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方便的轮椅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方便的轮椅,属于助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轮椅不能折叠,对于行动不便利人员例如腿脚残疾人士来说很不方便,例如出门旅行乘坐交通工具时,由于轮椅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上下搬动也笨重,在不需要时,也不容易收藏,屋内空间占据面积大;另外扶手无法升降,人在轮椅上只能坐着,动作单一,下肢无法运动,不利于健康或身体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带便捷、结构合理并且折叠方便的轮椅。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活动插装在车体上的靠背垫、活动插装在车体上的坐垫、设置在车体两侧的手推车轮、一端与车体连接的上坡支架、铰接在上坡支架另一端的滚轮、设置在车体上的脚踏板、设置在车体上的前车轮以及位于坐垫下方且设置在车体内侧的折置机构;
[0006]所述车体包括左车架、与左车架对称设置的右车架、下端分别与左车架和右车架铰接的靠背架、设置在靠背架上的手柄、两个分别位于在坐垫两侧的扶手架、设置在左车架下部内侧的左连接架以及设置在右车架下部内侧的右连接架;
[0007]左车架与右车架结构相同,左连接架与右连接架结构相同;
[0008]在靠背架上对称设置有插板,在靠背垫上设置有与相应插板插装连接的插杆;
[0009]左车架和右车架分别与相应的扶手架连接;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与左连接架下端连接的左导向块、与左导向块的Z向内孔滑动连接的Z向左导向杆、一端与Z向左导向杆上端连接的X向左连接套、一端活动插装在X向左连接套另一端面的轴向孔内的X向左铰接轴、与左连接架下端铰接的X向左转轴、与右连接架下端连接的右导向块、与右导向块的Z向内孔滑动连接的Z向右导向杆、一端与Z向右导向杆上端连接的X向右连接套、一端活动插装在X向右连接套另一端面的轴向孔内的X向右铰接轴、与右连接架下端铰接的X向右转轴、两端分别与X向左铰接轴和X向右转轴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以及两端分别与X向右铰接轴和X向左转轴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呈交叉设置,在所述交叉处铰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依次贯穿第一连接杆的中部径向通孔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径向通孔;
[0010]在靠背架上设置有拉杆手把,在靠背架上设置有导向架,拉杆手把位于手柄下方,在拉杆手把上连接有拉线,拉线的下端与卡位机构连接,拉线穿过相应的导向架;导向架位于相应拉杆手把的下方;
[0011]在靠背架与左车架之间设置有左卡位机构,在靠背架与右车架之间设置有右卡位机构;所述左卡位机构与右卡位机构结构相同。
[0012]进一步,所述左卡位机构包括三个设置在左车架端部的第二限位孔、设置在靠背架下端的第一限位孔、设置在第一限位孔内的孔用轴承挡圈、设置在孔用轴承挡圈一侧的弹簧卡板以及设置在孔用轴承挡圈另一侧的复位弹簧;在第一限位孔内插装有卡位螺钉,卡位螺钉设置在复位弹簧内,卡位螺钉顶端与拉线的下端连接,卡位螺钉的上部与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卡板连接,靠背架下端与左车架端部分别与转轴铰接;靠背架设置在左车架的内侧;弹簧卡板为环状结构,孔用轴承挡圈的内径小于弹簧卡板的外径;
[0013]相邻的第二限位孔之间的夹角为60° -90°,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相对应,卡位螺钉依次穿过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轴向中心线以及第一限位孔的轴向中心线沿转轴的径向设置且相交于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上。
[0014]进一步,所述左卡位机构包括三个设置在左车架端部的第四限位孔、三个设置在靠背架下端的第三限位孔、设置在左车架外侧的支座、设置在支座上的杠杆、设置在左车架上的导向筒以及设置在杠杆下端部与左车架外侧壁之间的拉紧弹簧;
[0015]靠背架下端与左车架端部分别与转轴铰接;靠背架设置在左车架的内侧;
[0016]相邻的第三限位孔之间的夹角为60° -90°,第三限位孔与第四限位孔相对应,卡位柱依次穿过第四限位孔与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的轴向中心线和第四限位孔的轴向中心线均与转轴的轴向中心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坐垫下方设置折叠机构,可以减少轮椅的外形以及占地面积,设计合理,结实耐用;折叠机构采用X向左连接套、X向右连接套,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结实耐用,节省空间,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占据空间小,受力合理。
[0019]采用左右对称设计便于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
[0020]采用插板与插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方便。
[0021]采用拉杆手把位于手柄下方,使用方便,设计人性化,采用导向架,优化拉线布置,设计合理;采用拉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实耐用。
[0022]采用靠背架与左、右车架铰接,靠背架设置在左、右车架的内侧;进一步节省空间,缩小轮椅体积。
[0023]采用弹簧复位,实现快速卡位,使用方便,结实耐用,结构紧凑。
[002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科学,结实耐用,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扶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X向左铰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右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图8 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卡位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6]其中:1、靠背垫;2、靠背架;3、手柄;4、坐垫;5、扶手架;6、扶手柄;7、升降杆;8、凹槽;9、第一定位孔;10、第二定位孔;11、左车架;12、右车架;13、左连接架;14、右连接架;15、脚踏板;16、手推车轮;17、前车轮;18、插板;19、插杆;20、左导向块;21、Z向左导向杆;22、X向左连接套;23、X向左铰接轴;24、第二连接杆;25、第一连接杆;26、右导向块;27,Z向右导向杆;28、X向右连接套;29、X向右铰接轴;30、上坡支架;31、滚轮;32、中心轴;33、拉杆手把;34、导向架;35、拉线;36、转轴;37、卡位螺钉;38、复位弹簧;39、第一限位孔;40、孔用轴承挡圈;41、弹簧卡板;42、第二限位孔;43、导向筒;44、杠杆;45、支座;46、卡位柱;47、X向左转轴;48、X向右转轴;49、拉紧弹簧;50、第三限位孔;51、第四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活动插装在车体上的靠背垫1、活动插装在车体上的坐垫4、设置在车体两侧的手推车轮16、一端与车体连接的上坡支架30、铰接在上坡支架30另一端的滚轮31、设置在车体上的脚踏板15、设置在车体上的前车轮17以及位于坐垫4下方且设置在车体内侧的折叠机构;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可以减少轮椅的外形以及占地面积,设计合理,结实耐用;
[0038]车体包括左车架11、与左车架11对称设置的右车架12、下端分别与左车架11和右车架12铰接的靠背架2、设置在靠背架2上的手柄3、两个分别位于在坐垫4两侧的扶手架5、设置在左车架11下部内侧的左连接架13以及设置在右车架12下部内侧的右连接架14 ;
[0039]左车架11与右车架12结构相同,左连接架13与右连接架14结构相同;便于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
[0040]在靠背架2上对称设置有插板18,在靠背垫I上设置有与相应插板18插装连接的插杆19,坐垫4也可以采用该插装方式。该插装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方便,可以采用其他常见可拆装方式,例如螺栓连接,卡扣连接或者捆绑连接。
[0041]左车架11和右车架12分别与相应的扶手架5连接;在扶手架5上表面设置有凹槽8,沿Z向在扶手架5上活动插装有升降杆7,升降杆7穿过凹槽8底面的Z向通孔,升降杆7的上端铰接有扶手柄6,扶手柄6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与凹槽8水平截面的形状相适配,扶手柄6的厚度小于凹槽8的深度;在升降杆7上沿轴向中心线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第一定位孔9,在扶手架5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9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0,第二定位孔10与第一定位孔9通过插销连接;通过升降杆7可以调整扶手柄6的高度,当在乘坐轮椅时间太长需要活动筋骨时,通过第二定位孔10与相应第一定位孔9的位置,将扶手架5升高,并通过插销固定,使用者就可以双手扶住扶手柄6或者将扶手柄6架于腋窝处或者手臂下方站起活动,采用交接方式,使得扶手柄6可以在水平方向内转动,更加人性化;当乘坐轮椅上,将升降杆7沿凹槽8底面的Z向通孔下降,扶手柄6放置在凹槽8,过渡平滑,使用舒适,作为变形,插销可以是插拔式定位销、弹簧和定位球组合或者弹簧和定位卡板组合等结构方式。作为优选,在车体上设置有安全带,优选设置在左车架11和右车架12之间,当升降杆7升起时候,使用者站起锻炼,并捆绑上安全带,保证使用者安全,防止力竭而摔倒,同时,不需要辅助人员时时在一旁看守,提高极大的便利,也便于使用者站起进行粪便排泄,干净卫生。
[0042]折叠机构包括与左连接架13下端连接的左导向块20、与左导向块20的Z向内孔滑动连接的Z向左导向杆21、一端与Z向左导向杆21上端连接的X向左连接套22、一端活动插装在X向左连接套22另一端面的轴向孔内的X向左铰接轴23、与左连接架13下端铰接的X向左转轴47、与右连接架14下端连接的右导向块26、与右导向块26的Z向内孔滑动连接的Z向右导向杆27、一端与Z向右导向杆27上端连接的X向右连接套28、一端活动插装在X向右连接套28另一端面的轴向孔内的X向右铰接轴29、与右连接架14下端铰接的X向右转轴48、两端分别与X向左铰接轴23和X向右转轴48连接的第二连接杆24以及两端分别与X向右铰接轴29和X向左转轴47的第一连接杆25 ;第一连接杆25与第二连接杆24呈交叉设置,在交叉处铰接有中心轴32,中心轴32依次贯穿第一连接杆25的中部径向通孔与第二连接杆24的中部径向通孔;通过交叉设置,一端固定铰接,一端活动铰接,实现折叠功能,进一步说明:当折叠时,取下坐垫4以及靠背垫1,将Z向左导向杆21沿左导向块20沿Z向向上滑动,同时带动X向左连接套22 —起运动,与X向左连接套22端部内孔铰接的X向左铰接轴23 —边向上运动,一边以X向右转轴48为支点带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