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椅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166221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热疗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热疗椅,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配置有红外光加热器及射频加热器的热疗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周遭的温度稍高于身体的温度时,热会开始借着传导、对流、或是辐射的方式传向身体周遭,而当组织的温度上升时,会导致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进而加速身体的代谢。因而,市面上有各种通过水蒸气、红外光、微波、射频等热源对身体各部位加热的器材,其中尤以红外光是最普遍被使用于作为热疗器材的热源。然而,目前市面上以红外光加热器作为热源的热疗器材,仅能照射身体的局部部位,故使用者仅能在不舒适的状态下,进行局部热疗,不仅操作不便且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节省时间的热疗椅,包括:一舱体,该舱体具有一可供使用者卧躺于其内的容置空间;一舱门,该舱门的一端与该舱体的一端枢接,可视需要被开启或关闭,且该舱门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其中该下表面朝向该舱体的该容置空间,且该下表面设置有一红外光(IR)加热组件;以及一承接该舱体底部的基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舱体内还包括一衬垫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衬垫层包括一枕头、一颈垫、一上椅垫、一腰垫、一下椅垫以及一屁股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舱体包括:一上主壳体,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该上主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且该枕头、该颈垫及该上椅垫是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一弧状舱罩,连接于该上主可壳体的该第一端;一下主壳体,包括相对的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且该下主壳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且该腰垫、该下椅垫及该屁股垫是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以及一中间轴,设置于该上主壳体与该下主壳体之间,其中邻近该上主壳体的该第二端处具有一凹槽,而该下主壳体邻近该第三端处具有一突延部,且该中间轴是设置于该凹槽内,使得该突延部卡扣于该中间轴上,进而使该上主壳体与该下主壳体通过该中间轴彼此枢接,并使该上主壳体可受控制地调整角度,且该舱门与该下主壳体的该第四端枢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上壳体的一侧还包括一把手,可控制该舱门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基座包括一具有凹状容置空间的承接部以及一底部,其中该承接部是设置于该下主壳体与该底部之间,且该下主壳体可适顺性地被容置于该承接部的凹状容置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底座还包括一踏板以及一连接于该踏板与该基座之间的倾斜角度控制机构,通过使用者踩踏该踏板来带动该倾斜角度控制机构,调整该基座及位在该凹状承接部内的该下主壳体的倾斜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且还包括一止滑垫,设置于该底座与地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舱门包括一彼此对称且互相间隔的第一、第二本体、以及一连接杆,位在该第一、第二本体之间且用以连结该第一、第二本体,其中该第一、第二本体分别具有一透气用的第一、第二开口,且该连接杆还包括一连接部,用以与该下主壳体的该第四端枢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连接杆包括一第一、第二支撑杆以及一夹于该第一、第二支撑杆之间的金属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热疗椅,该红外光(IR)加热组件所发出的红外光为远红外光或近红外光,且该红外光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小于700W。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红外光(IR)加热组件包括多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IR LEDs)。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其特征在于,该舱体内还包括一底板,设置于该舱体与该衬垫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底板更设置有一射频(RF)加热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热疗椅,该射频(RF)加热组件包括一射频产生器,其可发出的频率为40.68MHz,且该射频(RF)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为200W。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置有红外光加热器及射频加热器的热疗椅,使用者只要舒适地卧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疗椅上,便可在休息时,同时接受红外光加热器与射频加热器所提供的热疗效果,操作方便且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的爆炸分解图。

图4为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其中,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

10 上主壳体

10A 第一端

10B 第二端

15 第一容置空间

17 凹槽

20 弧状舱罩

30 下主壳体

30A 第三端

30B 第四端

35 第二容置空间

36 固定孔

37 把手

50 第一本体

50A、60A 上表面

50B、60B 下表面

55A 第一开口

55B 第二开口

60 第二本体

70 连接杆

71 第一支撑杆

72 金属条

73 第二支撑杆

75 连接部

80 承接部

85 凹状容置空间

90 底板

95 踏板

100 舱体

200 舱门

250 红外光加热器

260 红外光LED

300 基座

400 衬垫

410 枕头

420 颈垫

430 上椅垫

440 腰垫

450 下椅垫

460 屁股垫

500 底板

1000 热疗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作与使用方式。然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许多可供应用的实用新型概念,其可以多种特定型式实施。文中所举例讨论的特定实施例仅为制造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实用新型,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连性。以下将详细说明。

[实施例]

以下将配合图1-图4,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

首先,请参照图1,其所呈现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的立体透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包括一舱体100、一舱门200以及一承接该舱体100底部的基座300。其中,该舱体100具有一可供使用者卧躺于其内的容置空间(未标示),且该舱门200的一端与该舱体100的一端枢接,可视需要被开启或关闭。

其次,请参照图2,其所呈现的是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该舱门200包括一彼此对称且互相间隔的第一本体50、第二本体60、以及一连接杆70,位在该第一本体50和第二本体60之间,且用以连结该该第一本体50和第二本体60。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70,包括一第一支撑杆71、一第二支撑杆73及一夹于该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3之间的金属条72。

如图2所示,舱门200的第一本体50具有相对的上表面50A及下表面50B,而舱门200的第二本体60则具有相对的上表面60A及下表面60B。其中,第一本体50的下表面50B及第二本体60的下表面60B均朝向舱体100的该容置空间(未标示),且第一本体50的下表面50B及第二本体60的下表面60B均设置有一红外光(IR)加热组件250,该红外光(IR)加热组件250所发射出的红外光可为远红外光或近红外光,且该红外光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小于700W。在本实施例中,此红外光(IR)加热组件250是由多个红外光发光二极管260所构成。此外,位了让使用者在开启红外光(IR)加热组件250进行热疗时得以交换舱体100内、外的气流,进而调节温度舱体100内的温度,使舱体100内温度不会太高,故本实施例的第一本体50和第二本体60更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开口55A和一第二开口55B,使舱体100内、外的气流得以经由第一开口55A和第二开口55B被交换。

接着,请参照图3,其所呈现的是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的爆炸分解图。如第3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热疗椅1000,包括一舱体100、一舱门200以及一承接该舱体100底部的基座300,且该舱体100内更铺设有一衬垫层400,其包括一枕头410、一颈垫420、一上椅垫430、一腰垫440、一下椅垫450以及一屁股垫460。其中,该舱体100包括一上主壳体10、一弧状舱罩20、一下主壳体30以及一中间轴40。该上主壳体10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10A及一第二端10B,且该上主壳体10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5,且该枕头410、该颈垫420及该上椅垫430是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15内。此外,该上主壳体10的侧边还包括一把手37,使用者可通过操作该把手37而开启或关闭该舱门200。该弧状舱罩20,则是连接于该上主可壳体10的该第一端10A。该下主壳体30,包括相对的一第三端30A及一第四端30B,且该下主壳30体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间35,且该腰垫440、该下椅垫450及该屁股垫460是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35内。该中间轴40则是设置于该上主壳体10与该下主壳体30之间,其中邻近该上主壳体10的该第二端10B处具有一凹槽17,而该下主壳体30邻近该第三端30A处具有一突延部38,且该中间轴40是设置于该凹槽17内,使得该突延部38卡扣于该中间轴40上,进而使该上主壳体10与该下主壳体30通过该中间轴40彼此枢接,并使该上主壳体10可受控制地被调整角度,以利使用者可调整最舒适的卧躺姿势。此外,上述的连接杆70末端还包括一连接部75,用以与位在该下主壳体30的该第四端30B的固定孔36枢接,使得舱门200可枢接于该下主壳体30的该第四端30B。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座300,包括一具有凹状容置空间85的承接部80、一底座90及一踏板95。其中,该承接部80是设置于该下主壳体30与该底座90之间,且该下主壳体30可适顺性地被容置于承接部80的凹状容置空间85内。此外,本实施例的基座300还包括一连接于该踏板95与该底座90之间的倾斜角度控制机构(未绘示),使用者可通过踩踏该踏板95来带动该倾斜角度控制机构(未绘示),调整该基座300及位在该承接部80的该凹状容置空间85内的该下主壳体30的倾斜角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热疗椅1000,还包括一个设置有一射频(RF)加热组件(未标示)的底板500,设置于该舱体100与该衬垫层400之间。其中,上述射频(RF)加热组件(未标示)可包括一射频产生器,其可发出的频率范围为40.68MHz,且该射频(RF)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为200W。

此外,为了使本实施例的热疗椅1000可稳固地被放置在底板500上,还可设置一止滑垫(未绘示)于热疗椅1000的底座90与地板之间,以避免热疗椅1000在使用时发生滑动。

最后,如图4所示,其所呈现的是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当使用者欲使用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经由位在舱体100的上壳体10侧边的把手37开启舱门200,然后再卧躺于位在舱体100内的衬垫400上,最后关上舱门200后,开启控制位在舱门200的第一、第二本体50、60的下表面50A、50B上的红外光加热器250A以及设置于底板500上的射频(RF)加热组件(未标示),用户便可舒适地卧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疗椅上休息,并同时接受红外光加热器与射频加热器所提供的热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疗仪1000,通过提供一具容置空间的舱体100,然后再分别配置红外光加热器250于舱门200的第一、第二本体50、60的下表面50B、60B,及配置一设置有射频加热器的底板500,可让使用者舒适地卧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疗椅1000上,便可在休息时,同时接受红外光加热器250与射频加热器(未标示)所提供的热疗效果,操作方便且节省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