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0533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和老年病低龄化的趋势,根据疾病谱的提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群易患这些病症:如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肾病、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子宫肌瘤、内膜异位、痛经、月经不调、不孕、阳痿等症。很多患者在治疗和用药过程中,过分依赖西医治疗方式和西药,副作用较大,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用中医药诊疗方式,其中以口服中药最为常见,但中药口服药存在服用不方便、治疗期限较长、治疗效果相对缓慢等不利因素。本发明基于减少口服药类,发掘、改良、创新中医药传统技术,创建新型铺灸技术规范,以达到更有效、更安全、更规范更绿色的医治病症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该介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由中药粉和生姜泥的制备而成,所述中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人工麝香0.05~0.15份,沉香0.25~0.75份,丁香1.4~1.8份,肉桂1.5~2.5份,甘松1.4~1.8份,山奈1.4~1.8份,石菖蒲1.4~1.8份,白芥子1.4~1.8份,元胡1.4~1.8份,檀香0.25~0.75份,制附子1.4~1.8份;所述生姜泥的重量份数为18~2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粉与生姜泥的重量份数比为1:(1-1.5),优选地,所述中药粉与生姜泥的重量份数比为1:1.3。

进一步的,所述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由中药粉和生姜泥的制备而成,所述中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人工麝香0.1份,沉香0.5份,丁香1.5份,肉桂2份,甘松1.5份,山奈1.5份,石菖蒲1.5份,白芥子1.5份,元胡1.5份,檀香0.5份,制附子1.5份;所述生姜泥的重量份数为20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人工麝香、沉香、丁香、肉桂、甘松、山柰、石菖蒲、白芥子、元胡、檀香、制附子晒干后碾磨成粉末后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备用;

(2)将生姜洗净晾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生姜泥;

(2)中药粉与生姜泥混和调和成药泥即得所述的外用介质。

在本发明的纯中草药外用介质功效如下:

人工麝香:辛温,气极香,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沉香:气味芳香,性辛,微温,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丁香:温中降逆,行气止痛,醒神开窍;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

山奈:温中化湿,行气止痛;

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白芥子:化痰,理气,定喘;

元胡:活血散瘀,利气止痛;

檀香:理气调中,散寒止痛;

制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本发明的纯中药介质具有祛风、活血、散寒、消炎、止痛的功效,其以中医理论中阴阳学说为基础,通过外用药的发散、解表、温热等,促使药物作用迅速发挥,再加以生姜汁的作用,可使药物很快穿透皮肤,渗入肌腠,从而达到祛风活络、消炎止痛的效果。该类介质药物是以热祛寒,达到祛风散寒、清热消炎、活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铺灸疗法五大作用为:

通: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条畅气机,以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排:把体内深层湿寒之气排出来,膀胱经排毒。

调:调节脏腑功能、调理阴阳平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补: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

活:激活中枢神经处于休眠状态的干细胞和母细胞,延缓衰老,修正亚健康,增强免疫力,焕发生命活力。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具有以下优势:

(1)将外用介质铺在人体脊背正中上,用艾绒点燃灸之,该疗法操作程序简单,容易掌握,用量规范,无毒副作用,治疗后患者感到全身舒服,不但远期治疗好,而且近期效果也好;

(2)皮肤是药物吸收最快的途径,且无任何毒副作用,长期持续使用,它通过刺激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能起到温元壮阳、祛邪扶正的作用,改善疾病病理状态,提高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理解的含义,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将本文中使用的一些术语进行了下述定义。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单数型“一个”和“这个”包括复数参考,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的表述。例如,术语“(一个)细胞”包括复数的细胞,包括其混合物。

所有的数字标识,例如pH、温度、时间、浓度,包括范围,都是近似值。要了解,虽然不总是明确的叙述所有的数字标识之前都加上术语“约”。同时也要了解,虽然不总是明确的叙述,本文中描述的试剂仅仅是示例,其等价物是本领域已知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由中药粉和生姜泥的制备而成,所述中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人工麝香0.1份,沉香0.5份,丁香1.5份,肉桂2份,甘松1.5份,山奈1.5份,石菖蒲1.5份,白芥子1.5份,元胡1.5份,檀香0.5份,制附子1.5份;所述生姜泥的重量份数为20份。

上述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人工麝香、沉香、丁香、肉桂、甘松、山柰、石菖蒲、白芥子、元胡、檀香、制附子中草药碾磨成粉末后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备用;

(2)将生姜洗净晾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生姜泥;

(2)中药粉与生姜泥混和调和成药泥即得所述的外用介质。

实施例2

一种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由中药粉和生姜泥的制备而成,所述中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人工麝香0.05份,沉香0.3份,丁香1.4份,肉桂2.2份,甘松1.4份,山奈1.6份,石菖蒲1.5份,白芥子1.6份,元胡1.5份,檀香0.4份,制附子1.6份;所述生姜泥的重量份数为20份。

上述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人工麝香、沉香、丁香、肉桂、甘松、山柰、石菖蒲、白芥子、元胡、檀香、制附子晒干后碾磨成粉末后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备用;

(2)将生姜洗净晾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生姜泥;

(2)中药粉与生姜泥混和调和成药泥即得所述的外用介质。

实施例3

一种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由中药粉和生姜泥的制备而成,所述中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人工麝香0.12份,沉香0.4份,丁香1.6份,肉桂1,。8份,甘松1.4份,山奈1.7份,石菖蒲1.4份,白芥子1.4份,元胡1.5份,檀香0.65份,制附子1.45份;所述生姜泥的重量份数为18份。

上述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人工麝香、沉香、丁香、肉桂、甘松、山柰、石菖蒲、白芥子、元胡、檀香、制附子晒干后碾磨成粉末后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备用;

(2)将生姜洗净晾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生姜泥;

(2)中药粉与生姜泥混和调和成药泥即得所述的外用介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将配制好的外用介质铺敷于脊柱的施灸部位,在脊柱上放置铺灸器,再将600g生姜泥铺置于铺灸器中,在生姜泥上铺设艾绒250g并点燃灸之。

临床疗效观察:

自2005年起,将实施例制得的外用介质应用于120例患者,其中患有颈椎病30例、关节炎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哮喘20例、失眠健忘10,经过使用本发明的外用介质辅灸,有效率100%,治愈率为93%。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男,49岁,类风湿性关节炎,双手关节肿胀疼痛两年余,经多处治疗无效,配合实施例1制得的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用铺灸疗法外敷,每三天一次,加以保健中药调理的治疗,一个月后手关节肿胀范围明显缩小,经过三个月系统治疗,手关节已经能够明显活动自如。

病例2:崔某,男,63岁,颈椎病,颈部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配合实施例1制得的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用铺灸疗法外敷,每三天一次,一个月后病情已得到明显改善。

病例3:孙某,男,61岁,支气管哮喘,间断咳嗽,咳痰伴喘憋3年,配合实施例1制得的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用铺灸疗法外敷,每周一次,加以中药调理,两月后病情明显好转。

病例4:陈某,男,31岁,未婚,亚健康病,失眠、健忘、乏力、颈部、肩背酸痛6月余,伴烦躁易怒、工作效率下降,配合实施例1制得的中医灸疗的外用介质用铺灸疗法外敷,每周一次,嘱其保持心情愉悦,积极心态,以致促进身心健康,两月后病情明显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