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隧洞封堵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堵结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导流隧洞底板磨损严重的导流隧洞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的导流隧洞在完成导流泄水任务后,必须进行导流隧洞的封堵以满足蓄水发电的要求。传统的导流隧洞封堵结构通常是采用浇筑混凝土堵头的方式进行封堵的,即在导流隧洞内浇筑一定长度的混凝土形成所述的堵头将导流隧洞封堵段填满,利用封堵混凝土与导流隧洞内壁的摩擦力和粘结力来抵抗上游水压力。
[0003]然而,对于运行年限较长的导流隧洞而言,受推移质常年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导流隧洞部分段底板磨损较为严重。由于导流隧洞底板是提供抗力的主要接触面,若磨损严重必将影响封堵体抵抗上游水压力的能力,增加了封堵体的失事风险。导流隧洞底板磨损对封堵体抗力的影响难以估量,即粘聚力和摩擦力计算参数取值难以量化,采用传统的导流隧洞封堵结构进行封堵,设计时必将采取保守的设计方案,从而使得堵头的设计长度大大增加,施工量大,工程成本高;由于堵头长度较长,在浇筑堵头的过程中温度控制要求较高,封堵体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难以保证,降低了导流隧洞封堵结构的安全性;此外,堵头过长增加了施工工期,进而影响了发电工期。因此,针对在常年过水伴随推移质不断磨损的影响下导流隧洞底板磨损严重的情况,如何提高导流隧洞封堵体的安全可靠性且节省工程投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量较小且封堵体安全性较高的导流隧洞封堵结构。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流隧洞封堵结构,包括导流隧洞及设置于导流隧洞封堵段内的隧洞封堵体,所述隧洞封堵体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嵌入至导流隧洞下侧的基岩内。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隧洞封堵体嵌入基岩内的底部部分构成至少一段向下凸起的凸齿部;所述凸齿部的纵截面呈倒梯形,包括与基岩基础面平行的下底面以及分别连接在下底面沿水流方向的前、后两端的迎水面和背水面。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凸齿部为两段以上,两段以上的凸齿部沿导流隧洞的轴向依次相连。
[0008]进一步的是,一段凸齿部沿导流隧洞轴向的长度为20?30m。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迎水面的坡长比背水面的坡长短。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下底面与基岩基础面之间的距离为2?5m。
[0011 ]进一步的是,该导流隧洞封堵结构还包括锚筋粧;所述锚筋粧设置于隧洞封堵体内,其下端由凸齿部的下底面穿出并伸入至基岩内与基岩锚固。
[0012]进一步的是,每一段凸齿部的下底面穿出有至少两排锚筋粧,每排锚筋粧由至少两根沿导流隧洞轴向间隔布置的锚筋粧组成,相邻的两排锚筋粧内的锚筋粧错位设置。
[0013]进一步的是,每根锚筋粧包括至少两根锚筋。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导流隧洞在常年过水伴随推移质不断磨损的影响下底板磨损严重带来的封堵体设计难题,降低了封堵体的失事风险。通过将隧洞封堵体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嵌入至导流隧洞下侧的基岩内,使得隧洞封堵体与导流隧洞封堵段的结合更为紧密,单位长度的隧洞封堵体抵抗上游水压力的能力更强,进而使得隧洞封堵体的设计长度较短,施工量小,工程成本低;由于隧洞封堵体长度较短,在浇筑隧洞封堵体的过程中温度更易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高,使得该导流隧洞封堵结构在运行期的安全性也更高。嵌入基岩内的凸齿部纵截面呈倒梯形,不仅增加了隧洞封堵体整体抗滑稳定,而且其与基岩基础面平行的下底面可方便布置锚筋粧,进一步增强隧洞封堵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导流隧洞封堵结构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7]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
[0018]图中标记为:导流隧洞1、隧洞封堵体2、凸齿部21、迎水面211、下底面212、背水面213、基岩3、锚筋粧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0]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导流隧洞封堵结构,包括导流隧洞I及设置于导流隧洞I封堵段内的隧洞封堵体2,所述隧洞封堵体2的底部至少一部分嵌入至导流隧洞I下侧的基岩3内。其中,隧洞封堵体2通常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底部可以是全部嵌入至基岩3内,也可以是部分嵌入至基岩3内;隧洞封堵体2底部嵌入基岩3的量越大、嵌入深度越深,相应的单位长度的隧洞封堵体2抵抗上游水压力的能力越强,该导流隧洞封堵结构运行期也越安全。隧洞封堵体2嵌入基岩内的底部部分可以为多种结构,优选为后侧面呈倾斜向上的斜面的结构;该结构的隧洞封堵体2不受导流隧洞I底板磨损的影响,也不需要导流隧洞I开挖时形成,设置位置更为灵活。本文所述的前后方向是根据水流方向确定的,以水流的流向为后方向。
[002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隧洞封堵体2嵌入基岩3内的底部部分构成至少一段向下凸起的凸齿部21;所述凸齿部21的纵截面呈倒梯形,凸齿部21包括与基岩3基础面平行的下底面212以及分别连接在下底面212沿水流方向的前、后两端的迎水面211和背水面213。纵截面呈倒梯形的凸齿部21,不仅使隧洞封堵体2与导流隧洞I封堵段的结合更为紧密,而且背水面213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在上游水压力的长期作用下、较大的上游水压力作用下或是隧洞封堵体2受热胀冷缩效应影响体积变小时,向上提升隧洞封堵体2,使得隧洞封堵体2与导流隧洞I封堵段进一步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隧洞封堵体2整体抗滑稳定性,封堵效果好,运行期安全性高。凸齿部21的长度是指倒梯形上底的长度,一般根据需要抵抗的上游水压力计算确定隧洞封堵体2的长度和凸齿部21的数量;通常,一段凸齿部21沿导流隧洞I轴向的长度为20?30m。基岩3基础面是指大坝建基面,一般为清理后的基岩3表面。
[0022]在上述基础上,为了提高单位长度的隧洞封堵体2抵抗上游水压力的能力,又不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所述凸齿部21为两段以上;为了提高多段凸齿部21的协同能力,进一步提高隧洞封堵体2整体抵抗上游水压力的能力,两段以上的凸齿部21沿导流隧洞I的轴向依次相连。
[0023]优选的,再如图1所示,所述迎水面211的坡长比背水面213的坡长短。迎水面211的坡长比背水面213的坡长短,相应的迎水面211的水平长度也比背水面213的水平长度短;这样设置,可以增大了背水面213的面积,又因为背水面213是主要的受力面,其面积增大意味着单位面积的受力越小,抵抗上游水压力的能力越强,该封堵结构越安全。
[0024]为了保证该导流隧洞封堵结构的安全性,又不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所述下底面212与基岩3基础面之间的距离为2?5m。
[0025]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再如图1和图2所示,该导流隧洞封堵结构还包括锚筋粧4;所述锚筋粧4设置于隧洞封堵体2内,其下端由凸齿部21的下底面212穿出并伸入至基岩3内与基岩3锚固。锚筋粧4与基岩3锚固能够进一步提高导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