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桩。
背景技术:
打桩机械的选择要根据工程地貌、地质、配套垂的型号、外形尺寸、重量,桩的材质、规格及埋入深度、工程量大小、工期长短等而定。桥梁现浇中,部分采用少支架施工方式,尤其是在淤泥质地质中,支架处理形式困难,尤其是支架基础部分。而传统的钢管桩施工时,由于钢管桩与淤泥或者淤泥质土软土的挤压摩擦阻力小,单位长度的侧向摩擦阻力及端承受力小,使得在淤泥中施工时麻烦,钢管桩不牢固。
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管桩,包括钢管桩本体,钢管桩本体外设有注浆管,注浆管本体外设有加强管,加强管外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组套接于加强管外的肋板,肋板底部设有与加强管连接的加强筋,钢管桩本体底部设有锥形桩头。
锥形桩头外设有锥形加强管,锥形桩头与锥形加强管之间设有与注浆管连通的锥形注浆管,锥形加强管分布有出浆口。
加强筋底部还设有条状出浆口,加强筋上设有与注浆管连通的通浆口,加强筋内部还设有与通浆口连通的连通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优点是:在打桩的过程中,采用锥形桩头,降低了钢管桩的打桩难度;在打桩后,可将浆料通过注浆管进行注入,灌入的浆料可通过出浆口、条状出浆口分段析出,增加钢管桩本体与地基之间的牢固度;肋条的设计,可增加相邻两肋条与地基之间的空隙,使得析出的浆料能有效注入此空隙中,增强黏合牢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以上附图中:1-钢管桩本体,2-注浆管,3-加强管,4-肋板,5-加强筋,6-锥形桩头,7-锥形加强管,8-锥形注浆管,9-出浆口,10-条状出浆口,11-通浆口,12-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桩,包括钢管桩本体1,钢管桩本体1外设有注浆管2,注浆管2本体外设有加强管3,加强管3外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多组套接于加强管3外的肋板4,肋板4底部设有与加强管3连接的加强筋5,钢管桩本体1底部设有锥形桩头6。
锥形桩头6外设有锥形加强管7,锥形桩头6与锥形加强管7之间设有与注浆管2连通的锥形注浆管8,锥形加强管7分布有出浆口9。
加强筋5底部还设有条状出浆口10,加强筋5上设有与注浆管2连通的通浆口11,加强筋5内部还设有与通浆口11连通的连通管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优点是:在打桩的过程中,采用锥形桩头6,降低了钢管桩的打桩难度;在打桩后,可将浆料通过注浆管2进行注入,灌入的浆料可通过出浆口9、条状出浆口10分段析出,增加钢管桩本体1与地基之间的牢固度;肋条4的设计,可增加相邻两肋条4与地基之间的空隙,使得析出的浆料能有效注入此空隙中,增强黏合牢固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