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烧烤炉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75717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烧烤炉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木炭烧烤的多功能烧烤炉。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趋向悠闲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亲戚朋友聚集一起,以一边聊天一边烧烤的方式进行交流;木炭烧烤后的食物能够最大限度保持食物的原汁原昧,从而木炭烧烤最受人们的欢迎;传统技术中,烧烤炉包括烤炉箱及烧烤网,烧烤网放置在烧烤炉上方进行烧烤,刚开始烧烤时,木炭的火势旺盛,易造成食物被烤焦,当木炭的火势减弱后,食物又难于烤熟,若烧烤网与火炭距离太近,易造成食物触碰火炭的炭灰,使食物显得不卫生;目前尚未有较好的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烧烤炉,可对烧烤网调整,以达到控温作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烧烤炉,包括烤炉、搁置在所述烤炉上方的烧烤网、以及安装在所述烤炉侧边的保温组件;所述烤炉包括炉体、搁置在所述炉体内的炭盘、以及安装在所述炉体下方的炉架;所述炉体的顶部包括二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端的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依次围成环形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端设有一安装孔及一弧形卡道,所述安装孔及弧形卡道相邻间隔设置;所述烧烤网的相对两端向外、向下凸伸若干网脚,所述网脚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网脚与所述弧形卡道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弧形卡道贯穿所在第一连接部的内壁,同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弧形卡道的倾斜方向相同,并且同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二所述弧形卡道在各高度的之间距离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卡道下端部与所述安装孔的下方对齐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内相对的两侧设有二放置卡板,所述放置卡板的相对侧边上设有若干卡条,所述炭盘搁置在所述放置卡板上且与所述卡条卡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的底部一侧边设有呈条形的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炉体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架设有若干炉脚,所述炉脚安装在所述炉体的周缘,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炉脚底部设有脚轮;所述炉体上设有炉体把手,所述炉体把手位于所述脚轮相对的一侧,所述脚轮与炉体把手配合,用于推动所述烤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烧烤网的相对两侧设有烤网把手,所述烤网把手以利于对烧烤网进行移动换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呈三角形的保温网及与所述保温网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向下延伸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有一环形槽及一卡件,所述环形槽与卡件适配;所述炉体的边角上设有二凸耳,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凸耳适配;以使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凸耳并通过所述卡件与环形槽卡接以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网设有防护栏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上下贯穿的中心孔;所述转轴上设有纵向设置的若干穿孔,所述穿孔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穿过中心孔并用插销通过所述穿孔以使所述保温网固定不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体由金属一体化弯折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烧烤炉,其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烧烤炉通过在炉体上设置了相邻间隔的安装孔及弧形卡道,弧形卡道下端部与安装孔的下方对齐设置,增加烧烤网放置的选择,依照木炭的火势来进行选择烧烤网与安装孔配合还是烧烤网与弧形卡道配合,以达到对烤炉的温度控制,利于烤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多功能烧烤炉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多功能烧烤炉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保温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烤炉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烤炉的俯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烤炉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多功能烧烤炉100,所述多功能烧烤炉100包括烤炉10、搁置在烤炉10上方的烧烤网20、以及安装在烤炉10侧边的保温组件30。

所述烤炉10包括呈方形的炉体11、搁置在炉体11内的炭盘12、以及安装在炉体11下方的炉架13;

炉体11的顶部包括二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4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4的相对两端的二第二连接部15,该第一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5依次围成环形状。该第一连接部14的相对两端设有一安装孔140及一弧形卡道150。所述安装孔140及弧形卡道150相邻间隔设置。各弧形卡道150贯穿所在第一连接部14的内壁,同一第一连接部14上的弧形卡道150的倾斜方向相同,并且同一第一连接部14的二弧形卡道150在各高度的之间距离相同。

所述弧形卡道150下端部与安装孔140的下方对齐设置;具体地,弧形卡道150形成一个相对于安装孔140位置低位的卡孔,增加烧烤网20放置的选择。炉体11内相对的两侧设有二放置卡板16,放置卡板16的相对侧边上设有若干卡条160,炭盘12搁置在放置卡板16上且与卡条160卡设,以便于烤炉10在移动时炭盘12不会晃动,使木炭飞溅;从外侧看,放置卡板16与炭盘12把炉体11段成上下两部分且四周具有间隙,以便于炉体11内部的气流流动;炉体11的底部一侧边设有呈条形的若干通风孔17,通风孔17均匀间隔分布在炉体11一侧,通风孔17以配合炉体11的间隙的气流流动;炉体11的边角上设有二凸耳18,各凸耳18用于与保温组件30卡接固定。炉体11的侧边设有开瓶器19,开瓶器19可用于瓶盖的开启。在本实施例中,炉体11由金属一体化弯折而成。

炭盘12设置在炉体11内部,烧烤网20的下方;炭盘12的外部尺寸小于炉体11开口的外部尺寸,以使炭盘12能从炉体11的开口取出与放置;炭盘12上设有炭盘把手120,炭盘把手120有益于更换木炭或者清灰使用。

炉架13设有若干炉脚130,炉脚130安装在炉体11的周缘,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炉脚130底部设有脚轮131,炉体11上还设有炉体把手110,炉体把手110位于脚轮131相对的一侧,脚轮131与炉体把手110配合,用于推动烤炉10,可防止人们被烫伤。炉架13下方设有底板132,底板132的各边角与各炉脚130相连接,使炉脚130牢固连接且不晃动,另外,底板132还可用于放置食物或者木炭等物质。在本实施例中,炉脚130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烧烤网20由若干钢条横纵交织而成,烧烤网20的相对两端向外、向下凸伸若干网脚21,网脚21与安装孔140一一对应设置,网脚21也与弧形卡道150一一对应设置;可理解为,网脚21与安装孔140相卡接,使烧烤网20可在炭火的温度高时搁置,避免烤肉烤焦;同样,网脚21可与弧形卡道150相卡接,使烧烤网20在炭火的温度低时搁置,以助于炉火温度的调温,有利于烤肉的效果;烧烤网20的相对两侧还设有烤网把手22,烤网把手22以利于对烧烤网20进行移动换位。

所述保温组件30设置在烤炉10一角边上,该保温组件30包括呈三角形的保温网31及与保温网31连接的转轴32;保温网31由若干钢条编织而成,保温网31与烧烤网20的钢条交错设置,使保温网31在烧烤网20的上方具有阻挡作用,可改变热气的方向,使热气触碰到保温网31再折返回烤炉10,从而达到保温作用;另外,保温网31上还可以放置已烤熟的食物,使食物上的油分可以先在保温网31上烘干,降低油分摄入量;也可以理解为食物放置在保温网31上,防止食物过快冷却。保温网31的两侧向上纵伸设有一防护栏33,防护栏33有效防止保温网31移动时食物向外飞溅;保温网31的一边角上还设有一安装部34,安装部34上设有上下贯穿的中心孔;转轴32上设有纵向设置的若干穿孔320,穿孔320均匀分布在转轴32上,转轴32穿过中心孔并用插销通过穿孔320以使保温网31固定不转动;转轴32的底部向下延伸一固定部35,固定部35与炉体11的凸耳18适配,以使保温网31的转轴32穿过凸耳18并可相对于炉体11转动;也可以理解为,转轴32上端部与凸耳18抵接,固定部35的外径小于转轴32的外径,使固定部35穿过凸耳18,使保温网31相对于炉体11转动。固定部35的底部设有一环形槽36及一卡件37,环形槽36与卡件37适配,以使固定部35穿过凸耳18并通过卡件37与环形槽36卡接以致转轴3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轴32的上端还设有转轴把手38,转轴38把手有利于保温网31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烧烤炉100通过在炉体11上设置了相邻间隔的安装孔140及弧形卡道150,弧形卡道150下端部与安装孔140的下方对齐设置,增加烧烤网20放置的选择,依照木炭的火势来进行选择烧烤网20与安装孔140配合还是烧烤网20与弧形卡道3150配合,以达到对烤炉10的温度控制,利于烤肉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