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

文档序号:9100599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筑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类建筑与市政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地铁线路越来越繁杂,高层建筑不断增加,许多建筑物需要更深、更大的地下空间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如地下车库、地下广场等,使得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随着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深基坑施工与已建地铁线路设施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多,在保证地铁安全的情况下,深基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要求会更高、更难。因此,在保证已建地铁线路正常运行的同时,如何确保深基坑地下室结构与地铁设施风亭同时存在且互不影响使用功能,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确保深基坑地下室结构与地铁设施风亭同时存在且互不影响使用功能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包括风亭,所述风亭与地下室外墙嵌套构造还包括设于地下基坑内且位于所述风亭一侧的地下室外墙,所述地下室外墙内嵌设有用于支承所述风亭的风亭粧,所述风亭粧与所述地下室外墙的结合处设有膨胀止水条,所述风亭粧的上端抵顶于所述风亭底部,所述风亭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水平承托所述风亭的承托梁组,所述承托梁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承托梁组的框架柱,所述地下室外墙的外侧铺设有防水卷材,所述地下室外墙的内侧设有内衬墙。
[0005]优选地,所述承托梁组包括第一承托梁和第二承托梁,所述第一承托梁承重于所述框架柱上,所述第二承托梁与所述第一承托梁水平垂直交错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外墙与所述第一承托梁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一水平施工缝,所述第一水平施工缝中设置有第一止水带。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外墙与所述第一承托梁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一注浆管;所述风亭底部与所述第一承托梁以及所述第二承托梁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二注浆管;所述风亭底部设有风亭下沉梁,所述第一承托梁和所述第二承托梁均穿过所述风亭下沉梁,所述风亭下沉梁与所述地下室外墙结合处设置有第三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所述第二注浆管以及所述第三注浆管内均灌注有灌浆料。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浆管、所述第二注浆管以及所述第三注浆管均为薄壁钢管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风亭下沉梁与所述地下室外墙的结合处设置有第二水平施工缝,所述第二水平施工缝中设置有第二止水带。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水带和所述第二止水带均为钢板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外墙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防水涂料层。
[0012]优选地,所述防水涂料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外墙与所述内衬墙之间设置有排水沟。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地下室外墙嵌套用于支撑风亭的部分风亭粧,并通过承托梁组替代设置在风亭下方其它位置的风亭粧,并传力与框架柱来支承该风亭,如此,使得风亭与地下室外墙刚性连接呈一整体,确保了深基坑地下室结构与地铁风亭结构同时存在且互不影响使用功能,同时,通过在地下室外墙与嵌设于其内的风亭粧的结合处设置膨胀止水条,并在地下室外墙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内衬墙和防水卷材,有效地解决了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内的渗水隐患,而且该嵌套构造的结构简单、稳固,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在拆除部分风亭粧之前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室外墙与风亭粧结合处防水处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在拆除部分风亭粧之后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室外墙分别与风亭下沉梁和第一承托梁之间设置止水带组进行防水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A-A切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室外墙分别与风亭下沉梁和第一承托梁之间以及第一承托梁与风亭之间的结合处设置注浆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中B-B切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其包括风亭1、地下室外墙2、风亭粧3、承托梁组4和框架柱10。其中,对于风亭1,其上部分位于地面以上,其下部分位于地面以下;对于地下室外墙2,其设置在基坑内,且该地下室外墙2位于风亭I的一侧;对于风亭粧3,其竖立设置在风亭I下方,且该风亨粧3用于支承风亨I,其上端抵顶在风亨I的底部,此处,该风亨粧3嵌设在地下室外墙2内,且地下室外墙2与风亭粧3的结合处设置有膨胀止水条5,此处包含设置在风亭粧3左右两侧的各两道膨胀止水条5,通过该膨胀止水条5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水通过地下室外墙2与风亭粧3结合处的缝隙渗入地下室内;对于承托梁组4,其水平设置在风亭I下方,该承托梁组4用于支承风亭I,该承托梁组4的上端抵顶在风亭I的底部,承托梁组4再传力于设置在其下方的框架柱10上,此处框架柱10的顶端与承托梁组4相抵顶支撑;另外,在地下室外墙2的外侧铺设有防水卷材(附图中未画出),在地下室外墙2的内侧设置有内衬墙6,此处,地下室外墙2的外侧指的是朝向地下室外的一侧,对应地,地下室外墙2的内侧指的是朝向地下室内的一侧,如此,通过在地下室外墙2的外侧设置防水卷材,有效防止了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内,同时,通过在地下室外墙2的内侧设置内衬墙6,实现了隔潮效果。
[0025]采用上述地下空间既有地铁风亭托换结构及嵌套构造应用在地下工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超深地下基坑内设置上述地下室外墙2,并在该地下室外墙2内嵌设用于支撑上述风亭I的风亭粧3,并在风亭I的下方水平设置用于承载该风亭I的承托梁组4,同时在承托梁组4的下方设置用于支撑其的框架柱10,通过承托梁组4承重风亭I并传力于框架柱10以替代设置在风亭I底部其他位置的其它风亭粧3',如此,使得风亭I与地下室外墙2刚性连接呈一整体,从而确保了深基坑地下室结构与地铁风亭同时存在且互不影响使用功能,另外,在地下室外墙I的外侧设置防水卷材,通过该防水卷材形成了第一道防水作用,并且,在地下室外墙2与风亭粧3的结合处设置膨胀止水条5,通过该膨胀止水条5形成了第二道防水作用,再者,在地下室外墙I的内侧设置内衬墙6,使得地下室能够有效隔潮,如上所述防水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地下室的渗水隐患,进而保证了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并且,该嵌套构造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00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承托梁组4包括第一承托梁41和第二承托梁42,其中,第一承托梁41包括水平设置于上述风亭I底部的三个相间隔的承托梁411,第二承托梁42包括设置在三个承托梁411之间的两个承托梁421,此处,第一承托梁41和第二承托梁42均位于上述风亭I的下方,并水平承载该风亭I,第一承托梁41支承在上述框架柱10上,这样,第一承托梁41承载风亭I并传力至框架柱10。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承托梁组4的位置和间距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00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地下室外墙2与上述承托梁组4的第一承托梁41的结合处均设置有第一水平施工缝(附图中未画出),在该第一水平施工缝中设置有用于防止渗水的第一止水带71,通过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