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热解毒片的中药。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肝的治疗尚缺乏疗效满意的药物和手段,传统的中医学整体辩证理论和中药制剂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疫”趁虚而入所致。湿邪重浊,疫毒乖戾,若湿、疫二邪相合为患,不但蕴结中焦导致脾胃失和、肝胆不利,而且更易化热耗津、聚痰生瘀,致使痰瘀互结、气阴两虚而使病情缠绵难愈。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为湿热瘀毒蕴结体内,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因而治疗原则多以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疏肝理气及活血化瘀为主,兼用扶正固本之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清热解毒片的中药。
一种清热解毒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取虎仗12-18g、茵陈8-12g、野菊花22-30g、北豆根10-25g、淫羊藿8-15g、桔红5-15g、甘草15-22g,将上述中药加水煎煮成汤剂,每日一次,分早中晚服用。
优选地,取虎仗15g、茵陈10g、野菊花25g、北豆根15g、淫羊藿10g、桔红15g、甘草20g。
优选地,取虎仗12g、茵陈8g、野菊花22g、北豆根10g、淫羊藿8g、桔红5g、甘草15g。
优选地,取虎仗18g、茵陈12g、野菊花30g、北豆根25g、淫羊藿15g、桔红15g、甘草122g。
优选地,取虎仗10g、茵陈8g、野菊花28g、北豆根15g、淫羊藿12g、桔红10g、甘草18g。
本发明所述一种清热解毒片的中药,清利湿热、活血通络,清肝利胆、除热祛湿,清热凉血、淫羊藿滋补肝肾、通行气血,健脾胜湿、理气通络,甘草调和脾胃、补气生津活血化瘀、祛邪扶正等功效。
实施例1。
一种清热解毒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取虎仗12-18g、茵陈8-12g、野菊花22-30g、北豆根10-25g、淫羊藿8-15g、桔红5-15g、甘草15-22g,将上述中药加水煎煮成汤剂,每日一次,分早中晚服用。
优选地,取虎仗15g、茵陈10g、野菊花25g、北豆根15g、淫羊藿10g、桔红15g、甘草20g。
取104例患者,符合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和寄生虫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年龄18-76,肝炎病史超过,半年,目前仍有肝功能损害,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判断标准:
显效:疗程结束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ALT下降大于50%;
无效: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ALT下降未达50%或升高;
治疗组连续用药3个疗程,每疗程15天,每日一次,效果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取虎仗12g、茵陈8g、野菊花22g、北豆根10g、淫羊藿8g、桔红5g、甘草15g。
患者李某,52岁,男,连续用药3个疗程,每疗程15天,每日一次,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ALT下降大于5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取虎仗18g、茵陈12g、野菊花30g、北豆根25g、淫羊藿15g、桔红15g、甘草12g。
患者陈某,32岁,女,连续用药3个疗程,每疗程15天,每日一次,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祛邪扶正等功效。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ALT下降大于5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取虎仗10g、茵陈8g、野菊花28g、北豆根15g、淫羊藿12g、桔红10g、甘草18g。
患者王某,7岁,女,药量减半,连续用药3个疗程,每疗程5天,两疗程之间休息2天,每日一次,健脾胜湿、理气通络,甘草调和脾胃、补气生津。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ALT下降大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