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正确进行压力反馈的核心训练器,属于竞技体育和康复训练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心区的稳定是近年来在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和康复治疗领域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之一,它有别于传统对力量和力量训练的认知,涉及到全新的训练方法与训练理念,其主要应用于体能训练和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程度。身体核心部位在运动中有三个主要功能: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
核心稳定训练建立了一种新的训练理念,它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能力的特点,体现出全身整体性的、多肌群在多个维度内同时参与运动。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提高人体在稳定和非稳定状态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能力,激活深层小肌肉群,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改善和增强机体的运动机能。而在竞技体育领域,核心稳定训练主要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在提高协调、灵敏、平衡能力方面的不足。在竞技运动过程中,它可以提高动作质量,改善身体姿态,保证较好的能量传递,产生较大的速度、力量,改善肌肉协调和平衡,增强本体感受功能,增加变向能力,提供很好的控制冲力,从而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目前,核心稳定训练使用的训练器由气囊和气压表组成,其气囊部位没有固定装置,在身体进行稳定性训练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所反应出的数值不能准确反应训练效果,失去了核心稳定训练器的最基本作用。此外,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气压表没有固定装置,训练人员需要在训练时用单侧手持气压表和观察气压变化,这会导致脊柱向一侧发生旋转,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另外,在训练过程中,气压表容易掉落地面,其精度容易产生变化,也间接影响了训练效果。还有目前核心稳定训练器只能进行仰卧位练习,无法完成进阶训练。因此,对现有的压力反馈核心训练器进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正确进行压力反馈的核心稳定训练器,这种核心训练器可以避免气囊在训练过程中产生位移,保证训练效果,提高训练精度,同时可以方便训练进行和延长训练器的使用寿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正确进行压力反馈的核心稳定训练器,它包括气囊、压力表、导气管、充气球,压力表与充气球直接连接,压力表通过导气管与气囊相连接,其改进之处是,气囊外形为纺锤形,气囊的长度与人体腰部的直径相匹配,气囊的两端分别有腰带,腰带上安装有粘接搭扣。
上述能够正确进行压力反馈的核心稳定训练器,所述压力表的后部安装有横向的手柄,压力表连接的导气管的长度大于人体手臂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可以绕腹进行后固定,使得气囊在训练过程中不发生移位,保证了训练效果;压力表后部与手柄连接,使得训练人员在进行核心区训练时可双手握持手柄,训练人员可以直视压力表,脊柱上半段不会发生旋转,且双侧上肢用力也会均衡,避免了身体的扭曲;采用手持方式后,压力表不会轻易掉落在地面,影响其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训练的效果良好,且核心稳定力量在仰卧位得到提高后,可以进阶至四点支撑位、跪姿和站立位,逐步满足体能训练和康复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气囊1、压力表2、导气管3、充气球4、腰带5、手柄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气囊1、压力表2、导气管3、充气球4、手柄6组成。
图中显示,压力表2的导气口与充气球4相连,充气球4侧方与导气管3相连接,在导气管3的后端连接与气囊1。
图中显示,气囊1外形为纺锤形,气囊1的长度与人体腰部的直径相匹配,气囊1的两端分别有腰带5,腰带5上安装有粘接搭扣。使用时,气囊1环绕人体腰部,腰带5在腹部用粘接搭扣连接,使气囊1与腰后部紧密接触,不要有空隙。
图中显示,压力表2的后部安装有横向的手柄6,压力表2连接的导气管3的长度大于人体手臂的长度。训练时,双手握住压力表2两侧的手柄6,可以清楚地观察压力表2的数值变化,根据数值变化调整身体姿态,以保证训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气囊1在环绕受训人员的腰部固定后,首先使用充气球4将气体压入气囊1,此时让受训人员保持核心支柱区稳定,不能发生骨盆前旋和后旋,充气后的压力表2数值达到20。
屈髋肌群用力时,如果核心支柱区不稳定,会牵拉髂腰肌,引起腰椎向身体前侧牵张力增大,进而导致腰椎曲度增大,使得气囊1压力变小,这时压力表1指数降低;反之,如果受训人员核心支柱区前后力量不均衡时,过度腹屈会导致腰部向后反弓,致使气囊1压力增大,压力表2指数升高。
而核心训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受训人员的上下肢不论做任何动作,核心支柱区都保持稳定,压力表2数值一直都需保持20。本实用新型让受训人员通过观察压力表2的视觉反馈,增强其对核心支柱区稳定性的控制能力。且通过环绕腰部的气囊1设计,使得气囊1在仰卧训练中不易发生移位,并可按照受训人员的具体需要,进行进阶训练,如进行四点支撑、跪姿和站姿的训练,满足体能训练人员和康复患者的不同训练目标。
采用这种结构,压力表2在训练过程中便于身体正前方握持,可以有效避免可握持压力表2掉落地面,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受训人员因单侧握持导致的脊柱旋转和单侧用力等代偿,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