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藻泥环保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藻泥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硅藻泥是一种新兴的环保材料,一方面不含甲醛等装修污染物,不会对室内的环境产生危害,另一方面又能吸附室内原有的、以及其他建材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有利于环保。硅藻泥是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添加多种助剂而成的环保材料,为粉体包装。在使用前一般需要将粉体加水搅拌成泥状,然后涂覆上墙,用作墙壁涂料。但是由于硅藻泥吸水性较强,涂覆操作很难保证均匀,容易导致涂料、粉体脱落,需要工人具有很强的操作技巧。而且由于硅藻泥本身不属于平滑型墙面,因此涂覆不均匀将对墙面的美观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硅藻泥喷涂装置,该硅藻泥喷涂装置可以实现均匀的将硅藻泥涂覆到墙面,效率高、对人工要求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藻泥喷涂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移动装置和喷涂装置,所述喷涂装置包括喷涂框架,所述喷涂框架内设有水平导轨及与水平导轨配合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中部固定有喷头,滑动块两端固定有刷墙辊;所述滑动块与移动装置相连,移动装置控制滑动块沿水平导轨在水平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可移动工作台,所述可移动工作台上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滑动块通过支撑杆与控制装置相连。
更优选的,所述喷涂框架两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底部设有气缸,喷涂框架通过伸缩杆和气缸与可移动工作台相连,所述气缸也与控制装置相连。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工作台上设有硅藻泥容器,所述支撑杆内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伸入硅藻泥容器中,另一端与喷头相通。
优选的,所述硅藻泥容器中设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硅藻泥喷涂装置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实现伸缩杆的竖直方向移动和支撑杆的水平方向移动,从而自动完成一定范围内的横向和纵向喷涂墙壁,与可移动工作台相结合,可以自动完成整面墙壁的喷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要求与人工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硅藻泥的喷涂与辊刷同步进行,使墙壁上的硅藻泥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涂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涂框架、2-水平导轨、3-滑动块、4-喷头、5-刷墙辊、6-可移动工作台、7-控制装置、8-支撑杆、9-伸缩杆、10-气缸、11-硅藻泥容器、12-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硅藻泥喷涂装置包括相连接的移动装置和喷涂装置,喷涂装置包括喷涂框架1,喷涂框架1内设有水平导轨2及与水平导轨2配合的滑动块3。滑动块3可以沿水平导轨2在水平方向滑动。滑动块3中部固定有喷头4,滑动块3两端固定有刷墙辊5。刷墙辊5位于喷头4的两侧,使滑动块3沿水平导轨2在水平方向滑动的时候,刷墙辊5可以辊刷墙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为了实现滑动块3既能实现与水平导轨2的相对滑动,又能相对固定刷墙辊5,优选为工字型或C型导轨,并且喷头4的头部伸出滑动块3的距离不应大于刷墙辊5的辊部伸出滑动块3的距离。
移动装置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可移动的工作台或者不可移动的工作台,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优选为可移动的工作台,使其灵活性更强。移动装置包括可移动工作台6,可移动工作台6上设有控制装置7。滑动块3通过支撑杆8与控制装置7相连,从而使控制装置7控制滑动块3沿水平导轨2在水平方向滑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常规技术知晓的是,根据需要喷涂墙面的大小以及设备限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控制支撑杆8,使支撑杆8控制滑动块3水平滑动,例如活塞气缸等。
在喷涂框架1两端设有伸缩杆9,伸缩杆9底部设有气缸10,喷涂框架1通过伸缩杆9和气缸10与可移动工作台6相连,气缸10也与控制装置7相连。通过控制装置7控制气缸10,可以实现伸缩杆9的伸缩往复运动,达到竖直方向上硅藻泥的喷涂和辊刷。
更进一步的,可移动工作台6上还设有硅藻泥容器11,将硅藻泥存放在硅藻泥容器11内。支撑杆8内设有导管12,导管12一端伸入硅藻泥容器11中,另一端与喷头4相通。更优选的是,硅藻泥容器11中还设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通过控制加压装置进行硅藻泥的喷涂。支撑杆8优选为中空结构,可以使导管12伸入支撑杆8内,尽量减小导管12因变形造成硅藻泥堵塞导管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硅藻泥喷涂装置在操作时,通过编写控制程序,对控制装置7进行指令,将硅藻泥从硅藻泥容器11中通过导管12压入喷头然后喷涂至墙面,再通过支撑杆8控制滑动块3水平滑动,通过刷墙辊5将喷涂的硅藻泥辊刷均匀。然后通过控制伸缩杆9使喷涂框架1沿竖直方向滑动,继续进行墙面的喷涂和辊刷。完成后移动可移动平台6继续进行墙壁的喷涂和辊刷直至完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均匀的涂覆墙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中未详细说明的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可以达到,并且未对本实用新型造成实质性影响。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