部的一侧。
[0027]在上述方式2的基础上,方式6为:所述第1行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靠所述输出部的一侧。
[0028]方式7为:一种转动冲击工具,其在上述方式1的基础上具有对所述输出部进行冲击的冲击机构。
[0029]方式8为:一种转动冲击机构,其在上述方式2的基础上具有对所述输出部进行冲击的冲击机构。
[0030]【发明效果】
[0031]若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该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能够抑制振动传递给控制电路基板等。
[0032]另外,若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该电动工具及转动冲击工具结构比较紧凑,且能够充分地对马达的转动进行减速。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扳手的局部的中央纵剖视图。
[0034]图2是图1中的冲击扳手的局部的右视图。
[0035]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36]图4是沿图1中的T-T线剖切图3中的内部的一半的剖视图。
[0037]图5是图1中的冲击扳手的局部的后视图。
[0038]图6是沿图1中的A-A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
[0039]图7是沿图1中的B-B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
[0040]图8是沿图1中的C-C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
[0041]图9是沿图1中的D-D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
[0042]图10是沿图1中的E-E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
[0043]图11是沿图1中的G-G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44]图12是沿图1中的H-H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45]图13是沿图6中的R-R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46]图14是沿图1中的N-N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
[0047]图15是沿图1中的S-S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48]图16是用于说明钩状部件的相当于图2的图。
[0049]图17是用于说明钩状部件的相当于图3的图。
[0050]图18是用于说明钩状部件的相当于图5的图。
[0051]图1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扳手的相当于图1的图。
[0052]图2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扳手的相当于图4的图。
[0053]图2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扳手的相当于图7的图(沿图19的BB-BB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54]图2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扳手的相当于图8的图(沿图19的CC-CC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55]图2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扳手的相当于图13的图。
[0056]【附图标记说明】
[0057]1,111:冲击扳手(电动工具、转动冲击工具);10:马达;14:主轴(支架);16:撞锤(冲击机构);18:安装座(输出部);20:马达外壳(第1外壳的一部分);23:齿轮外壳;38:握柄外壳(第1外壳的一部分);43:电池保持外壳(第2外壳);48:带有显不开关的显示部(显示部);50:电容器;52:控制电路基板;54:弹性体;55:盒体;70:转轴(马达转轴);75:小齿轮部(小齿轮);76:轴承;86、186:内齿轮(齿圈);88、188:行星齿轮(88a、188b:第1行星齿轮;88b、188a:第2行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下面,参照附图适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59]本实施方式中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是为了方便进行说明而规定的,有时根据作业状况等的不同会相对地发生变化。
[0060][第1实施方式]
[0061]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的充电式冲击扳手(转动冲击工具)1的中央纵剖视图,图2是冲击扳手1的局部的右视图,图3是冲击扳手1的俯视图,图4是冲击扳手1的俯视图及水平(沿T-T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5是图1中的充电式冲击扳手的局部的后视图,图6是沿图1中的A-A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沿图1中的B-B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沿图1中的C-C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沿图1中的D-D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沿图1中的E-E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沿G-G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1中的H-H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13是沿图6中的R-R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14是沿图1中的N-N线剖切而成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沿图1中的S-S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图16是用于说明钩状部件的冲击扳手1的局部的右视图,图17是用于说明钩状部件的冲击扳手1的俯视图,图18是用于说明钩状部件的冲击扳手1的局部的后视图。
[0062]冲击扳手1具有外壳2,该外壳2形成冲击扳手1的外部框架。另外,在图1中,纸面的右方为冲击扳手1的前方,纸面的上方为冲击扳手1的上方,在图3中,纸面的右方为冲击扳手1的前方,纸面的上方为冲击扳手1的左方。
[0063]冲击板手1具有王体部4及握柄部6,其中,王体部4呈圆柱形,以冲击板手1的中心轴所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握柄部6由主体部4的下部向下突出而形成。
[0064]握柄部6是供使用者握持的部分,在握柄部6的基端部设置有扳机式开关操作部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