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扳手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扳手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管扳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管扳手,如专利号为US4967612的美国专利所示,本体上固定设有枢设块,枢设块内设有用于套合螺合件的套合部。
[0003]该管扳手的的主要功能在于:本体上设有枢设块,如图3所示,枢设块能够套合螺合件后再靠合在本体上,如图1所示,这样管扳手就能够旋动安装在管扳手上的螺合件。但这个专利结构的缺点在于:
[0004]请参考该专利的图1,该枢设块的4个相邻边面均包覆在螺合件上,管扳手旋动一定角度后,该枢设块需要与螺合件相脱离,将管扳手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该枢设块与螺合件再次相套合后才可旋动,即枢设块与螺合件之间需要多次反复脱开、套合,增加了旋动螺合件的工时。
[0005]又如美国专利US6978701B1,其图6d所示,本体上也设有一枢设块。但这个专利中缺点在于:参阅图6d,该枢设块的4个相邻边面也包覆在螺合件上,即枢设块与螺合件之间需要多次反复脱开、套合,增加了旋动螺合件的工时,同专利US4967612 —样。
[0006]再参阅美国专利US6978701B1,图12a至12g所示,该专利公开了一本体,及其上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枢设块。但该专利的缺点在于:
[0007]1.请参阅该专利中的图12f,该图为立体分解图,连接件设有第一片体,第一片体上凸设有二杆体,二杆体的端部与一个第一片体相结合,二杆体设置在第一片体上是不易加工的,二杆体78需要分别焊接在第一片体上,即便如此,第一片体与不易结合在二杆体的端部。第一片体应当有环扣扣合在二杆体上,使该第一片体结合在二杆体端部,但这样的结构成本非常高。
[0008]2.请参阅图12f,本体与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另一端设有枢设块,这种三个元件依次连接的结构,连接件与本体之间会有相对转动,枢设块与连接件之间也会有相对的转动,这种较为复杂的枢设结构。如图12e所示,本体、连接件与枢设块三者之间依次枢设时枢设块发位移路径较难以确定。
[0009]3.请参阅图12c、12b及12a,如图12c所示,若连接件与本体较快枢转回位,该端部处即会无法回位至本体的一凹处,如图12a所示。因此该管扳手结构上有三个枢设结构即会产生此旋动缺失。
【发明内容】
[0010]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管扳手的缺点,本发明人基于多年相关行业的制造及设计经验,终于研发出一个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扳手缺点的发明。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12]管扳手结构,包括:
[0013]本体,本体设有第一枢部,第一枢部呈贯穿圆孔槽状,第一枢部与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部,本体设有第一旋动面及第一凹缘,第一旋动面与第一凹缘依序相邻设置,本体远离第一枢部处设有第二凹缘,本体端部靠近第二凹缘处设有第一弧面,本体设有第一容弹槽,该第一容弹槽靠近第一枢部,第一容弹槽呈圆孔槽状,本体靠近第一枢部处设有第一抵缘,本体一端设有枢端,枢端远离第一弧面;
[0014]结合块,结合块容设于第一容置部处,结合块设有第二枢部以及第三枢部,第二枢部铰接在本体的第一枢部上,第二枢部及第三枢部都呈圆孔状;
[0015]卡制块,卡制块上设有第四枢部,第四枢部与结合块上的第三枢部铰接,第四枢部卡制块之间形成第二容置部,结合块容置于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之间,卡制块设有2个第二旋动面,这2个第一旋动面以及2个第二旋动面构成六角槽状,两个第二旋动面间设有第三凹缘,该卡制块端部处设有第二端部,卡制块上还设有第二容弹槽,第二容弹槽系呈圆孔槽状,卡制块上设有第二抵缘,第二抵缘与第一抵缘互相抵靠;
[0016]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一端弹抵于本体的第一容弹槽内,弹性元件另一端弹抵于卡制块的第二容弹槽内,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力使该卡制块的第二端部抵靠于第一弧面上。
[0017]作为优选,第一枢部的厚度为本体厚度的一半,第一枢部的上、下端与本体之间形成2个第一容置部,卡制块第四枢部的上、下端与卡制块之间形成2个第二容置部,结合块数量也是2个。
[0018]作为优选,第一旋动面及第一凹缘的数量均为2个,第一旋动面呈凹弧状,第二凹缘呈单一弧形状。
[0019]作为优选,第二旋动面与本体的第一旋动面形状相同,第二旋动面呈凹弧状,第二端部能够沿本体的第一弧面导入第二凹缘且容设于第二凹缘内,该第二端部呈单一弧形状。
[0020]作为优选,卡制块一端设有扳动部,扳动部用于使用者扳动卡制块。
[0021]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结合件,第一结合件贯穿于结合块的第一枢部、第一枢部以及第二枢部内,第一结合件呈内螺纹状;
[0022]第二结合件,第二结合件与第一结合件相螺合,第二结合件呈外螺纹状;
[0023]第三结合件,第三结合件贯穿结合块的第三枢部、第四枢部及第三枢部,第三结合件呈内螺纹状;
[0024]第四结合件,第四结合件与第三结合件螺合,第四结合件呈外螺纹状;
[0025]作为优选,第一结合件与第二结合件相螺合、且第三结合件与第四结合件相互螺合后,本体的第一枢部及结合块的第二枢部与结合块的第三枢部及卡制块的第四枢部铰接连接。
[0026]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柄体,柄体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本体。
[0027]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传统管扳手的功能,同时相比于传统的管扳手更加易于套合、分离螺合件,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0029]图2是本发明中卡构件的立体图。
[0030]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0031]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0032]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0033]图6是本发明的操作状态图。
[0034]图7是本发明逆时针退转的俯视图。
[0035]图8是本发明另一操作状态的俯视图。
[0036]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8]实施例1
[0039]如图1、图2所示,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中卡构件40的立体图,本发明关于一种管扳手。其包括:
[0040]本体10,该本体10设有第一枢部11,该第一枢部11的厚度约为本体10厚度的一半,第一枢部11呈贯穿圆孔槽状,第一枢部11上下端与本体10之间的高低差形成2个第一容置部111,2个第一容置部的相对于第一枢部11呈对称状,本体10设有2个第一旋动面12及2个第一凹缘13,第一旋动面12与第一凹缘13依序相邻设置,第一旋动面12呈凹弧状,本体10远离第一枢部11处设有第二凹缘14,第二凹缘14呈单一弧形状,该第二凹缘14与第一凹缘13的形状不同,本体10端部靠近第二凹缘14处设有第一弧面15,本体10设有第一容弹槽16,该第一容弹槽16靠近第一枢部11,第一容弹槽16呈圆孔槽状,本体10靠近第一枢部11处设有第一抵缘17,第一抵缘17靠近第一容弹槽16,本体10 —端设有枢端18,枢端18远离第一弧面15 ;
[0041]2个结合块,每个结合块20容设于第一容置部111处,这两个结合块20关于第一枢部11对称,该结合块20设有第二枢部21以及第三枢部22,第二枢部21铰接在本体10的第一枢部11,第二枢部21及第三枢部22都呈圆孔状,第二枢部21与第三枢部22的直径相同;
[0042]第一结合件31,第一结合件31贯穿于结合块20的第一枢部21、第一枢部11以及第二枢部21内,第一结合件31呈内螺纹状;
[0043]第二结合件32,第二结合件32与第一结合件31相螺合,第二结合件32呈外螺纹状;
[0044]卡制块40,该卡制块40上设有第四枢部41,第四枢部41与结合块20上的第三枢部22铰接,第四枢部41的厚度约为卡制块40厚度的一半,第四枢部41的上下端与卡制块40之间形成第二容置部411,这2个第二容置部411相对于第四枢部41对称,每个结合块20容置于第一容置部111与第二容置部411之间,卡制块40设有2个相邻的第二旋动面42,这2个第一旋动面12以及2个第二旋动面42构成六角槽状,第二旋动面与本体10的第一旋动面12形状相同,第二旋动面42呈凹弧状,两个第二旋动面42间设有第三凹缘43,该卡制块40端部处设有第二端部44,该第四弧面44远离第四枢部41处,第二端部44可沿本体10的第一弧面15导入第二凹缘14且容设于第二凹缘14内,该第二端部44呈单一弧形状,近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