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在集块建筑夹心墙中的隐式埋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2771276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在集块建筑夹心墙中的隐式埋件的利记博彩app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式埋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建筑物外墙节能保温主要有四种做法:第一种为单一材料墙体。第二种为内保温复合墙体。第三种和第四种分别为外保温复合墙体及夹心复合墙体。单一材料墙体即利用某种材料自身良好的热工性能及其他力学性能来实现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节能目标,如传统的砖混房屋的黏土砖墙。内保温复合墙是在外墙内侧粘、砌某种保温材料,使之得到设计热阻。外保温复合墙体由隔热保温材料通过贴、粉、喷的施工工艺,在外墙体外侧的基层上包一层隔热保温层,使其整体达到设计热阻。夹心复合墙体是在围护结构的内外两叶墙中夹以某种高效保温材料,通过防锈钢筋件使之拉成一体,达成保温节能的效果。

为达到减小热桥的目的,《建筑技能建筑构造》(06J123)中提出节能圈梁的概念,根据现有公开的构造可知,其热桥面积有效减少,同时通过在孔洞中填塞保温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墙体保温能力,但可预见随着内外叶墙体连接位置之间的连续开洞,导致墙体受力状态不明确,必将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再加上板的厚度较薄,无法配置抗剪钢筋,如果出现施工时将无筋混凝土连接悬挑部分个别破坏将产生连续破坏模式,引起外叶墙倒塌。此外,施工的工序、外叶墙的荷载都将影响其开洞大小以及开洞间距,并且复杂的施工过程也难保证其质量。

夹心墙为墙体中预留的连续空腔内填充保温或隔热材料,并在墙的内叶和外叶之间用防锈的金属拉结件连接形成的墙体。又称夹心复合墙或空腔墙。在采用夹心墙作为外保温结构时,一个核心的技术难题是外叶墙的支承问题。当前通常的做法是设置沿外叶墙的通长挑板,该挑板与内叶墙的圈梁整体现浇。该做法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混凝土构件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面积大,带来一定量的冷桥,不利于节能;二是该挑板在建筑物竖向上形成了空间的分格,给建筑立面的设计带来一些限制,如夹心墙采用仿石材料的混凝土劈裂砌块时,难以获得通体的石质外墙,因为该处为光面混凝土所占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夹心墙中的外叶墙支承是通过设置通长挑板与内叶墙的圈梁整体现浇,使浇筑过程复杂,增加施工难度,同时还易产生冷桥,不利于节能;还导致建筑物竖向上形成了空间的分格,限制了建筑立面的设计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在集块建筑夹心墙中的隐式埋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在集块建筑夹心墙中的隐式埋件,它包括预埋插件、挑梁和支撑梁,所述预埋插件、挑梁和支撑梁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制为一体,预埋插件包括顶片、端部连接片和插缝片,所述顶片水平设置,所述端部连接片位于顶片的正下方且其竖直设置在顶片靠近挑梁的一侧,所述插缝片竖直设置在顶片的正下方,所述插缝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端部连接片远离挑梁的一端,所述插缝片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片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且简单,预埋插件、挑梁和支撑梁之间相互配合不但省去悬挑板的预设,还使墙体整体结构更加合理。

2、支撑梁的设置位置合理,其与墙体砌块之间形成了整体的钢-砌块组合梁,受力更合理,其较普通角钢梁具有更大的刚度和抗扭转能力。

3、预埋插件设置在内叶墙体中的竖向灰缝中,不占用建筑竖向空间,不影响墙体的外部结构,便于外墙的各种设计的有效实现。

4、本实用新型有效简化了建筑施工中长挑板与内叶墙的圈梁之间的浇筑的难度和步骤,能够随墙体的砌筑埋设在墙中,不影响模板支设,与混凝土形成整体,安全可靠。

5、利用灰缝空间为预埋插件提供锚固位置,通过构造做法为墙体中的钢筋设置通道,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

6、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廉且装配方便,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适合普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集块建筑夹心墙中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预埋插件5-1和挑梁5-2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实心箭头表示圈梁4及圈梁4上部的墙体对预埋插件5-1的下压力方向,空心箭头表示内叶墙体1对预埋插件5-1反作用力的方向,箭头M表示挑梁5-2受到的弯矩;

图4是内叶墙体1、圈梁4和内插件5-1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5是支撑梁5-3和加劲肋11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撑梁5-3、砌块15和加劲肋11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支撑梁5-3与加劲肋11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当支撑梁5-3与通过竖直设置的封板12与挑梁5-2悬挂连接时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9是当支撑梁5-3与通过竖直设置的封板12与挑梁5-2焊接连接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预埋插件5-1、挑梁5-2和支撑梁5-3,所述预埋插件5-1、挑梁5-2和支撑梁5-3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制为一体,预埋插件5-1包括顶片5-1-1、端部连接片5-1-2和插缝片5-1-3,所述顶片5-1-1水平设置,所述端部连接片5-1-2位于顶片5-1-1的正下方且其竖直设置在顶片5-1-1靠近挑梁5-2的一侧,所述插缝片5-1-3竖直设置在顶片5-1-1的正下方,所述插缝片5-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端部连接片5-1-2远离挑梁5-2的一端,所述插缝片5-1-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片5-1-1的底部。

本实施方式中集块建筑夹心墙包括内叶墙体1、保温层2和外叶墙体3,所述内叶墙体1、保温层2和外叶墙体3依次竖直并列设置,内叶墙体1靠近室内设置,外叶墙体3靠近室外设置,内叶墙体1的内部均布有若干个的圈梁4,每个圈梁4对应设置有一组预埋插件5-1、挑梁5-2和支撑梁5-3,所述预埋插件5-1、挑梁5-2和支撑梁5-3之间依次固定连接制为一体,预埋插件5-1位于其对应的圈梁4的正下方且其插设在内叶墙体1的竖向灰缝6中,挑梁5-2设置在保温层2的内部,支撑梁5-3设置在外叶墙体3的内部。

当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内叶墙体1中时,该隐形埋件的插缝片5-1-3插设在内叶墙体1中的竖向灰缝6中,该隐形埋件的的顶片5-1-1的底部与其对应的竖向灰缝6的顶部端面相贴紧。本实施方式中预埋插件5-1与竖向灰缝6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片5-1-1的两端加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豁口7,顶片5-1-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为A-A线,两个第一豁口7以中心轴线A-A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插片5-1-3的底部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二豁口8。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豁口8的形状为试验得到的最佳的加工形状,即加工为折线形。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挑梁5-2为工字形挑梁,挑梁5-2包括上连接片5-2-1、中间连接片5-2-2和下连接片5-2-3,所述上连接片5-2-1和下连接片5-2-3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并列设置,中间连接片5-2-2竖直设置在上连接片5-2-1和下连接片5-2-3之间。挑梁5-2的形状以及位置设置能够有效实现对预埋插件5-1和支撑梁5-3之间的有效连接。其他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2、图5、图6、图7、图8和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梁5-3包括两段角钢,两段角钢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并列设置,两段角钢中的一段所述角钢的竖直端与上连接片5-2-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段角钢中的另一段所述角钢的竖直端与下连接片5-2-3的一端固定连接,上连接片5-2-1的另一端与下连接片5-2-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端部连接片5-1-2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撑梁5-3为整个墙体中支撑梁总成的一部分,支撑梁总成为两条角钢,每个隐形埋件中的支撑梁5-3为两条角钢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干个隐形埋件中的若干个支撑梁5-3依次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从而形成支撑梁总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两段角钢为采用双角钢制作,通过调整两段角钢的相对位置,使其刚好容纳一个砌块15的高度,将两段角钢和砌块15形成了整体的钢-砌块组合梁,受力更合理,其较普通角钢梁具有更大的刚度和抗扭转能力。其他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5、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角钢中的两个水平端之间均布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加劲肋11。加劲肋11的设置有利增加支撑梁5-3的刚度和抗扭转能力,每两个相邻的加劲肋1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00mm。其他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七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梁5-3通过竖直设置的封板12与挑梁5-2悬挂连接或焊接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各有特点,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要求选择。其他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8和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当支撑梁5-3通过竖直设置的封板12与挑梁5-2相连接,所述封板12朝向支撑梁5-3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挂钩13,所述支撑梁5-3朝向封板1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挂钩13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挂钩14,所述封板12通过第一挂钩13与支撑梁5-3的第二挂钩14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梁5-3为双角钢梁,挑梁采用型钢梁制作,支撑梁5-3与挑梁的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效果稳定且方便加工,为避免焊接施工时引发保温材料燃烧,通过第一挂钩13和第二挂钩14之间悬挂连接将双角钢梁挂在挑梁上。其他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集块建筑夹心墙中的工作原理:

一、锚固:利用集块建筑夹心墙中的砌块墙片的竖向灰缝6以及圈梁4与砌块墙体的交接处提供锚固空间。通过顶片5-1-1和插缝片5-1-3相互配合固定在竖向灰缝6内,通过端部连接片5-1-2与挑梁5-2连接,插缝片5-1-3开有斜口,即为第二豁口8,第二豁口8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也是保证砌块侧向槽口穿钢筋及混凝土通过。顶片5-1-1上第一豁口7的加工是为保证竖向钢筋的通过及向砌块孔洞中灌注混凝土的要求。

二、传力:外叶墙体3的竖向荷载由挑梁5-2传递给预埋插件5-1的端部连接片5-1-2,端部连接片5-1-2的力最终由内叶墙体1来承担。而外叶墙体3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则由内叶墙体1的竖向和水平方向的反力来平衡。

预埋插件5-1自身的锚固传力,除混凝土和钢之间的握裹力之外,顶片5-1-1的第一豁口7传递的机械咬合力,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三、组成原理:外叶墙体3支承在支撑梁5-3上,挑梁5-2所在位置为保温层2的位置。挑梁5-2直接焊接到端部连接片5-1-2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挑梁5-2和预埋插件5-1焊接成一体;

步骤二、砌筑顶皮砌块15时,将预埋插件5-1设置于内叶墙体1中,用砂浆将预埋插件5-1挤实;

步骤三、进行后续施工,支设圈梁用模板、浇筑墙体及圈梁4的混凝土;

步骤四、将支撑梁5-3焊接到挑梁5-2上;

步骤五、在支撑梁5-3中镶砌砌块15,用砂浆挤紧;

步骤六、在支撑梁5-3上铺设砂浆,同理进行其他各皮砌块15的砌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