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收集、储存、净化、转输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初期雨水是雨水污染城市水体的元凶,初期雨水含有漂浮物及悬浮颗粒物;处理初期雨水对治理水环境意义重大;现有收水设施急需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收集、储存、净化、转输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集收集、储存、净化、转输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排水系统主干管、主干管检查井、雨水收集设施、雨水储存设施、雨水净化设施、净化后雨水转输设施,所述主干管检查井与道路排水系统主干管连通,所述雨水收集设施包括纵向设置的收水井,收水井上端起始于路面,作为收水口,收水井的下端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收水井侧壁的中段设置有中部溢流口,所述收水井侧壁的下部设置有下部预留流水口,下部预留流水口高于沉淀池;
所述雨水储存设施包括雨水储存设施检查井,雨水储存设施检查井的侧面设置有雨水接入口,所述雨水净化设施设置在雨水储存设施检查井内,所述下部预留流水口与雨水接入口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雨水接入管连接,所述中部溢流口与主干管检查井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雨水支管连接,所述雨水支管高于雨水接入管,所述净化后雨水转输设施为耐酸碱塑料管件,耐酸碱塑料管件的一端连接雨水净化设施,耐酸碱塑料管件另一端延伸至主干管检查井内,所述耐酸碱塑料管件依次穿过雨水接入口、雨水接入管、下部预留流水口、中部溢流口、雨水支管。
作为优选,所述主干管检查井高于雨水储存设施检查井。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净化设施为圆筒形结构,具有热镀锌不锈钢丝网骨架和双层滤布,双层滤布以热镀锌不锈钢丝网骨架作为支撑,双层滤布之间不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收水井上端设置有拦污网。
雨水收集设施:该设施是为路面、人行步道及广场提供收集雨水功能。设施为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设施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同时可以消除施工中开挖基坑存在的安全隐患。
雨水储存设施:该设施是为本设施蓄存预处理的初期雨水、调解雨水、疏浚及检修服务功能。设施可为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玻璃钢、钢结构等形式,适合放置人行道、广场、绿化等各种位置下,设施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同时可以消除施工中开挖基坑存在的安全隐患。
雨水净化设施:该设施是为本设施系统提供初期雨水主要净化功能,设施为热镀锌、不锈钢等耐酸碱材质组成的结构形式,结构设计新颖、处理污水能力强、易维护、无需外动力。
净化后雨水转输设施:该设施是为本设施系统提供净化后初期雨水的转输功能,设施为耐酸碱塑料管件组成,巧妙的设计能够协同净化器提高净化能力,能够自动控制外排流量,通过错峰排水减缓雨水主干管的排洪压力。
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设施工作流程:
雨水收集设施收集路面雨水后,经连接管道进入雨水储存设施内;雨水储存设施由雨水储存罐体及检查井组成,雨水储存罐体一端与雨水收集设施连接,另一端与检查井连接;检查井上部设检查口,井内设沉淀池及雨水净化设施;储存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净化设施净化,净化后的水通过雨水转输设施进入雨水主干管或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集收集、储存、净化、转输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设施能够有效净化初期雨水,增加了蓄储雨水能力,缓解了城市雨水管道的排涝压力,减轻了城市积水成涝形成。
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设施特点:
1.该系统实现了初期雨水与后期洁净雨水完全分离;
2.该系统通过系统维护设施(检查井)进入定期清淤、净化设施的清洗及维护,解决了恢复净化能力的便捷性及低养护成本;
3.增加了蓄储雨水能力,提高了雨水净化功能及雨水渗透量,提升了城市抵抗暴雨带来的灾害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干管检查井;2.道路排水系统主干管;3.雨水收集设施;4.雨水储存设施;5.雨水净化设施;6.净化后雨水转输设施;7.雨水接入管;8.雨水支管;31.拦污网;32.收水井;33.中部溢流口;34.下部预留流水口;35.沉淀池;41.雨水储存设施检查井;42.雨水接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集收集、储存、净化、转输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系统,包括道路排水系统主干管2、主干管检查井1、雨水收集设施3、雨水储存设施4、雨水净化设施5、净化后雨水转输设施6,主干管检查井1与道路排水系统主干管2连通,雨水收集设施3包括纵向设置的收水井32,收水井32上端设置有拦污网31,收水井32上端起始于路面,作为收水口,收水井32的下端设置有沉淀池35,收水井32侧壁的中段设置有中部溢流口33,收水井32侧壁的下部设置有下部预留流水口34,下部预留流水口34高于沉淀池35;
雨水储存设施4包括雨水储存设施检查井41,雨水储存设施检查井41的侧面设置有雨水接入口42,雨水净化设施5设置在雨水储存设施检查井41内,下部预留流水口34与雨水接入口42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雨水接入管7连接,中部溢流口33与主干管检查井1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雨水支管8连接,雨水支管8高于雨水接入管7,净化后雨水转输设施6为耐酸碱塑料管件,耐酸碱塑料管件的一端连接雨水净化设施5,耐酸碱塑料管件另一端延伸至主干管检查井1内,耐酸碱塑料管件依次穿过雨水接入口42、雨水接入管7、下部预留流水口34、中部溢流口33、雨水支管8。
实施方案:
1.初期雨水量的计算:以假定的半幅道路计算,主车道11.5米,辅道6.5米,人行道4米,收水口间距为35米,主道、辅道沥青路面径流系数为0.9,人行道径流系数按块石路面以0.6计算,初期雨水以6MM降雨量计算,求初期雨水径流总量Q;
Q=((11.5+6.5)*0.006*0.9+4*0.006*0.6)*35=3.9立方米
2.漂浮物采用在收水口下表面悬挂拦污网;
3.辅道变更换预制式收水口;
4.收水口设施的中部溢流口利用原收水支管;
5.撤除一米侧石及人行道24平方米;
6.在人行道或绿化带1米以下埋设雨水储存设施,可蓄水4立方米以上,上敷设盖板及检查井盖一处;
7.雨水储存设施的检查井内安装雨水净化设施,净化后的水通过雨水转输设施中的连接管进入雨水主干管或水体;
8.主车道的雨水收集处理方式为:在收水口的路侧石边来水方向侧石开洞,下沉式直径10CM导管穿过机非分隔带,经辅道漫流进入辅道收水口。
注:无侧分带时不需此装置。
工作原理:当降雨事件到来时,初期雨水汇入雨水收集设施先进行漂浮物拦截,,然后经连接管道进入雨水储存设施内;此时雨水净化设施开始工作,雨水净化后由转输设施的管道排入雨水管网或水体,随着雨水储存设施内的雨水经净化后外流,仍有雨水进入雨水储存设施内;当下雨事件停止时,净化后的雨水一直向外排,直至储存的雨水全部排出,等待下次降雨事件时蓄水、净化、外排。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