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多穗石柯茶叶杀青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667005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多穗石柯茶叶杀青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多穗石柯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多穗石柯茶叶杀青的方式很多,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就是炒青,传统的炒青方法是将茶叶放在国内靠人工翻抄,这种杀青效率非常低,为了适应大量成产的需要,人们开始使用机械自动炒青来代替人工操作,现在出现了槽锅式绿茶杀青理条设备,现有技术的槽锅式绿茶杀青理条设备大多采用固定于槽锅下方的热源对槽锅底部进行加热的方式,热源通过辐射方式对槽锅进行加热,其热能利用率较低,能源浪费比较严重,而且,在杀青的过程中,现在的杀青设备大都采用通入热气或是在外壳与滚筒之间设置加热器来烘干,容易影响茶叶在受热不均匀度,导致杀青不彻底,影响了茶叶的口感和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多穗石柯茶叶杀青装置,从而克服茶叶受热不均匀度,杀青不彻底,影响了茶叶的口感和外观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多穗石柯茶叶杀青装置,包括进料槽、其进料口与所述进料槽连接的杀青筒、电动机以及与所述电动机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翻动叶,每相邻两个所述翻动叶和所述杀青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杀青槽,每个所述杀青槽中设置有热气管。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热气发生器、控制器以及出料槽,所述热气发生器与所述热气管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料槽、所述热气发生器、所述电动机以及所述出料槽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轴横穿所述杀青筒。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动叶的长度与所述杀青筒的长度相同。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气管紧贴在所述杀青筒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机带动转动轴在杀青筒中转动,在转动的同时翻动叶也随着转动,翻动叶在转动的过程中,每个杀青槽中热器管同时喷入热气,使得茶叶随时都能均匀接触热气,而且转动时杀青槽中的茶叶也随之翻动、抛动,进一步避免茶叶堆叠受热不均的问题发生,彻底杀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多穗石柯茶叶杀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多穗石柯茶叶杀青装置的A-A段剖面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进料槽,2-杀青筒,3-热气发生器,4-电动机,5-转动轴,6-控制器,7-翻动叶,8-出料槽,9-热气管,10-温湿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和,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节能型多穗石柯茶叶杀青装置包括:进料槽1、杀青筒2、热气发生器3、电动机4、转动轴5、控制器6、翻动叶7、出料槽8、热气管9以及温湿传感器10。

进料槽1与杀青筒2的进料口连接,转动轴5与电动机4连接。

如图2所示,转动轴5上优选设置八个翻动叶7,每相邻两个翻动叶7和杀青筒2的内壁之间形成杀青槽,每个杀青槽中设置有热气管9,热气发生器3与热气管9连接,用于向杀青筒2通入热气,而且热气管9紧贴在杀青筒2的内壁同时要避免翻动叶7在转动过程中碰到。进一步的为避免部分茶叶翻动到的问题发生,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转动轴5横穿杀青筒2,翻动叶7的长度与杀青筒2的长度相同。

控制器6分别与进料槽1、热气发生器3、电动机4、出料槽8以及温湿传感器10连接。更具体的是控制器6分别控制进料槽1和出料槽8的阀门开关,同时可控制电动机4的工作功率以改变转动轴5的转动频率,温湿传感器10设置在杀青筒2内,优选安装在翻动叶7上用于探测茶叶的温度和湿度并传输至控制器6,控制器6根据茶叶的实际温度和湿度调节热气发生器3的热气温度和转动轴5的转动频率。

具体使用时,控制器6打开进料槽1的阀门,茶叶进入杀青筒2落入杀青槽中,当每个杀青槽都填充一定量的多穗石柯茶叶后,控制器6控制电动机4启动带动转动轴5转动,同时热气发生器3通过热气管9向杀青筒2导入热气,翻动叶7翻动茶叶进行杀青,待温湿传感器10感知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杀青指标后,电动机4缓慢工作,转动轴5缓慢转动,控制器6打开出料槽8的阀门,杀青后的茶多穗石柯叶从杀青筒2中缓慢送出。

本实施例中的杀青装置,同样适用于红茶、绿茶茶叶的杀青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机带动转动轴在杀青筒中转动,在转动的同时翻动叶也随着转动,翻动叶在转动的过程中,每个杀青槽中热器管同时喷入热气,使得茶叶随时都能均匀接触热气,而且转动时杀青槽中的茶叶也随之翻动、抛动,进一步避免茶叶堆叠受热不均的问题发生,彻底杀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