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环马凳。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是建筑工程质量把控的一个指标。现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会降低构件在该部位的承载能力,过大时会导致现浇楼板沿支座处出现裂缝影响楼板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保护层厚度过薄,无疑会使钢筋提早开始生锈并加快锈蚀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为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原设计,工程中多采用马凳将钢筋支撑到设计位置,马凳放置于钢筋下端,然后浇筑混凝土,不同的马凳技术对混凝土保护层合格点率及建筑质量影响极大。
现使用较为普遍的几字形钢筋马凳,几字形钢筋马凳水平钢筋绑扎在上层钢筋网的下排筋之间,上层钢筋网的荷载通过几字形钢筋马凳的两段垂直钢筋段传至几字形钢筋马凳底部的水泥垫块上,水泥垫块与几字形钢筋马凳组成下垫上撑结构,以保障上、下层钢筋网之间的距离在设计范围内。
安装好的几字形钢筋马凳因与结构板钢筋绑扎连接点多,施工过程中容易松动、移位,造成上下层钢筋距离偏小;几字形钢筋马凳需用细铁丝与上层钢筋网绑扎,底板需垫设两块水泥垫块,安装相当繁琐,整体性差,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双环马凳,稳定性高、整体性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环马凳,包括具有同心双环结构的支撑面以及支撑支撑面的柱脚;同心双环结构包括内环和外环。
进一步改进的,用于支撑双环支撑面的柱脚间隔分布有4个或8个。
进一步改进的,柱脚包括圆柱形立柱和脚座,内环和外环与立柱的上端固定,脚座与立柱下端固定。
进一步改进的,内环和外环均固定在立柱的上端面,立柱与脚座通过螺纹连接。
或进一步改进的,内环和外环均相切固定在立柱的圆周表面;立柱与脚座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每个立柱的上端面均设有一个凹面;4个或8个凹面包含相等数量的纵向凹面和横向凹面;纵向凹面用于承托纵向铺设的钢筋,横向凹面用于承托横向铺设的钢筋。
改进的另一个柱脚包括交叉连接的2个M型支脚;M型支脚包括2个上端交点和1个下端交点;2个M型支脚通过重叠固定2个下端交点交叉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每个M型支脚的一个上端交点与内环连接,另一个上端交点与外环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上端交点间对应的部分内环和部分外环向下凹陷或截去。
进一步改进的,双环马凳的材质为钢筋或者塑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同心双环作为支撑面,环形设置使安装过程更加方便,不用调节角度,并且本方案可以改变双环支撑面的尺寸,能够同时支撑上层多根横向与纵向钢筋,不同于零散分布的几字型马凳和垫脚,整体性强,使整个混凝土保护层整体效果更好;同心双环形使支撑效果好,马凳的结构更加稳定,耐压性更高;根据双环支撑面尺寸的大小去配置柱脚的个数,确保马凳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稳定性高、单个双环马凳可以同时支撑铺设在双环尺寸范围内纵向与横向钢筋,整体性好,混凝土保护层外观质量好;安装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个可行的柱脚与双环支撑面连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M型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环;2、外环;3、立柱;4、脚座;51、纵向凹面;52、横向凹面;6、 M型支脚;7、上端交点;8、下端交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环马凳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双环马凳,包括具有同心双环结构的支撑面以及支撑支撑面的柱脚;支撑面包括内环1和外环2。使用同心双环作为支撑面,环形设置使安装过程更加方便,不用调节角度,并且本方案可以改变双环支撑面的尺寸,同时支撑上层多根横向与纵向钢筋,不同于零散分布的几字型马凳和垫脚,整体性强,使整个混凝土保护层整体效果更好;同心双环形使支撑效果好,马凳的结构更加稳定,耐压性更高;根据双环支撑面尺寸的大小去配置柱脚的个数,确保马凳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用于支撑支撑面的柱脚间隔分布有8个。在保证双环尺寸适宜的情况下,柱脚设置为8个既节省材料结构又足够稳定。柱脚包括圆柱形立柱3和脚座4,内环1和外环2与立柱3的上端固定,脚座4与立柱3下端固定。结构稳定性,使马凳的耐压性更好,脚座可防止马凳受压产生位移。
立柱3与脚座4通过螺纹连接。如图1中所示,脚座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立柱设置有相配适的内螺纹结构;或图中未示出的另一种可行方式,脚座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立柱设置有相配适的外螺纹结构。柱脚的高度可以通过螺纹结构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需求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当内环1和外环2均固定在立柱3的上端面时,将横纵钢筋直接铺设在同心双环支撑面上,柱脚用于支撑同心双环支撑面,在这种情况下,柱脚的个数也可以设置为若干个。
内环1和外环2均相切固定在立柱3的圆周表面;每个立柱3的上端面均设有一个凹面;本实施例共有8个凹面分别包含有4个纵向凹面51和4个横向凹面52;纵向凹面51用于承托纵向铺设的钢筋,横向凹面52用于承托横向铺设的钢筋。内环1、外环2与立柱3相切的位置低于凹面的最低点。本实施例共有8个柱脚,每个柱脚的立柱上端面都有1个凹面,分别有4个纵向凹面和4个横向凹面,一对纵向凹面可供一根纵向铺设的钢筋放置,一对横向凹面可供一根横向铺设的钢筋放置,设置凹面用于更好的架持钢筋,防止钢筋位移,还能精确纵横向钢筋的摆放的位置;若将凹面设计成最佳放置钢筋的尺寸,不仅可以增加上层钢筋放置的稳定性,还可以免去用细铁丝缠绕的繁琐工序,工作效率提高。由于一对凹面可供一根钢筋放置,所以根据所放置的钢筋数量对应的设置支撑面的尺寸、柱脚的个数以及凹面的个数与凹面的开设方向;或者只开设纵向凹面或者只开设横向凹面,当只开设纵向凹面时,用于放置纵向铺设的钢筋,而横向钢筋直接铺设在支撑台上;当只开设横向凹面时,用于放置横向铺设的钢筋,而纵向钢筋直接铺设在支撑台上,同样能够达到设计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效果,所以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柱脚结构的另一个可行的方案,除了柱脚部分的结构极其连接方式不同,其他均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故图2中只示出了其中一个柱脚与其连接的部分内环与外环的结构示意图。
柱脚包括交叉连接的2个M型支脚6;如图3所示,M型支脚6包括2个上端交点7和1个下端交点8;2个M型支脚6通过重叠固定2个下端交点8交叉连接。每个M型支脚6的1个上端交点7与内环1连接,另1个上端交点7与外环2连接。上端交点7间对应的部分内环1和部分外环2向下凹陷或截去。见图2,上端交点7间对应的部分内环1和部分外环2截去。两个M型支脚交叉固定,支撑更稳定,材质节省,都是点连接制作更方便,且两个M型支脚在垂直交接处自然形成了纵向与横向交错的凹陷,同时将内环和外环与上端交点固定的部分向下凹陷设置或截去,凹陷处也具有了架持上层纵横向钢筋的效果,增加稳定性,整体性更好,免去用细铁丝缠绕的繁琐工序,工作效率提高。
双环马凳的材质为钢筋或者塑料。钢筋材质制作的马凳与混凝土融入性好,塑料材质的马凳更加节省费用,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