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149148阅读:9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下水道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洪下水道井盖。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天气变化异常,暴雨或强降雨天气不断。据知我国近年来多省城市经常遭受暴雨或强降雨天气影响,由于暴雨或强降雨天气的降水量大,造成各种危害,其中由于各种路面排洪方法和下水道排洪技术有限,造成路面积水过深,引发一系列灾害,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造成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某次暴雨中,某城市因某路段的一个下水道井盖被冲走,某女子行至此处时误落其中被洪水冲走,发现时该女子已死亡,一个生命就这样不幸离开世界。某天新闻画面,暴雨来临时,环卫工人用铁钩拉开下水道井盖泄洪,下水道口产生漩涡,通过物理知识可知,漩涡过大时会产生巨大的吸力,如果路面积水过深,就这样拉开下水道井盖时就会产生吸力。这就是目前普通的下水道井盖在大雨洪水来临出现的种种问题。目前传统井盖只是单层且为封闭平面式(即井盖表面无缝无孔),传统井盖只是起部分路面和遮盖下水道作用,对于在每年汛期会有暴雨或强降雨天气的城市,这种井盖反而成为一种威胁和负担,也是导致上述悲剧的不断发生。如何研制出一款避免洪水来临时出现的下水道吞噬生命的下水道井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当有强降雨天气造成洪水时,可在不用人工拉开的情况下由于其结构功能‘自动’打开防洪孔泄洪的防洪下水道井盖。

一种防洪下水道井盖,包括上层井盖、下层井盖和弹簧装置,上层井盖通过弹簧装置与下层井盖连接,上层井盖上设置有泄洪孔,下层井盖设置有与上层井盖相对应的柱塞。

进一步,该防洪下水道井盖的弹性装置包括弹簧与弹簧中的上和下钩,所述上和下钩均呈L状并分别与上层井盖和下层井盖相连接。

进一步,该防洪下水道井盖的上层井盖的泄洪孔和下层井盖柱塞分内外2至3圈设置。

进一步,该防洪下水道井盖的上层井盖的泄洪孔和下层井盖柱塞分散设置个数为5至10个。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防洪下水道井盖具有在当强降雨天气造成洪水时,其可在不用人工拉开的情况下由于其结构功能自动打开防洪孔泄洪,避免了不必要的灾害发生,整个装置在泄洪过程中不会产生巨大的漩涡,不会对路过的行人造成危险。当洪水退去后,自动关闭,有效避免了在非汛期垃圾掉入进下水道造成的堵塞。且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可批量生产,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层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层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上层井盖;2、泄洪孔;3、弹簧装置;4、下层井盖;5、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防洪下水道井盖,包括上层井盖1、下层井盖4和弹簧装置3,上层井盖1通过弹簧装置3与下层井盖4连接,上层井盖1上设置有泄洪孔2,下层井盖4设置有与上层井盖相对应的柱塞5。

本发明通过对传统下水道井盖的进行研制,进一步论证后改进,将传统的下水道井盖平面封闭式改成平面立体多孔式。通过弹性装置3将上下两层连接成立体结构,上层与传统井盖相比,多了泄洪孔。下层主要托住与上层防洪孔2等大的柱塞5,柱塞5呈柱状,俯视形状与泄洪孔相同,无强降雨天气时由于弹性装置不发生形变,将其“托住”顶在泄洪孔2上。弹性装置3主要由弹簧与弹簧中的“上下钩”,其均呈L状,上下均与上层井盖1和下层井盖4相连接,弹簧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达到上下两钩相钩的状态时弹簧不再发生形变,保证了弹簧不会因拉力过大而无法恢复原形。在井圈上,上层井盖1的上表面与地面相平,呈平面型,整个装置在非强降雨或非暴雨天气时,不会让路面垃圾掉入下水道中,受力特点与传统井盖相同,对于路面经过的车辆和行人不会造成路面故障困难。当洪水退去后,在弹簧装置力的拉动下恢复上下层井盖闭合状态,避免垃圾掉到下水道中,这样对在每年汛期有强降雨或暴雨的城市实用性更好。整个装置在泄洪过程中不会产生巨大的漩涡,不会对路过的行人造成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