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深基坑,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拆除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有压混凝土梁的反力支座。
背景技术:
无支撑体系一般应用在超大深基坑领域,为确保围护体系的安全稳定,底板施工通常采用“跳仓法”,地下室结构成“品”字形施工。这样的施工方案导致该围护体在角部支撑拆除时,不能借助地下室结构楼板进行换撑,只能依靠结构自身的安全储备来抵抗角撑拆除所带来的变形。从安全角度考虑,大多在角撑部位设置一道临时支撑进行换撑。在混凝土角撑拆除过程中,压应力突然释放,且围护结构不能与主体结构直接接触,围护结构自身承受的水平荷载突然增大,基坑变形万一超过报警值,围护结构就会破坏,同时无有效的办法进行基坑加固,极有可能发生基坑坍塌。为此,要找到一种安全、可靠和便捷的拆除方法,使支撑梁在有压的情况下缓慢卸载,同时基坑变形不能过大,万一出现基坑变形超过报警值时,有可靠地方法可以立刻停止施工,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使围护结构变形停止,确保整个基坑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拆除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有压混凝土梁的反力支座。采用该反力支座与其他工具配合,在原来的有压混凝土梁的局部区域形成一小段的“无压梁”后进行切割,既卸掉支撑原本承受的压力,同时又不破坏支撑继续承受压力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用于拆除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有压混凝土梁的反力支座,其特征在于,反力支座含对称设置在有压混凝土梁两侧壁的支座体,上、下盖,水平抗剪螺栓,垂直抗剪螺栓,水泥混凝层;其中:
所述支座体由两侧段与中间段焊接连接组成,中间段为窄翼缘H型钢、翼板呈水平放置,两侧段为不等边H型钢、翼板呈垂直放置,两侧段的小边翼片与腹板间设有加强筋,两侧段的腹板沿其高度设有若干排供水平抗剪螺栓插入固定在有压混凝土梁上的孔,所述支座体的上、下边与对应的有压混凝土梁的上、下边均留有余边;
所述支座体位于有压混凝土梁两侧壁,水平抗剪螺栓穿过支座体两侧段腹板的孔通过螺母固定在有压混凝土梁上,上、下盖覆盖在支座体上、下边,垂直抗剪螺栓穿过上、下盖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有压混凝土梁上,在支座体与上盖、下盖形成的空腔内充填水泥混凝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拆除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有压混凝土梁的反力支座,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使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的支撑梁拆除有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工具,该反力支座的有效使用,不仅可以卸掉支撑梁原先承受的压力,而且不破坏其继续承受压力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B-B阶梯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一种用于拆除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有压混凝土梁的反力支座,反力支座含对称设置在有压混凝土梁8的两侧壁的支座体9,上、下盖10,水平抗剪螺栓4,垂直抗剪螺栓5,水泥混凝层7;其中:
所述支座体9由两侧段1与中间段2焊接连接组成,中间段2为窄翼缘H型钢、翼板呈水平放置,两侧段1为不等边H型钢、翼板呈垂直放置,两侧段1的小边翼片与腹板间设有加强筋3,两侧段1的腹板沿其高度设有若干排供水平抗剪螺栓4插入固定在有压混凝土梁8上的孔,所述支座体9的上、下边与对应的有压混凝土梁8的上下边均留有余边;
所述支座体9位于有压混凝土梁8两侧壁,水平抗剪螺栓4穿过支座体9两侧段腹板的孔通过螺母固定在有压混凝土梁8上,上、下盖10覆盖在支座体9上、下边,垂直抗剪螺栓5穿过上、下盖10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有压混凝土梁8上,在支座体9与上、下盖10形成的空腔内充填水泥混凝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在有压混凝土梁选择切割的部位两侧分别设置反力支座。两反力支座与有压混凝土梁结合成一体后,在两者之间配备水平设置的千斤顶6,对千斤顶施加顶力,顶力依据支撑梁设计受力和实际受力情况确定,顶力的数值与有压混凝土梁承受的压力相吻合,此时形成无压梁区段,即可进行切割,切割完后对千斤顶按规定和时间逐步卸力,若出现异常情况则立即停止,用千斤顶回顶,在切割缝中塞填钢板,避免变形进一步扩大,使基坑暂时保持安全,在解除危情之后继续卸载直至千斤顶受力为零。
上面结合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