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咪唑、其盐或溶剂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中的用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含有式(I)所示的阿司咪唑化合物(Astemizole)及 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及作为多梳抑制 复合物2的抑制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阿司咪唑系第二代组胺Hl受体拮抗药,具有吸收快、拮抗组胺受体作用强、持续 时间长等特点。息斯敏为该药商品名之一,1983年率先在英国投入临床使用,其上市初期的 适应症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疾病,为疗效较好的抗过 敏药物。但是由于其心脏毒性,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阿司咪唑撤市。近年来,人们发现阿司 咪唑能够通过拮抗钾离子通道蛋白质hEAGl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0003] 而大量研究表明,多梳抑制复合物2(PolycombRepressiveComplex2,即PRC2) 是多梳家族蛋白(PolycombGroup)的核心成员之一,具有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可特异 性催化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修饰(H3K27me3),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PRC2的甲基转移酶活性来源于其催化成员EZH2,但是,由于其至少需要与PRC2的另外两个 成员EED和SUZ12形成复合物后才能够催化甲基化修饰,因此在仅EZH2存在时,PRC2无甲 基转移酶催化活性。因此,EZH2、EED和SUZ12被认为是PRC2复合物的核心组分。大量相 关研究结果表明,PRC2介导的H3K27me3修饰在胚胎发育、细胞命运决定、X-染色体失活及 细胞增殖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进程中发挥者关键调节作用。
[0004] 最近有研究发现,PRC2核心组分的活性异常与多种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 发展及侵袭密切相关。具体而言,核心组分EZH2,EED以及SUZ12在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 癌、前列腺癌、肝癌、大肠癌、神经胶质瘤、淋巴瘤等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且,其过表 达水平与肿瘤的恶化程度及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性,由此被认为是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此 外,通过遗传学方法如siRNA下调EZH2或其辅因子EED的表达水平,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 胞的增殖和侵袭。因此,PRC2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及发展的关键驱动因子。但是,相 关研究中尚无阿司咪唑针对PRC2或EZH2-EED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用于肿瘤治疗方 面的报道。
[000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成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其发病率分布 情况如下,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占全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约30%,在亚洲国家其发病率 通常在40%以上。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在中国以40-50岁患者居多。临床主要表现为皮下 淋巴结迅速增大,并伴有骨髓转移或淋巴结外病变,患者常出现发热、盗汗、进行性消瘦等 全身症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程进展迅速,如未能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小于一年。 目前,根据其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主要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和 活化B细胞淋巴瘤两大类,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是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
[0006] 研究发现,EZH2在成熟B细胞被抗原激活形成生发中心及抗体亲和力成熟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生发中心B细胞通过EZH2抑制DNA损伤修复系统和促进分化基因的表达, 在细胞的快速分裂的同时进行体细胞高频突变,加速抗体亲和力的成熟。同时,这种快速分 裂伴随高频突变的增殖方式也为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实验结 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细胞中均检测到EZH2的过表达以及H3K27Me3 修饰水平增高。而H3K27的过度甲基化在加速生发中心B细胞的增殖的同时,抑制活化B 细胞向浆细胞的分化及凋亡。同时,对取自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人的标本进行RNA 测序,结果表明,约30%的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病人标本中存在EZH2催化位点的致癌突 变,该突变改变了EZH2催化底物特异性,导致肿瘤细胞中H3K27的过度三甲基化。而通过 siRNA下调EZH2的表达水平,可以显著抑制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 由于过表达或突变导致EZH2活性异常是导致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发生的关键因素,EZH2 可以作为恶性淋巴瘤治疗的新靶标。
[0007] 当前,临床上对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病人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联合应用多种细胞 毒性药物(如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R-CHOP疗法)进 行高密度化疗。一方面,由于病人的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对高强度化疗药物的耐受 性差,5年平均生存率不足50%。另一方面,由于针对特定疾病的高选择性分子靶向药物具 有副作用低、抗肿瘤活性好及病人耐受性高等特点,因此,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近几十年来 药物研究中比较热衷的方向和领域。所以,发展选择性EZH2小分子抑制剂,将为恶性淋巴 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0008] 关于EZH2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科研机构和医药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在 2012年,多家制药公司几乎同时发现一类吡啶酮类EZH2高选择性抑制剂,该类化合物直接 作用于EZH2催化位点,抑制其催化活性,并对其他甲基转移酶有高度的选择性。并通过进 一步的细胞实验证明,该类化合物可以同时抑制含有野生型EZH2和突变型EZH2的生发中 心B细胞淋巴瘤的增殖,并对突变型细胞有一定的选择性。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由于过表 达或突变而导致的EZH2活性异常是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也表 明靶向EZH2的小分子抑制剂在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0009] 然而,一方面,由于EZH2抑制剂直接作用于其天然底物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 结合位点,而人体内超过50种的甲基转移酶中都有类似的SAM结合口袋,因而,需要花费大 量的实验资源去检测化合物对其他同源蛋白的选择性。另一方面,EZH2需要与EED和SUZ12 形成复合物后才能发挥催化活性,因而,通过抑制EZH2与其辅助蛋白(如EED)的相互作用 也可以抑制EZH2的催化活性。同时,由于EZH2蛋白-辅助蛋白相互作用位点的特异性远 高于其与SAM结合位点的特异性,故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位点抑制剂可以解决该化 合物的选择性难题。2013年,哈佛医学院的WoojinKim等人根据EZH2与EED的复合物晶体 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EZH2环肽类化合物(stapledpeptide),选择性抑制EZH2与EED的 结合,促进PRC2多个组分的降解,进而抑制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相比EZH2抑制剂,该环肽 类化合物不仅对依赖EZH2催化活性的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一些虽然依赖 EZH2但是不依赖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的肿瘤细胞(如基底样恶性乳腺癌、雄激素抵抗性恶性 前列腺癌等)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因而,极大地扩大了PRC2复合物抑制剂的应用范 围。然而,由于多肽类化合物通常存在细胞渗透能力低、代谢稳定性差、制备昂贵等缺点,严 重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与此相反,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通透性好、代谢稳定性高、制备 难度低等特点,有效弥补了多肽类化合物的不足。因此,特异性靶向EZH2-EED相互作用的 高活性、高成药性小分子抑制剂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以为多种依赖于EZH2的恶 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0010] 然而,目前存在的难题在于,该类药物开发的难点是蛋白相互作用的界面表面积 大、溶剂化程度高且无明显的配体结合腔。并且,通过与其他已有小分子抑制剂的PPI界面 比较,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EZH2-EED的结合界面具有更大的包埋面积和更强的亲和力的 特点,其中,包埋面积为3000A2,解离常数约为100nM。上述特点增大了发现小分子抑制剂 的难度。目前,尚无针对EZH2-EED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难题,针对EZH2-EED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界面,建立 多种化合物活性评价及确认方法,对大量已上市的药物进行筛选,从中发现化合物阿司咪 唑可以特异性阻断EZH2-EED之间的相互作用,破坏复合物形成,并加速PRC2核心组分的降 解,从而抑制PRC2甲基转移酶活性。由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式(I)所示的阿司 咪唑、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中的用 途:
[0012]
[0013] 优选地,所述恶性淋巴瘤为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相关的疾病。
[0014] 另优选地,所述恶性淋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001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式(I)所示的阿司咪唑、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或溶剂合物作为多梳抑制复合物2的抑制剂的用途。
[001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式(I)所示的阿司咪唑、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或溶剂合物作为EZH2-EED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用途。
[0017] 有益效果
[0018] 化合物阿司咪唑作为多梳抑制复合物2的抑制剂和EZH2-EED相互作用的抑制剂 能够有效地抑制EZH2与其辅助蛋白(如EED)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PRC2的催化活性。进 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与生发中心B细胞淋巴瘤相关的恶性淋巴瘤疾病。
【附图说明】
[0019] 图1.表示阿司咪唑抑制EZH2-EED相互作用的抑制曲线图及抑制常数K1 ;
[0020] 图2.表示不同形式的阿司咪唑盐及非盐形式化合物对EZH2-EED相互作用的抑制 线图;
[0021] 图3.表示阿司咪唑在提高EED蛋白热稳定性方面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关系;
[0022] 图4?表示阿司咪唑与EED蛋白的亲和力曲线和解离常数Kd ;
[0023] 图5.表示在饱和转移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