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烫机,特别是挂烫机的烫头结构。
背景技术:
挂烫机在工作时,蒸汽发生器源源不断的产生高温蒸汽,高温蒸汽通过蒸汽导气管输送至烫头,从熨烫面板的各出气孔中持续喷出,高温蒸汽接触并软化衣物纤维,同时通过熨烫面板将衣物熨烫平整。
然而,现有的挂烫机中的大部分在冷态开机时,烫头的出气孔在喷出蒸汽的同时,也时常伴有冷态凝结的液体水珠喷出,造成用户使用的感受度差,严重影响产品形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烫头结构以及具有该烫头结构的挂烫机,能够有效防止冷态开机时烫头出气孔喷出液体水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烫头结构,包括基体部和熨烫面板,所述基体部与所述熨烫面板之间形成有蒸汽腔,所述熨烫面板上分布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烫头结构还包括在所述蒸汽腔内从所述熨烫面板的面板内壁伸出的多个中空柱,多个所述中空柱与多个所述出气孔一一对接,使得所述中空柱的柱孔与相应的所述出气孔连通且对外密封,所述蒸汽腔内的蒸汽经由所述柱孔从对应的所述出气孔中向外逸出。
优选地,所述烫头结构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熨烫面板的横向两侧的多对所述中空柱,每对所述中空柱之间连接有横向加强筋,该横向加强筋抵接所述熨烫面板的面板内壁以支撑该熨烫面板。
优选地,所述横向加强筋的顶面形成为向下倾斜的引流面,所述熨烫面板的面板内壁上的冷凝水能够沿所述引流面向下流动。
优选地,所述基体部包括烫头盖、烫头座和用于连接蒸汽导气管的蒸汽接口管,所述熨烫面板连接于所述烫头盖的外侧,所述烫头盖的内侧与所述烫头座扣合,所述蒸汽腔形成在所述烫头盖与所述熨烫面板之间,所述蒸汽接口管连接于所述烫头座的底端并连通所述蒸汽腔。
优选地,所述烫头座内形成有内凹腔,该内凹腔的拱形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形成有向下倾斜的导流面,所述拱形内壁上的冷凝水能够沿所述导流面向下流出所述蒸汽接口管。
优选地,所述烫头盖为边框结构,所述中空柱横向连接于所述烫头盖的边框内壁。
优选地,所述中空柱的一端从所述熨烫面板的面板内壁垂直伸出或倾斜向上伸出,另一端不超出所述烫头盖的内侧边缘。
优选地,所述熨烫面板为不锈钢面板,所述烫头盖、所述中空柱、所述横向加强筋均为塑料件,所述熨烫面板与所述烫头盖、所述中空柱、所述横向加强筋之间二次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基体部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烫头座的外侧的手柄部,所述手柄部的底端与所述蒸汽接口管的外壁之间以及所述手柄部的顶端与所述烫头盖的顶端之间分别形成有可拆卸地扣合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挂烫机,所述挂烫机包括上述的烫头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烫头结构中,通过为每个出气孔增设中空柱,使得蒸汽腔中的高温蒸汽和冷凝水都只能通过中空柱的柱孔和出气孔向外流出,即冷凝水需越过从出气孔凸起的中空柱才能进入柱孔,进而向外溢流,因此中空柱的高度设计大于冷凝水的最高可能高度,即避免了冷凝水直接从出气孔流出。此外,在熨烫面板的面板内壁上设置横向加强筋,不仅支撑熨烫面板,还使得蒸汽腔中的高温蒸汽可直接接触横向加强筋之间的面板内壁,从而直接加热熨烫面板,提高热利用率。另外蒸汽腔中的冷凝水还可通过横向加强筋和烫头座的拱形内壁上的导流结构,将冷凝水顺利导流回蒸汽接口管。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挂烫机的烫头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烫头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烫头结构中的烫头盖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烫头结构中的烫头座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熨烫面板 2 烫头盖
3 烫头座 4 蒸汽接口管
5 手柄部 6 中空柱
7 横向加强筋 8 蒸汽腔
11 面板内壁 12 出气孔
61 柱孔 71 引流面
31 拱形内壁 311 导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方位词如“内、外”指的是相对于蒸汽腔而言的腔室内外。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烫头结构,该烫头结构包括基体部和熨烫面板1,基体部与熨烫面板1之间形成有蒸汽腔8,熨烫面板1上分布有多个出气孔12,烫头结构还包括在蒸汽腔8内从熨烫面板1的面板内壁11伸出的多个中空柱6,多个中空柱6与多个出气孔12一一对接,使得中空柱6的柱孔61与相应的出气孔12连通且对外密封,蒸汽腔8内的蒸汽经由柱孔61从对应的出气孔12中向外逸出。
本实用新型旨在避免挂烫机冷态开机时冷凝水从出气孔12直接喷出。为此,特别设计了中空柱6,中空柱6罩在相应的出气孔12上,使得蒸汽腔8内的高温蒸汽与冷凝水都只能经由柱孔61,进而从出气孔12排出。换言之,冷凝水不再能够直接沿熨烫面板1的面板内壁11从出气孔12排出,而是必须越过超出面板内壁11一定高度的中空柱6,方可循径外排。这样,通过设置相较于面板内壁11具有一定高度的中空柱6,就给冷凝水外排制造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即使在挂烫机冷态开机时,部分的冷凝水也难以积累到足以超过中空柱6。
如图4所示,出气孔12通常沿熨烫面板1的周缘部彼此间隔排布。特别地,图4的烫头结构包括对称布置在熨烫面板1的横向两侧的多对中空柱6,每对中空柱6之间连接有横向加强筋7,该横向加强筋7抵接熨烫面板1的面板内壁11以支撑该熨烫面板1,尤其是熨烫面板1熨烫时将受到朝向蒸汽腔8的压力,横向加强筋7可部分地承受此压力。可见,横向加强筋7之间的面板内壁11部分可直接暴露于蒸汽腔8内,高温蒸汽可直接加热熨烫面板1,提高热效率。可比较地,现有的面板内壁11还设有完整内板以支撑熨烫面板1,但这也削弱了对熨烫面板1的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横向加强筋7的设置而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其中,横向加强筋7不仅用于增强结构强度,支撑熨烫面板1,其顶面还特别地形成为向下倾斜的引流面71。这样,熨烫面板1如图3所示的竖直摆放时,熨烫面板1的面板内壁11上的冷凝水则可直接沿引流面71向下流动,参见图4。可见,横向加强筋7还有助于将冷凝水回流,以下还将具体述及。
烫头结构的基体部包括烫头盖2、烫头座3和用于连接蒸汽导气管的蒸汽接口管4,熨烫面板1连接于烫头盖2的外侧,烫头盖2的内侧与烫头座3扣合,蒸汽腔8形成在烫头盖2与熨烫面板1之间,蒸汽接口管4连接于烫头座3的底端并连通蒸汽腔8。可见,烫头结构主要由图4、图5的两个主要部件构成,即烫头盖2与烫头座3,二者通过可拆卸扣合结构扣合在一起,操作方便。
参见图4,烫头盖2优选为边框结构,各个中空柱6均连接于烫头盖2的边框内壁,使得烫头盖2、中空柱6和横向加强筋7连成为一体结构,甚至可一体成型。同时,中空柱6的一端从熨烫面板1的面板内壁11垂直伸出,另一端则不超出烫头盖2的内侧边缘,这样冷凝水始终难以逾越中空柱6而向外排出,而中空柱6在蒸汽腔8内也不会与其它构件产生任何的机械干涉。
其中,中空柱6不限于从熨烫面板1的面板内壁11垂直伸出,也可以是从面板内壁11倾斜向上伸出,这样即使熨烫面板1如图3所示的竖直摆放时,中空柱6也可相对于面板内壁11上的冷凝水具有一定高度,避免冷凝水直接进入柱孔61。当然,即使中空柱6垂直于面板内壁11,面板内壁11上的冷凝水也将优先沿引流面71向下流动,最终导流回蒸汽接口管4。
具体地,熨烫面板1优选为不锈钢面板,烫头盖2、中空柱6、横向加强筋7均为塑料件,此时,熨烫面板1与烫头盖2、中空柱6、横向加强筋7之间可二次注塑成型,形成为图4所示的一体结构。这样,不仅熨烫面板1安装牢靠、稳定,而且由于二次注塑带来的一体式的连接紧密性,即横向加强筋7紧密抵接面板内壁11,使得面板内壁11上的冷凝水可沿横向加强筋7的引流面71向下流动。
参见图3和图5,烫头座3内形成有内凹腔,该内凹腔的拱形内壁31的顶端和底端均形成有向下倾斜的导流面311,拱形内壁31上的冷凝水能够沿导流面311向下流出蒸汽接口管4。可见,烫头座3的内壁也设有快速导流结构,可将拱形内壁31上的冷凝水最终导流回蒸汽接口管4,冷凝水甚至可沿着蒸汽接口管4顺流回挂烫机主体内的蒸汽发生器中。
另外,烫头结构的基体部还包括罩设在烫头座3的外侧的手柄部5,以便于手持操作。如图3所示,手柄部5的底端与蒸汽接口管4的外壁之间以及手柄部5的顶端与烫头盖2的顶端之间分别优选地形成有可拆卸地扣合结构。即手柄部5可方便地卡扣在烫头盖2、烫头座3上,便于拆卸维护或组装使用。进一步地,为便于制造成型,图3的手柄部5也分为两部分结构,二者之间同样通过卡扣结构相互扣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蒸汽接口管4与烫头座3形成为一体结构,直接连通至烫头座3内的蒸汽腔8,因而高温蒸汽不通过手柄部5,可降低手柄温度。
采用了上述烫头结构的挂烫机可有效避免冷态开机时的冷凝水直接喷出。具体而言,在熨烫面板1水平摆置时,中空柱6呈竖直状,冷凝水积于熨烫面板1的面板内壁11上,由于中空柱6与面板内壁11二次注塑成型,构成紧密的对外密封连接,使得冷凝水液位只要不超出中空柱6的高度,则冷凝水不能进入柱孔61,不能向外喷出。在熨烫面板1竖直摆置时,如图3所示,则面板内壁11和拱形内壁31上的冷凝水均通过各自的导流结构向下流动,最终导流回蒸汽接口管4。因此,无论熨烫面板1以何种角度摆放,冷凝水均难以直接从出气孔12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例如中空柱6不限于图示的圆筒柱形状,也可是方形柱、棱形柱等,诸如此类改动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