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料工装改造,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盖板的上料工装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外饰件一般安装于汽车车身外部,起到美化、防护、以及隔音吸音等作用。在越来越追求高性能、环保型、节能型、轻量化、个性化的时代,汽车的外饰与汽车的性能一样,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了,因此对汽车外饰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行李箱的高耐磨、耐水渍、抗压等性能指标成为瓶颈,制约着车身下护板的发展,现有行李箱盖板其缺点是:耐磨差、价格高、抗压能力差等,不能满足某些汽车行李箱盖板的性能要求原来没有自动上料机构,而且,李箱盖板的上料工装技术手段低下,工作效率低下,每班次生产需用一名操作人员进行人工上料,造成人工成本偏高,另外由于在烘箱附近工作,高温使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机械自动上料代替人工上料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行李箱盖板的上料工装改造方法,通过用废旧工装进行改造,资源利用率高,成本低,改造完成后通过生产验证,自动上料工装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生产速度提高,而且员工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保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行李箱盖板的上料工装改造方法,包括钢骨支架,所述钢骨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提料架,所述提料架由支撑钢架、伸缩气缸、安全锁和吸盘架四部分构成,所述提料架上设置有安全锁,所述提料架的下端设置有吸盘架,所述吸盘架与支撑钢架之间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吸盘架的底部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一侧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提料架上设置有plc控制变频器,所述plc控制变频器上设置有plc控制电磁阀,且提料架完成提料过程之后,由料区到烘箱上料区的移动由plc控制变频器调速三相异步电机拖动传动链条实现,所述提料架移动到放料位置,触动限位开关停止动作,料区内设置有台车,同时发出计时信号,再计算好的时间内台车回到原点位置,所述提料架上安全锁打开,伸缩气缸短时充气使提料架下落适当距离,吸盘断气放料,然后提料架上移归位,安全锁闭合,整个提料架开始返回直到触碰相应的减速行程开关和停止限位开关,回到料区上方,开始计时等待执行下一个自动上料过程,当plc控制电磁阀得电,安全锁打开,伸缩气缸充高压气下落,在吸盘压到料片上之后,行程开关接触料片产生位移,发出信号使plc控制电磁阀断气形成负压,料片被吸起,伸缩气缸断气回缩,安全锁闭合,整个提料过程完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钢架固定在钢骨支架上,所述钢骨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电气控制设备,所述plc控制电磁阀的一侧设置有高压气缸,所述高压气缸与伸缩气缸之间通过气压管连接,且所述提料架的动力源于plc控制电磁阀通断高压气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骨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烘箱上料区,所述烘箱上料区内设置有烘箱,所述烘箱的顶部设置有烘箱网带,所述烘箱的另一侧设置有三相异步电机,所述提料架在烘箱上料区和烘箱网带一端的料区之间来回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车的顶部放置有木质基座,所述木质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料片,所述台车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钢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骨支架的上层铺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设置有传动链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骨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安全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盘架为铝合金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用废旧工装进行改造,资源利用率高,成本低,改造完成后通过生产验证,自动上料工装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生产速度提高,生产企业中双班制就可节省两名操作人员,一台设备年可节约人工成本数十万元左右,而且员工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保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与传统上料工装结构的对照图;
图4是本发明与传统上料工装局部结构的对照图;
图中:1、钢骨支架;2、提料架;3、支撑钢架;4、伸缩气缸;5、安全锁;6、吸盘架;7、吸盘;8、行程开关;9、plc控制变频器;10、plc控制电磁阀;11、料区;12、烘箱上料区;13、三相异步电机;14、限位开关;15、台车;16、料片;17、电气控制设备;18、高压气缸;19、气压管;20、烘箱;21、烘箱网带;23、木质基座;24、滚轮;25、固定脚;26、导轨;27、传动链条;28、安全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李箱盖板的上料工装改造方法,包括钢骨支架1,钢骨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提料架2,提料架2由支撑钢架3、伸缩气缸4、安全锁5和吸盘架6四部分构成,提料架2上设置有安全锁5,提料架2的下端设置有吸盘架6,吸盘架6与支撑钢架3之间连接有伸缩气缸4,吸盘架6的底部设置有吸盘7,吸盘7的一侧设置有行程开关8,提料架2上设置有plc控制变频器9,plc控制变频器9上设置有plc控制电磁阀10,且提料架2完成提料过程之后,由料区11到烘箱上料区12的移动由plc控制变频器9调速三相异步电机13拖动传动链条27实现,提料架2移动到放料位置,触动限位开关14停止动作,料区11内设置有台车15,同时发出计时信号,再计算好的时间内台车15回到原点位置,提料架2上安全锁5打开,伸缩气缸4短时充气使提料架2下落适当距离,吸盘7断气放料,然后提料架2上移归位,安全锁5闭合,整个提料架2开始返回直到触碰相应的减速行程开关8和停止限位开关14,回到料区11上方,开始计时等待执行下一个自动上料过程,当plc控制电磁阀10得电,安全锁5打开,伸缩气缸4充高压气下落,在吸盘7压到料片16上之后,行程开关8接触料片16产生位移,发出信号使plc控制电磁阀10断气形成负压,料片16被吸起,伸缩气缸4断气回缩,安全锁5闭合,整个提料过程完毕。
支撑钢架3固定在钢骨支架1上,钢骨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电气控制设备17,plc控制电磁阀10的一侧设置有高压气缸18,高压气缸18与伸缩气缸4之间通过气压管19连接,且提料架2的动力源于plc控制电磁阀10通断高压气实现,通过电气控制设备17用于重配时间,完成伸缩气缸4的一个工作冲程,而高压气缸18用于向伸缩气缸4输送高压气体,带动提料架2运作。
钢骨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烘箱上料区12,烘箱上料区12内设置有烘箱20,烘箱20的顶部设置有烘箱网带21,烘箱20的另一侧设置有三相异步电机13,提料架2在烘箱上料区12和烘箱网带21一端的料区11之间来回运行,在本发明方法中制定了改造e型网带传动滚筒和烘箱网带21张紧装置的方案,在滚筒上增加4套带齿条的传动装置,e型网带转动时,烘箱网带21通过齿条带动运行,即使烘箱网带21有点松也不会影响网带的正常送料。烘箱网带21张紧装置改成机械螺杆调节,能有效的调节烘箱网带21松紧力度,保障烘箱网带21的使用时间。
台车15的顶部放置有木质基座23,木质基座23的顶部设置有料片16,台车15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4,钢骨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25,通过在台车15的顶部放置有木质基座23用于保护料片16受到损伤,保护原材料的完整性,钢骨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25有助于防止移动,台车15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4是为了可以自由活动,运输料片。
钢骨支架1的上层铺设有导轨26,导轨26的顶部设置有传动链条27,导轨26可以使提料架2在料区11和烘箱上料区12之间来回移动。
钢骨支架1的两侧均设置有安全窗28,防止操作不当,及其机械设备故障导致吸盘7未能将料片16紧紧吸住,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吸盘架6为铝合金材质,能减轻提拉重量,这样既轻巧又便于改造,可以根据所提起的木粉板等材料的大小,只改造吸盘架6的尺寸来完成新的匹配。
具体的,用以前的废旧工装进行改造,电气控制部分重设时间,整体架构支撑部分为全钢结构,上层铺导轨26,供提料架在料区11和烘箱网带21的上料区间之间来回运行。
提料架2由支撑钢架3、两组伸缩气缸4、安全锁5和吸盘架6四部分构成,为了减轻提拉重量,吸盘架6为铝合金材质,这样既轻巧又便于改造,可以根据所提起的木粉板等材料的大小,只改造吸盘架的尺寸来完成新的匹配。
提料架2的动力源于plc控制电磁阀10通断高压气实现。plc控制电磁阀10得电,安全锁5打开,伸缩气缸4充高压气下落,在吸盘7压到料片16上之后,行程开关8接触料片16产生位移,发出信号使plc控制电磁阀10断气形成负压,料片16被吸起,气缸断气回缩,安全锁5闭合,整个提料过程完毕。
提料架2完成提料过程之后,由料区11到烘箱上料区12的移动由plc控制变频器9调速三相异步电机13传动链条27实现。提料架2移动到放料位置,触动限位开关14停止动作,同时发出计时信号,在计算好的时间内台车回到原点位置,提料架2的安全锁5打开,气缸短时充气使提料架2下落适当距离,吸盘7断气放料,然后提料架2上移归位,安全锁5闭合,整个提料架2开始返回直到触碰相应的减速行程开关8、停止限位开关14,回到原料区上方,开始计时等待执行下一个自动上料过程。
本发明用废旧工装进行改造,资源利用率高,成本低,改造完成后通过生产验证,自动上料工装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生产速度提高,生产企业中双班制就可节省两名操作人员,一台设备年可节约人工成本数十万元左右,而且员工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保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