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莨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材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属于 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药材:薯直(Dioscorea cirrhosa Lour.)
[0003]基源:暮截科(Dioscoreaceae)暮截属(Dioscorea)
[0004] 原植物:多年生宿根性缠绕藤本植物,全株光滑无毛,茎杆圆柱形,其质甚坚韧,基 部长有坚硬的棘刺,上部多分枝,蔓延甚长,常攀附在乔木或灌木丛中。叶互生或对生,革 质,长椭圆形至长披针形,基部新形或钝形,全绿,正面绿色,背面粉绿,皆光滑,叶长4~10 公分,宽2~5公分。花单性,数多形小,雄花序圆锥状,雌花序穗状,腋生,蒴果三翅状,径 约2. 5~3公分,种子扁平而藏在翅内,春夏开花,夏秋结果。药用部位块茎肥大,长者数节, 多须根,表面粗糙且常有疣状突起,其肉质呈棕红或紫红。
[0005]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的慢性疾病。医学上一般把糖尿病类型分为四种: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 病和其他型糖尿病,近年来二型糖尿病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
[0006]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如双胍类的 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利用量,抑制肝葡萄糖的输出, 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达到治疗作用;罗格列酮及 吡格列酮作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在骨骼肌、脂肪组织、肝脏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 糖。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如体重增加、心衰、乳酸性酸中毒,长期使用可引起 并发症等,如文迪雅,表现出更易增加患者心脏病突发和心脏衰竭的风险。目前美国已经限 制该类药品的使用,同时这些药品将退出欧洲市场。因此,寻找新的副作用小的抗糖尿病药 物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薯莨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 的应用,本发明经实验研究证实:薯莨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理活性明显,安全可靠,可 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产品。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薯莨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 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前述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所述的并发症是视力变化、听力下降、牙龈出血、口 腔干燥或溃疡、头晕或头昏眼花、四肢刺痛或麻木、手脚经常疼痛、腿部痉挛或麻木、肠道及 膀胱功能紊乱、出汗异常、皮肤干燥或瘙痒、性生活困难、血脂异常。
[0010] 本发明中将薯莨用于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是以薯莨为原料,制备成适用于临 床上使用的药物或保健品。
[0011] 前述的药物或保健品为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微囊剂、丸剂、滴丸、软胶囊、 口服液、糖浆剂、分散片、喷雾剂或气雾剂、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吸入剂、贴剂、凝胶剂; 所用的辅料选自常规的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粘合剂、润滑剂、湿润剂、增 稠剂、增溶剂。
[0012] 本发明中将薯莨用于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是以水、乙醇或二氧化碳为溶媒提 取的薯莨提取物,制备成适用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或保健品。
[0013] 优选的,以水为溶媒提取薯莨提取物包括以下步骤:将薯莨切制成0. 02~2cm段, 称取80~120g,用6~10倍量水将药材浸润30~120min,煎煮1~3次,每次1~3小 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于温度为65~75°C、真空度为0. 08~0.1 Mpa的条件下减压干 燥,即得。
[0014] 更优选的,以水为溶媒提取薯莨提取物包括以下步骤:将薯莨切制成Icm段,称取 l〇〇g,用8倍量水将药材浸润30min,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于温度为 70°C、真空度为0.1 Mpa的条件下减压干燥,即得。
[0015] 前述的薯莨的应用中,将薯莨提取物与其它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制成复方药 物。
[0016] 具体的,将薯莨提取物与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的清热解毒药,活血通络药,收敛止 血药,补气药,清热泻火、宽胸散结、生津止渴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成复方药物。
[0017] 优选的,所述的清热解毒药是山银花,活血通络药是鲜鸡血藤,收敛止血药是仙鹤 草,补气药是鲜垂盆榨汁拌渣酵解成的曲,清热泻火、宽胸散结、生津止渴药是鲜瓜萎。
[0018]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薯莨提 取物的提取工艺,保证科学、合理、可行;同时为了验证薯莨在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 症方面的作用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具体如下:
[0019] 实验例1 :提取溶媒的选择及提取方法的粗选
[0020] 取薯莨的粗粉100克,按下表1中的方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21] 表1不同提取方案
[0022]
[0025] 由表2可知:薯莨以水和二氧化碳为溶媒进行提取,提取物的出膏率最高,从节约 成本考虑,选择水作为最佳提取溶媒,提取方式选择煎煮提取。
[0026] 实验例2::薯莨水提工艺考察
[0027] -、药材的炮制长度对出膏率的影响
[0028] 称取薯莨100g,用10倍量水将药材浸润30分钟,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 并滤液,浓缩,进行出膏率测定,结果见表3 :
[0029] 表3药材炮制长度对出膏率的影响
[0030]
[0031]
[0032] 由上表3可知:药材粗粉的出膏率最高,但是由于药材粗粉提取后药液难于滤过, 实验时虽然可用机械的方法榨干药渣,但并不适用于大工业生产;而且切制成LOcm段的 药材的出膏率与药材粗粉的出膏率相近,故以切制成LOcm段进行提取为佳。
[0033] 二、浸泡时间对出膏率的影响
[0034] 药材吸水率测定:将薯莨炮制成1.0 cm段,称取100g,加水至浸泡药材完全,过夜, 测定其吸水率,结果见表4:
[0035] 表4浸泡过夜药材吸水率测定
[0036]
[0037] 称取100g炮制成1.0 cm段的薯莨,用10倍量水将药材浸润不同时间,煎煮2次, 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测定出膏率,结果见表5 :
[0038] 表 5
[0039]
[0040] 由上表5可知:不同的浸泡时间,对药材的出膏率影响不大,从节约时间和成本考 虑,以浸润30分钟为佳。
[0041] 三、不同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出膏率的影响
[0042] 在药材炮制长度和浸泡时间确定之后,根据预实验,选定对影响出膏率的主要因 素:煎煮时间、提取次数和加水量,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三因素的三个不同水平来进行 考察各环节对出膏率的影响,从而选取最佳工艺。其中因素水平如表6所示:
[0043] 表6综合评价实验水平
[0044]
[0045]
[0046] 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称取100g炮制成1.0 cm段的薯莨,按表6中的因素 和水平条件进行,药材浸泡时间均为30分钟,提取后,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进行出膏率 测定,结果如表7所示:
[0047] 表7正交表实验结果
[0048]
[0049] 由表7可知:各因素影响的顺序为A > B > C,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2,即:炮制成 1.0 cm段的薯莨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 煎煮2小时。
[0050] 实验例3 :提取方案验证
[0051] 根据优选出的试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