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12790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外墙加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楼层各道轴线引测模板安装线分别弹出,并引测好标高线,按照工程的柱、剪力墙、梁、板等各种构件进行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将模板清理干净,所以需要使用到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

目前的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的模板所受的拉力以及压力大,稳固性差,加固不便捷以及费时费力和造成的墙体垂直度低。

因此,发明一种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的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的模板所受的拉力以及压力大,稳固性差,加固不便捷以及费时费力和造成的墙体垂直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包括主模板、第一高板、横向背楞、K板安装孔、第一竖向背楞、烟斗螺栓、横挡板、预埋螺栓、第二竖向背楞、角钢、第二高板、铝合金板和螺帽,所述主模板包括第一高板、第二高板和铝合金板;所述第一高板与铝合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铝合金板的另一侧与第二高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高板通过横向背楞与第二高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高板上端外侧固定有第一竖向背楞;所述第二高板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竖向背楞;所述铝合金板上端一侧固定有横挡板;所述横向背楞的两侧均设置有角钢;所述横向背楞上设置有螺帽将角钢紧固;所述第一竖向背楞以及第一高板上穿有烟斗螺栓。

进一步,所述第一高板的内侧固定有两个预埋螺栓。

进一步,所述第一高板以及第二高板上均设置有K板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横向背楞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螺帽相适应的螺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第一竖向背楞以及第一高板上穿有烟斗螺栓用来控制第一竖向背楞以及第一高板平整度,让第一竖向背楞紧贴竖向第一高板,减少模板受到的抗拉、抗压力;通过在第一高板上端外侧固定第一竖向背楞以及在第二高板的外侧固定第二竖向背楞代替横向背楞进行加固,使得比一般横向背楞更加轻便、快捷、安全比一般横向背楞加固方式的工作效率快两倍;通过在横向背楞的两侧均设置有角钢,横向背楞上设置有螺帽将角钢紧固为了更好的控制第一高板以及第二高板与铝合金板的整体性,提高墙体垂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模板;2-第一高板;3-横向背楞;4-K板安装孔;5-第一竖向背楞;6-烟斗螺栓;7-横挡板;8-预埋螺栓;9-第二竖向背楞;10-角钢;11-第二高板;12-铝合金板;13-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包括主模板1、第一高板2、横向背楞3、K板安装孔4、第一竖向背楞5、烟斗螺栓6、横挡板7、预埋螺栓8、第二竖向背楞9、角钢10、第二高板11、铝合金板12和螺帽13,所述主模板1包括第一高板2、第二高板11和铝合金板12;所述第一高板2与铝合金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铝合金板12的另一侧与第二高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高板2通过横向背楞3与第二高板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高板2上端外侧固定有第一竖向背楞5;所述第二高板11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竖向背楞9;所述铝合金板12上端一侧固定有横挡板7;所述横向背楞3的两侧均设置有角钢10;所述横向背楞3上设置有螺帽13将角钢10紧固;所述第一竖向背楞5以及第一高板2上穿有烟斗螺栓6。

进一步,所述第一高板2的内侧固定有两个预埋螺栓8。

进一步,所述第一高板2以及第二高板11上均设置有K板安装孔4。

进一步,所述横向背楞3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螺帽13相适应的螺纹。

工作原理:该铝合金模板接高板外墙加固装置,第一竖向背楞5以及第一高板2上穿有烟斗螺栓6用来控制第一竖向背楞5以及第一高板2平整度,让第一竖向背楞5紧贴竖向第一高板2,减少模板受到的抗拉、抗压力;通过在第一高板2上端外侧固定第一竖向背楞5以及在第二高板11的外侧固定第二竖向背楞9代替横向背楞3进行加固,使得比一般横向背楞3更加轻便、快捷、安全比一般横向背楞3加固方式的工作效率快两倍;通过在横向背楞3的两侧均设置有角钢10,横向背楞3上设置有螺帽13将角钢10紧固为了更好的控制第一高板2以及第二高板11与铝合金板12的整体性,提高墙体垂直度。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