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粘连节育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184315阅读:1740来源:国知局
防粘连节育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粘连节育环。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节育环,主要功能只是起到节育的效果,但在患者实际进行节育手术时,很多都是做完刮宫手术,再放置节育环。刮宫手术造成子宫壁创伤,放置节育环后,由于现在市场上的节育环中间中空无隔膜,导致子宫上下壁之间非常容易发生粘连;而一旦粘连发生,患者以后不孕不孕概率大幅增加。因此,解决放置节育环手术,同时避免子宫上下壁粘连发生的问题,成为妇产科医务人员比较棘手的手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粘连节育环,其通过在节育环本体的一侧连接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解决了现有节育环在手术之后放置可能发生子宫壁粘连的问题,保护了患者健康,并具备传统节育环防止怀孕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包括节育环本体和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所述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连接在节育环本体的一侧。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的形状与节育环本体的形状相吻合。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热合连接在节育环本体的一侧。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的厚度为1mm~3mm。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育环本体为含铜V型节育环。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育环本体为含铜T型节育环。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育环本体为圆形节育环。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育环本体为半圆形节育环。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育环本体为混合环。

上述的防粘连节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育环本体为节育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节育环本体的一侧连接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在6~18个月内将完全降解,最终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对身体没有任何毒付作用,解决了放置节育环手术之后,可能发生子宫壁粘连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不但延续了传统节育环防止怀孕的功能,同时,具备防止放置节育环之后,可能发生的子宫上下壁粘连问题,保护了患者健康。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很低,在节育环领域,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节育环本体;2—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粘连节育环,包括节育环本体1和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所述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连接在节育环本体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现有节育环基础上附一层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即在节育环本体1的一侧附有一层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不会影响到节育环的节育效果,但会阻止子宫内膜上下壁之间接触,从而达到防治粘连情况发生。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一般在6~18个月可完全降解,最终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本实施例既达到节育的目的,又解决了子宫内膜粘连的难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的形状与节育环本体1的形状相吻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热合连接在节育环本体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的厚度为1mm~3mm,实际制作时,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聚乳酸脂手术保护膜2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节育环本体1为含铜V型节育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节育环本体1为含铜T型节育环。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节育环本体1为圆形节育环。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节育环本体1为半圆形节育环。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节育环本体1为混合环。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节育环本体1为节育花。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