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阶砌块,特别是涉及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表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严重破坏了天然水循环,一方面使地表易产生积水并形成高峰值的径流,排入河道后增加防洪压力,产生隐患;另一方面,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排入河道的雨水顺着河道流入下游,没有很好的有效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0003]雨水利用作为开源和节流并举的一项措施,是缓解或解决上述水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近年来,城市水体水质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降雨过程中大量污染物随地表径流的淋洗、冲刷进入水体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对雨水进行利用时要注意雨水的净化问题。
[0004]我国已针对雨水利用进行了诸多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台阶对于雨水处理方面并没有有效地利用起来。雨天时,由于排水口一般都设置在广场或道路两侧,一般在台阶上设置的很少,导致雨水会在台阶上集聚,对人行造成一定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净化雨水并能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使台阶既能满足绿化用水的需求,又能在干燥的天气保持台阶湿润,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所述台阶砌块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透水面层、连接层、第一净化层、持水层、第二净化层、储水空腔,所述持水层底部设有与所述储水空腔连通的进水管道,所述储水空腔的底部设有出水管道,并且上一级台阶砌块中出水管道与下一级台阶砌块中进水管道相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透水面层的空隙率为10%?25%,厚度为2?4cm。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为0.8?1.2cm,透水率大于或等于2.0 X 10—2cm/s。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净化层的厚度为2?4cm。
[0010]优选地,所述持水层由粒径I?2cm的级配碎石铺设而成,厚度为2?4cm,孔隙率为15%?25%。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净化层的厚度为2?3cm。
[0012]优选地,所述储水空腔包括外壁、横向设置在所述储水空腔内的第一水泥隔水板以及纵向设置在所述储水空腔内的第二水泥隔水板,所述第一水泥隔水板的上部设有导流槽。
[0013]优选地,所述储水空腔的高度为6?1cm;所述导流槽的槽深为I?2cm,槽宽为3?5cm0
[0014]优选地,上一级台阶砌块中第一水泥隔水板和外壁之间的空腔通过出水管道与下一级台阶砌块中进水管道相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进水管道的内径为0.8?I cm,所述出水管道的内径为0.6?0.8cm。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7]本实用新型针对当前雨天台阶易积水的问题,实用新型了一种可净化并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通过砌块的组合铺设,可构造适用于任何地形的台阶。并通过台阶砌块的特殊结构,同时利用台阶与台阶之间的重力落差,对雨水进行净化、收集、利用并可储存一小部分雨水在台阶砌块中,既满足了绿化用水需要,又能在干燥的天气保持台阶湿润,缓解热岛效应。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台阶砌块易于工业化生产,现场铺装效率高,实施极其简易。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储水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台阶砌块组合示意图;
[0022]其中,I?透水面层;2?连接层;3?第一净化层;4?持水层;5?第二净化层;6?储水空腔;7?进水管道;8?外壁;9?第一水泥隔水板;10?第二水泥隔水板;11?导流槽;12?出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如图1?图3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透水面层1、连接层2、第一净化层3、持水层4、第二净化层5、储水空腔6,所述持水层4底部设有与所述储水空腔6连通的进水管道7,所述储水空腔6的底部设有出水管道12,并且上一级台阶砌块中出水管道12与下一级台阶砌块中进水管道7相连通。
[0025]本实用新型的透水面层I的空隙率为10%?25%,厚度为2?4cm。所述透水面层I由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透水砾石中的一种或多种铺设而成,优选为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透水砾石不少于2种的组合,并且所述透水面层I宽度较下面各层宽I?3cm。所述透水面层I的主要作用为将路面的雨水快速渗透至地下,并完成对雨水的初级过滤,避免一些大颗粒物进入地下;
[0026]优选地,所述连接层2由粒径为0.1?0.3cm的骨料和粘结剂混合而成,所述骨料为粗砂和/或矿渣,所述粘结剂可为无机、有机或二者相混合的粘结剂。并且所述连接层2的厚度为0.8?1.2cm,透水率大于或等于2.0X10—2cm/s。所述连接层2的主要作用为连接透水面层I与第一净化层3。
[0027]所述第一净化层3的厚度为2?4cm,由树脂、陶粒、好氧微生物组成,其中树脂为孔径在100?100nm的全多孔树脂,陶粒为粒径在2?2.5cm的多孔陶粒。其主要作用为:所述第一净化层3距离地面较近透气性较好,当雨水渗透下来时,微生物可大量繁殖,并附着于多孔的树脂和陶粒上,利用微生物对雨水中污染物如COD、TN、TP和氨氮的去除作用,可对雨水进行快速高效的净化作用
[002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净化层3之下设有持水层4,所述持水层4由粒径I?2cm的级配碎石铺设而成,厚度为2?4cm,孔隙率为15%?25%。通过设置持水层4,利用其材料空隙表面可以附着并保持一部分水分,在天晴后,可以随着温度升高缓慢蒸发,降低地表温度另外多孔结构可以吸附雨水中的TP,使其形成不溶性的钙、铁等化合物沉淀下来,起到净化与蒸发的双重作用。
[0029]优选地,所述持水层4之下设有第二净化层5,所述第二净化层5的厚度为2?3cm,由树脂、陶粒、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组成,其中树脂为孔径在100?100nm的全多孔树月旨,陶粒为粒径在2?2.5cm的多孔陶粒。所述第二净化层5的作用原理与第一净化层3大致相同,但是由于第二净化层5距离地面较远,形成一定的厌氧环境,可通过厌氧微生物进一步净化持水层中缓慢下渗的雨水中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