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98028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痤疮是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
[0003]西医学认为引起痤疮的原因可能是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或与一些病原菌感染有关,比如糠秕孢子菌、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螨虫等。而中医认为痤疮并不是简单的皮肤问题,皮肤病虽见于皮毛肌肤,但与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有关,与脾胃功能失调关系尤为密切。若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不能下达,上蒸颜面则致痤疮。南方地区地处湿热之地,雨湿较盛且气候炎热,湿热困结型痤疮多发、常见。
[0004]目前治疗痤疮的药物以外用药居多,如达芙文、痤疮膏、美容面膜等,其作用是消除毛囊炎症,疏通毛孔,减少油脂分泌,重于治表而疏于治本,容易反复发作,治疗时间长,而且大多外用药物容易引起瘙痒、脱肩、干燥、红斑甚至过敏反应等不适。而长期服用抑制皮脂腺功能药物、性激素及抗生素等西药则容易造成胃肠道反应、干燥、致畸、耐药性、内分泌失调,甚至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等不良反应,而且见效慢,容易复发。中药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但目前大部分治疗痤疮的中药方剂往往不能对症治疗,不仅疗效不明显,治标不治本,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加重患者的病情,例如,有些方剂强调单纯去火导致用药过于苦寒而损伤脾胃,反而会加重痤疮的病情。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辩证治疗的药物,通过健脾养胃、活血化瘀、清热燥湿、解郁安神、调节寒热的药理功能作用来从根本上治疗痤疮,具有针对性高、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0006]本发明的方剂根据痤疮的病症机理而研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赤芍10-20份、生黄芪10-20份、连翘10-20份、桃仁8-16份、红花8-16份、薏米10-20份、香附8-16份、柴胡6-12份、皂刺δ-?Ο 份、紫草 5-10 份、地龙 5-10 份、郁金 5-10 份、陈皮 10-15 份、炒白术 10-15 份、炒麦芽 10-15份、菟丝子8-16份、炙甘草8-16份、土鳖虫8-16份、苦参5-10份、半夏5-10份、茯苓5-10份、干姜8-16份。
[0008]优选地,该治疗痤疮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赤芍12-18份、生黄芪12-18份、连翘12-18份、桃仁9-15份、红花9-15份、薏米12-18份、香附9-15份、柴胡7-11份、皂刺6-9份、紫草6-9份、地龙6-9份、郁金6-9份、陈皮11 _ 14份、炒白术11 -14份、炒麦芽11 -14份、菟丝子9-15份、炙甘草9-15份、土鳖虫9-15份、苦参6-9份、半夏6-9份、茯苓6-9份、干姜9-15份。
[0009]优选地,该治疗痤疮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赤芍16份、生黄芪15份、连翘16份、桃仁12份、红花12份、薏米15份、香附14份、柴胡10份、皂刺8份、紫草8份、地龙8份、郁金6份、陈皮14份、炒白术12份、炒麦芽13份、菟丝子12份、炙甘草12份、土鳖虫12份、苦参8份、半夏7份、茯苓8份、干姜12份。
[0010]优选地,该治疗痤疮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赤芍15份、生黄芪16份、连翘15份、桃仁10份、红花14份、薏米16份、香附12份、柴胡9份、皂刺7份、紫草7份、地龙7份、郁金7份、陈皮12份、炒白术11份、炒麦芽11份、菟丝子15份、炙甘草15份、土鳖虫15份、苦参8份、半夏90份、茯苓9份、干姜1份。
[0011]上述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按照常规的制药方法制成药剂,药剂的剂型可以为煎剂、冲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0012]制作煎剂时,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按照配方量称取中药原料,加入原料药总重量2-3倍的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0.5-1小时,过滤后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温水,温水加入量以浸没滤渣为准,再次煮沸后用小火熬煮0.5小时,过滤取滤液,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即得煎剂。
[0013]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中药原料具体的功效如下:
[0014]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0015]黄苗,甘,温;归肺经、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16]连翘,苦,微寒。归肺经、心经、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0017]桃仁,味苦、甘,性平,无毒。归心,肝,大肠,肺,脾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血肿痛。
[0018]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0019]薏米,甘,淡,微寒;归脾经,肺经,肾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
[0020]香附,味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理气解郁,止痛调经的功效。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0021 ]柴胡,苦,微寒。归肝经、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0022]皂刺,辛;温。肝经;肺经。具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0023]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经,肝经,胆经。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0024]菟丝子,辛甘;平。归肝经;肾经;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0025]炒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经、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0026]炒麦芽,味甘,性平;归脾经;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0027]炙甘草,甘,平。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0028]地龙,味咸;性寒;归肝经;脾经;膀胱经。具有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主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
[0029]土鳖虫,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效。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癥瘕痞块。
[0030]苦参,味苦;性寒。归肝经;肾经;大肠经;胃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
[0031]紫草,苦,寒。入心包经、肝经。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0032]陈皮,苦、辛,温。归肺经、脾经。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0033]半夏,味辛;性温;有毒。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0034]茯苓,甘;淡;平。归心经;脾经;肺经;肾经。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唆,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0035]干姜,辛、热。归脾经、胃经、肾经、心经、肺经。具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的功效。主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0036]本发明治疗痤疮的药理依据是: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人以胃气为本,所以治本病更要注重脾胃调理。脾胃运化不好,饭吃不下,体质不好自然会引起系列的疾病。引起脾胃损伤的原因主要是饮食失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因此,根据中医的整体治疗观念,本申请人在研制治疗痤疮的药物时,兼顾了脾胃的濡养、经络的通畅、湿热的排除、精神的调理、寒热的平衡、创口的恢复等方面,从而达到了较好的疗效。
[003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8]本发明的组方,科学合理配伍,以黄芪、炒白术、炒麦芽健脾养胃;以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土鳖虫、皂刺活血化瘀;以薏米、连翘、紫草、苦参、半夏、陈皮、茯苓清热燥湿;以郁金、香附解郁安神;以柴胡、干姜、菟丝子、炙甘草调节体内寒热阴阳平衡;二十多味中药相辅相成,共奏健脾养胃、活血化瘀、清热燥湿、解郁安神、调节寒热的药理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