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胶造粒物和增稠用组合物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280257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对调制溶解性优异的增稠用组合物有效的黄原胶造粒物和溶解性优异的增稠用组合物,特别是涉及每单位质量的增稠活性高且溶解性优异的增稠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龄化社会的进展,咀嚼、吞下食物的能力降低的所谓咀嚼、吞咽困难者的数量趋于増加。咀嚼、吞咽困难者若误吞了含水分的饮食品,则饮食品会进入支气管,引起肺炎等严重的疾病,因此在摄取粘度低的饮食品、例如茶、牛奶、果汁、汤等时要特别注意。针对这样的咀嚼、吞咽困难者,有人开发了多种用于对液态食品赋予粘性的增稠用组合物、所谓的粘稠剂(thickeningagents,トロミ剤)、吞咽剂这样的商品并已上市。特别是,最近对增稠用组合物要求具有以下特性:在溶解于含有水分的饮食品时,不仅不易产生“团块(unmixedlumps,ダマ)”或“疙瘩(largeunmixedlumps,ママコ)”,而且还要快速分散以表现出粘度,风味、味质好,透明性高,可廉价供应等。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食品结构改良用组合物,其是使液态食品的流变学发生变化的食品结构改良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黄原胶和水溶性分散剂,上述黄原胶和上述水溶性分散剂分别造粒。该发明需要造粒成250μm~710μm的特定范围粒径的黄原胶造粒物和水溶性分散剂造粒物,而且当黄原胶和水溶性分散剂中的黄原胶浓度为50质量%以上时分散性不好等,难以将黄原胶浓度提高至50质量%以上进行使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增稠化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在一次造粒物中添加选自糊精、淀粉和糖类的一种以上赋形剂后进行造粒而得到的二次造粒物,所述一次造粒物是至少以粉末状黄原胶作为原料之一进行造粒而得到、且堆比重为0.45g/ml以下。另外,还公开了最优选的造粒方法为流化床造粒。虽然记载着使用该发明的增稠化剂时可以抑制团块的产生,但在增稠剂中的黄原胶浓度超过50质量%这样的黄原胶高配比的情况下,该发明的增稠剂无法充分抑制团块的产生。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增稠剂造粒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含有增稠多糖类的一次原料(初级原料)中喷洒粘合剂液而得到一次造粒物的步骤;以及在上述一次造粒物上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增稠多糖类包覆85质量份以上的糊精的步骤。虽然记载着通过该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增稠剂造粒物分散性良好、不会产生团块、粘度增加迅速、并且平衡粘度高,但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增稠多糖类必需添加85质量份以上的糊精,增稠造粒物中的增稠多糖类浓度必需达到54质量%以下。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分散性得到改善的增稠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含有金属盐的淀粉分解物和增稠多糖类。该发明的增稠组合物在含金属盐的淀粉分解物的含有比例小于含金属盐的淀粉分解物:增稠多糖类=55:45(质量比)的情况下没有确认到分散性的改善,因此只能将增稠组合物中的增稠多糖类浓度提高至45质量%。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有关于两阶段造粒的记载:为了得到均匀的粘稠剂,制备仅由增稠多糖类形成的颗粒作为一次造粒,再将一次造粒中的颗粒和糊精等分散剂一起进行再次造粒作为二次造粒,制备作为最终制品的颗粒。在该文献的试验中,如表3所记载,最终制品中的增稠多糖类的浓度为31%,没有关于最终制品中的增稠多糖类的浓度为50%以上的增稠组合物的记载。在现有的增稠用组合物中,淀粉分解物相对于增稠多糖类的比例相对高,为了在需要增稠剂的饮食品中添加增稠用组合物以发挥增稠效果,与单独使用增稠多糖类时相比需要达到2倍量以上。其结果,不能否认这有可能对饮食品的物理性质、口感或味感产生不良影响。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4922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448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29440;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11035;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粉体工学会誌(粉末工学会志)46(5)2009,371-375。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大量增稠多糖类的增稠用组合物。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增稠用组合物用的黄原胶造粒物,在水、茶、清凉饮料、乳饮料、汤、浓稠流食等含有水分的广泛的饮食品中,即使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为50质量%以上,也可抑制团块的产生;包含该黄原胶造粒物的增稠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而且,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用于调制增稠用组合物的黄原胶造粒物,将增稠用组合物投入到饮食品中后,即使是在延长至搅拌为止的静置时间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团块的产生;包含该黄原胶造粒物的增稠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通过在增稠用组合物中添加硬化至特定范围的硬度(硬质度)的黄原胶造粒物,即使增稠用组合物中包含大量的黄原胶,也可显著抑制团块的产生。而且,还发现了:通过在增稠剂中包含硬化至特定范围的硬度的黄原胶造粒物,即使在投入到饮食品中后延长静置时间,也可抑制团块的产生。本发明基于上述认知而达成。本发明提供以下内容。[1]增稠用组合物用黄原胶造粒物,其中,在100质量%的黄原胶造粒物中,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黄原胶颗粒为5质量%以上,硬度8n以上的黄原胶颗粒为20质量%以下。[2]增稠用组合物,其包含上述[1]所述的黄原胶造粒物。[3]上述[2]所述的增稠用组合物,其中还包含水溶性分散剂。[4]上述[3]所述的增稠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质量:水溶性分散剂的质量比为45:55~98:2。[5]上述[3]或[4]所述的增稠用组合物,其中,水溶性分散剂为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6]上述[3]~[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稠用组合物,其是将上述[1]所述的黄原胶造粒物和水溶性分散剂进行造粒而得到的。[7]上述[2]~[6]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稠用组合物,该增稠用组合物用作吞咽剂。[8]饮食品,其中含有上述[2]~[7]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稠用组合物。[9]增稠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黄原胶造粒物和水溶性分散剂混合或造粒的步骤,所述黄原胶造粒物调制成:在100质量%的黄原胶造粒物中,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颗粒达到5质量%以上、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达到20质量%以下。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增稠用组合物用的黄原胶造粒物,其在水、茶、清凉饮料、乳饮料、汤、浓稠流食等含有水分的广泛的饮食品中,即使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为50质量%以上这样的高浓度,也可抑制团块的产生;包含该黄原胶造粒物的增稠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即使黄原胶浓度为高浓度,分散性也优异,与以往相比用少量即可对饮食品赋予必需的粘度。另外,在饮食品中投入增稠用组合物后,即使延长至搅拌为止的静置时间,也可抑制团块的产生,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边搅拌饮食品边投入增稠用组合物、或者不需要将增稠用组合物投入到饮食品中后立即进行搅拌,非常便于使用。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包括:增稠用组合物用的黄原胶造粒物,其中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颗粒为5质量%以上、并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包含该黄原胶造粒物的增稠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本发明中,黄原胶造粒物是指将黄原胶粉末造粒而获得的黄原胶颗粒的集合体、优选为在黄原胶粉末中加入粘合剂进行造粒而获得的黄原胶颗粒的集合体,黄原胶粉末是指未进行造粒的黄原胶粉末。在本发明中,硬度是指压碎1个颗粒所需的力(单位为牛顿、n)。将1个颗粒放置在蠕变仪(re2-33005b、株式会社山电)上,用圆柱形棒缓慢地对颗粒施加荷重。颗粒缓慢地发生变形,在施加某荷重时颗粒崩解,此时圆柱棒的位移急剧增大。以颗粒崩解所需的荷重作为硬度。具体而言,首先,用筛(30目、42目、60目、83目、120目、166目)将黄原胶造粒物分级。随机取出10粒存在于各目筛上的黄原胶颗粒,测定每1粒的硬度,以10粒的硬度的平均值作为存在于其筛上的黄原胶颗粒的硬度。因此,换言之,本发明中的硬度是指用筛(30目、42目、60目、83目、120目、166目)将黄原胶造粒物分级,由存在于各目筛上的10粒黄原胶颗粒的平均硬度计算的值。作为具有规定硬度的黄原胶造粒物的测定方法,首先测定相对于本发明的各筛上的黄原胶颗粒的总质量的比例(质量%),接下来测定各筛上的10粒黄原胶颗粒的平均硬度,确定是否平均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黄原胶颗粒的比例相对于总质量为5质量%以上、而平均硬度8n以上的黄原胶颗粒为20质量%以下。作为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的原料的黄原胶粉末通常可以使用市售的黄原胶粉末。在本发明中,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颗粒为5质量%以上、并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的黄原胶造粒物例如可以使用转动流化床造粒装置、挤出造粒装置来制备。以往用作饮食品的增稠剂制备用的流化床造粒装置无法制备本发明的包含硬质颗粒的黄原胶造粒物。优选的制造装置为转动流化床造粒装置。作为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的制备方法之一例,有下述方法:使用转动流化床造粒装置,将黄原胶粉末投入该装置中,使该装置的搅拌桨旋转,在此状态下喷洒将粘合剂分散或溶解于适当溶剂中而得到的粘合剂液,同时将黄原胶粉末制成颗粒(制备一次造粒物)。搅拌桨的旋转速度可以根据其与所使用的原料或处理时间等的关系来调整,例如设为10rpm~600rpm、优选100rpm~500rpm、更优选200rpm~400rpm。通常,若搅拌桨的旋转速度慢,则无法制备本发明的硬质黄原胶颗粒,若旋转速度太快,则黄原胶颗粒会变得过硬。在本发明中,作为用于制备黄原胶颗粒(一次造粒物)的粘合剂液,可以使用普通的粘合剂液。例如,可以使用水或含有增稠多糖类和/或糊精的水溶液作为粘合剂液。在制备一次造粒物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黄原胶粉末,优选使用5~200质量份左右的粘合剂液。使用如上操作得到的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颗粒为5质量%以上、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的黄原胶造粒物来调制增稠用组合物时,即使是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超过50质量%这样的黄原胶高配比的增稠用组合物,也可显著抑制团块的产生。本发明中,在100质量%的黄原胶造粒物中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黄原胶颗粒为5质量%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4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9质量%以上。在本发明中,黄原胶造粒物中的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在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的制备中,根据需要,可以包含黄原胶以外的增稠剂。作为该增稠剂,例如可以列举:卡拉胶、瓜尔胶、结冷胶(gellangum)、琼脂、刺槐豆胶、塔拉胶(taragum)和葡甘露聚糖。这种情况下,作为将黄原胶与黄原胶以外的增稠剂复合的优点,例如可以列举增稠效果、口感的改善等。另外,在制备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之后,根据需要,可以在黄原胶造粒物中混合上述黄原胶以外的增稠剂。本发明包含增稠用组合物,所述增稠用组合物包含上述黄原胶造粒物。该增稠用组合物中,除上述黄原胶造粒物以外,还优选包含水溶性分散剂。作为该水溶性分散剂,例如可以列举:乳糖、葡萄糖、糊精。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除了包含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颗粒为5质量%以上、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的黄原胶造粒物以外,还优选包含水溶性分散剂。通过将该黄原胶造粒物和水溶性分散剂混合和/或造粒,可以调制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混合装置可以使用普通的混合装置,例如可以列举:螺条混合器(ribbonmixer)、诺塔混合器(nautamixer)等混合机。造粒装置可以使用普通的造粒装置,优选为流化床造粒装置。在转动流化床造粒装置中,即使使用装置而不使搅拌桨旋转,也可得到目标增稠用组合物。本发明中,在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颗粒为5质量%以上、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的黄原胶造粒物和水溶性分散剂的造粒时,热风(吸入空气)温度调整为30~100℃、优选调整至70~100℃,造粒时的制品温度调整为25~100℃、优选调整至30~60℃左右。若温度太高则不易造粒,而若温度太低则不易流动。另外,优选还包含粘合剂液。作为粘合剂液,除了水以外,可以使用选自糖类、糊精、淀粉、树胶类和cmc的1种以上或它们的水溶液或水悬浮液。另外,作为粘合剂液,也可以使用黄原胶等增稠多糖类。可以将这些以水溶液的形式使用。粘合剂液的喷雾速度根据流化床装置的种类而不同,例如液量通常可以设为0.01~2l/分钟左右。干燥可以与流动处理同时进行,也可以在有别于流动处理的下一个阶段进行干燥。当在流动处理的同时进行干燥的情况下,可以在30~70℃、优选40~60℃下进行。另外,在喷雾处理后进行干燥时,优选在70~100℃下进行。当粘合剂中包含黄原胶时,可将粘合剂中的黄原胶也计算在内作为黄原胶浓度。另外,当粘合剂中包含用作分散剂的化合物、例如糊精时,也可将其计算在分散剂浓度内。在制备二次造粒物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黄原胶造粒物,优选使用2.5~100质量份左右的粘合剂液。在本发明中,作为水溶性分散剂,优选列举糊精。本发明中的糊精表示将淀粉通过酸或酶水解而获得的淀粉水解物。另外,在淀粉中加入微量的酸进行加热后再用酶水解而获得的难消化性糊精也包括在糊精中。优选为消化性糊精。本发明中的de是dextroseequivalent(葡萄糖当量)的简称,是广泛用于表示淀粉水解物的水解程度的指标,其表示固体成分中的直接还原糖的比例。在本发明中,de表示通过willstatterschudel法进行分析而得到的值。本发明中的糊精优选将de设为8~25。更优选为10~25,进一步优选为16~20。糊精可以是粉末状也可以是颗粒状。另外,作为糊精,当使用封入了金属盐(化合物)的糊精时,与普通糊精相比,即使进一步提高黄原胶浓度,也可抑制团块的产生。在本发明中,金属盐被“封入”糊精中是指在糊精内金属盐以均质化的状态存在、且不存在游离的金属盐晶体的非晶质(无定形)的状态。在本发明的包含黄原胶造粒物和封入有该金属盐的糊精的增稠用组合物中,即使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为50质量%以上这样的高浓度,也可显著抑制团块的产生。本发明中的金属盐(化合物)只要是通常用于饮食品的金属盐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味质优异等方面考虑,优选无机酸或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作为优选的金属盐化合物,优选为选自乳酸钙、乙酸钙、葡萄糖酸钙、泛酸钙、抗坏血酸钙、硫酸镁、枸橼酸三钠和枸橼酸三钾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更优选为硫酸镁或泛酸钙。本发明中的封入糊精中的金属盐的调制可如下进行。首先,将糊精和金属盐溶解混合于水中进行均质化,之后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至20~60质量%、优选调整至30~55质量%。此时的糊精可以利用常规方法将淀粉水解来进行调制,也可以使用市售的糊精,但考虑到通过之后的步骤进行干燥,优选使用液态糊精。金属盐的添加可以是将其直接添加在糊精水溶液中,也可以添加将其另外以高浓度溶解于水而得到的溶液。之后,进行干燥,得到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干燥可以通过喷雾干燥、鼓式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来实施,但考虑到效率面、成本面等,优选喷雾干燥。具体而言,封入物可如下调制:将糊精和金属盐的混合溶液通过喷雾器或者加压喷嘴制成微粒,之后将其喷入热风温度已调整至140~180℃左右的干燥室内,使出口温度达到80~100℃左右,由此即可制得。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糊精,金属盐的浓度优选在45质量%以内调整。若金属盐的浓度超过45质量%,则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的保存稳定性和喷雾干燥中的回收率有时会大幅降低。在本发明中,关于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颗粒为5质量%以上、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的黄原胶与水溶性分散剂的质量比,从抑制团块产生、增加粘度、增稠效果的角度考虑,黄原胶:水溶性分散剂的质量比优选为45:55~75:25,更优选为50:50~70:30,进一步优选为55:45~70:30。这里,当使用糊精水溶液等水溶性分散剂作为黄原胶造粒物的制备用粘合剂时,由于黄原胶造粒物中包含糊精,考虑到这一点,只要计算黄原胶与糊精的配比即可。在本发明中,关于硬度2n以上且不足8n的颗粒为5质量%以上、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的黄原胶与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的质量比,从抑制团块的产生、增加粘度、增稠效果的角度考虑,黄原胶:封入金属盐的糊精优选为45:55~75:25,更优选50:50~98:2,进一步优选55:45~90:10,最优选为60:40~90:10。如此操作而得到的增稠用组合物,其每单位质量的增稠效果高,通过少量添加即可对饮食品赋予粘性,因此可以将其对饮食品的物理性质或口感的影响抑制在最低限,而且还可以低成本地制造增稠饮食品。另外,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即使存在着从添加增稠用组合物起到进行搅拌为止的静置时间,也不易形成团块,可以充分分散。关于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在饮食品中的掺混量,根据所期望的粘度,可以是0.5~3质量%,也优选在0.5~1.5质量%的范围内设定。作为可利用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的饮食品,可以列举含有水分的各种饮食品。例如可以列举:水、茶、红茶等茶饮料类;加有果汁的清凉饮料、果汁饮料、菜汁饮料等果汁类;牛奶、乳饮料、乳酸菌饮料、碳酸饮料、等渗饮料、功能性饮料、维生素补充饮料、营养补充平衡饮料、粉末饮料等其他饮料类;葡萄酒、日本酒、烧酒、威士忌、鸡尾酒等酒类;汤、酱汤(味噌汤)、炖的食品、咖喱、粥等食品类。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特别是作为对咀嚼、吞咽困难者的食品赋予粘稠性的增稠用组合物有效。对咀嚼、吞咽困难者赋予粘稠性的食品,多半是在看护现场使用勺子搅拌水或茶等饮食品,同时添加增稠用组合物来进行调制。因此,通过使用分散性进一步提高了的包含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的增稠用组合物,还可以减轻操作者的负担。另外,只要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的黄原胶浓度高的增稠用组合物,即可减少赋予目标粘度所需的增稠用组合物的量。实施例以下显示实施例,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1:与现有技术品的比较]如下比较了使用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或现有的黄原胶造粒物制备的增稠用组合物的分散性、粘度的增加。[1-1.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的调制][试制1]相对于3kg黄原胶粉末(过80目的粉末),使用2.4kg水作为粘合剂液,利用转动流化床造粒机(带转子收纳器的流涂机flo-05m、フロイント产业株式会社)制备了黄原胶造粒物。具体条件如下。(试制1条件):空气温度:70℃、风量:2.0~4.0m3/分钟、粘合剂供给速度:80ml/分钟、喷雾时间:30分钟;转子转速:300rpm。[1-2.使用现有的流涂机调制黄原胶造粒物][试制2]相对于3kg黄原胶粉末(通过80目的粉末),使用0.35kg水作为粘合剂液,利用流化床造粒机(流涂机flo-5a、フロイント产业株式会社)制备了黄原胶造粒物。具体条件如下。(试制2条件):空气温度:70℃、风量:1.0m3/分钟、粘合剂供给速度:11.7ml/分钟、喷雾时间:30分钟。[试制3]除了将喷雾时间设为1小时以外,全部采用试制2的条件,制备了黄原胶造粒物。[1-3.黄原胶造粒物的物理性质测定方法][堆密度]在容量为100ml的容器中填充一平杯的黄原胶造粒物,测定所填充的颗粒重量,从而求出堆密度。[粒度分布]使用下述筛将黄原胶造粒物分级,测定黄原胶造粒物的质量粒度分布。[硬度]随机取出10粒存在于粒度分布测定中使用的各目的筛上的黄原胶颗粒,使用蠕变仪(re2-33005b、株式会社山电)测定每1粒的硬度。荷重棒使用直径为2.5mm的圆柱棒。以10粒的硬度的平均值作为存在于该筛上的黄原胶颗粒整体的平均硬度,该平均硬度的黄原胶颗粒视为以粒度分布测定中测定的质量%而存在。这里,在通过120目的颗粒中,有时会包含未形成颗粒的原料粉,导致测定精度变差,因此采用30~120目上的颗粒作为硬度的测定样品。[1-4.所制备的黄原胶造粒物的物理性质比较]表1显示试制1、试制2、试制3中制备的黄原胶造粒物的质量分布、硬度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试制1~试制3中制备的黄原胶造粒物的堆密度均为0.31g/ml左右。但是,在两者中特定硬度的颗粒含量不同,在试制2、试制3中不存在硬度的数值所表示的颗粒,相对于此,在试制1中存在3.2质量%的硬度为4.13n的颗粒、10.5质量%的硬度为5.69n的颗粒。[表1][1-5.增稠用组合物的调制]如表2所示,将试制1、试制2或试制3的黄原胶造粒物和糊精(tk-16,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以黄原胶:糊精=70:30(质量比)进行混合,相对于2.0kg该混合物,使用300g包含0.2质量%的黄原胶的水溶液作为粘合剂液,利用流化床造粒机(流涂机flo-5a、フロイント产业株式会社)进行二次造粒,制造了增稠用组合物。二次造粒的具体制造条件如下。(二次造粒条件)空气温度:80℃、风量:1.0~2.5m3/分钟、粘合剂供给速度:23ml/分钟、喷雾时间:13分钟。[表2]黄原胶造粒物的种类黄原胶浓度(质量%)糊精实施例1试制170tk-16比较例1试制270tk-16比较例2试制370tk-16[1-6.增稠用组合物的评价方法][分散性-试验方法]在200ml的烧杯中准备100g20℃±1℃的离子交换水。将增稠多糖类(黄原胶)达到1g的量的增稠用组合物一口气投入到烧杯中,静置3秒、5秒或10秒。之后,使用刮铲(spatula)以200rpm搅拌1分钟,目视观察团块的状态。[分散性-评价]按照以下方式将团块的产生状况数值化,作为分散性的得分。得分越高,分散性越理想,作为增稠用组合物越优选。特别是在静置5秒的条件下,优选4分以上。5:无团块;4:1~3个小团块;3:4~10个小团块;2:多于10个小团块;1:产生5mm以上的大团块。[粘度的增加-评价方法]在200ml烧杯中准备100g20℃±1℃的离子交换水。使用刮铲以200rpm左右搅拌离子交换水,同时将增稠多糖类(黄原胶)达到1g的量的增稠组合物一口气投入到烧杯中。使用bm型粘度计(tokimec)测定从开始溶解起经过规定时间后的溶液粘度。[粘度增加的评价]t=[3分钟后的粘度值/60分钟后的粘度值],根据t值,按照以下方式计算粘度增加的得分。得分越高,则粘度的增加越理想,作为增稠用组合物越优选。特别优选4分以上。5:0.85≤x≤1;4:0.70≤x<0.85;3:0.55≤x<0.70;2:0.40≤x<0.55;1:x<0.40。[1-7.所制备的增稠剂组合物的评价]试制1~试制3的黄原胶造粒物的堆密度均为0.31g/ml左右,如表3所示,在使用了作为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的试制1的实施例1的增稠用组合物中,尽管黄原胶浓度高达70质量%,但分散性非常好。即使在将增稠用组合物投入离子交换水中静置10秒的严格条件下,当使用包含试制1的黄原胶颗粒的增稠用组合物时,也没有产生大的团块。另一方面,在使用了通过现有的流涂机制备的试制2、试制3的黄原胶造粒物的比较例1、比较例2的增稠用组合物中,在静置3秒的条件下即产生了团块。关于增稠用组合物的粘度的增加,实施例1、比较例1的结果均良好(表4)。即使堆密度和/或粒度分布相同,但通过使用硬度不同的黄原胶造粒物,也可调制黄原胶浓度高的增稠用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时,即使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不足50质量%,但与使用现有的黄原胶造粒物时相比,也额外确认到了分散性优异。另外,在黄原胶浓度达到45质量%左右为止,即使使用现有的黄原胶造粒物,也可达到分散性没有问题的水平,但若黄原胶浓度达到50质量%以上,则在使用现有的黄原胶造粒物时,分散性变差,容易产生团块。由此可知:在黄原胶浓度为50质量%以上、优选55质量%以上、更优选60质量%以上的增稠用组合物中,使用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是非常有效的。[表3][表4][2.黄原胶造粒物的硬度详细研究][2-1.黄原胶造粒物的制备]除了处理时间以外,在与试制1相同的条件下将黄原胶粉末造粒,每隔一定时间进行采样,从而制备了no.s1~s14的黄原胶造粒物。按照[1-3]记载的方法测定了粒度分布和硬度。测定结果见表5。[2-2.增稠用组合物的调制]使用黄原胶造粒物和糊精(tk-16-ag,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以黄原胶:糊精=50:50(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制备了增稠用组合物。[2-3.关于黄原胶造粒物的硬度值]以表5为参考,抽取特定硬度的颗粒作为黄原胶造粒物,制备了[2-2]记载的增稠用组合物。具体而言,使用平均硬度为1.38n(从s12的120-166目抽取)、1.78n(从s14的83-120目抽取)、2.13n(从s14的60-83目抽取)、7.89n(从s9的30-42目抽取)或8.32n(从s11的60-83目抽取)的黄原胶造粒物,制备了[2-2]记载的增稠用组合物。对上述增稠用组合物实施[1-6]记载的分散性评价试验(静置时间为5秒)时,在使用平均硬度为1.38n或1.78n的黄原胶造粒物的情况下,产生了多个团块。另一方面,在使用平均硬度为2.13n、7.89n或8.32n的黄原胶造粒物的情况下,即使静置5秒,也没有产生团块。另外,在实施[1-6]记载的粘度增加评价试验时,在使用平均硬度为8.32n的黄原胶造粒物的情况下,增稠用组合物的粘度的增加(3分钟/60分钟的粘度比=0.65)慢,在使用平均硬度为1.38n、1.78n、2.13n或7.89n的黄原胶造粒物的情况下,增稠用组合物的粘度增加优异(均为3分钟/60分钟的粘度比=0.78以上)。由此可知:作为黄原胶造粒物中的黄原胶颗粒的硬度,2n以上~不足8n的颗粒多者较好,而8n以上的颗粒少者较好。[表5][表5-1][2-4.使用s1~s14的黄原胶造粒物调制的增稠用组合物的评价]作为黄原胶造粒物,使用s1~s15的黄原胶造粒物,制备[2-2]记载的增稠用组合物,实施了上述的分散性评价、粘度增加的评价。如表6所示,使用满足硬度2n以上且硬度不足8n的颗粒为5质量%以上、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20质量%以下的黄原胶造粒物制备的增稠用组合物,其分散性优异,并且粘度的增加优异。另外,使用硬度2n以上且硬度不足8n的颗粒为19.6质量%以上、且硬度8n以上的颗粒为3质量%以下的黄原胶造粒物(s5~s7)制备的增稠用组合物,其分散性和粘度增加均更加优异。这里,由于[2-3]记载的平均硬度为2.13n的颗粒是从60~83目上抽取的,因此其粒径处于180~250μm的范围。在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中,与使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某250μm以上的黄原胶颗粒的情况不同,即使在使用250μm以下的颗粒的情况下,分散性也优异。另外,将s9的黄原胶造粒物中的42~60目范围的颗粒(平均硬度为4.11n)和通过挤出造粒制备的颗粒(平均硬度为9.70n)以80:20(质量比)混合,之后进行二次造粒,调制增稠用组合物,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评价分散性、粘度的增加时,结果良好。即,由此可知: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也可通过这种方法来调制。[表6][3.黄原胶浓度的研究][3-1.增稠用组合物的制备]如表7和8所示,使用no.s3或s5的黄原胶造粒物和糊精,以黄原胶:糊精=70:30~98:2(质量比)的比例制备了增稠用组合物。糊精使用de18的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将100g糊精溶解于300g离子交换水中,在所得水溶液中使封入物中的金属盐浓度达到表7所示的浓度的方式分别进行溶解,之后采用喷雾干燥法或鼓式干燥法进行干燥,调制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表7][表8][3-2.增稠用组合物的评价]如表9和10所示,黄原胶浓度为70质量%的增稠用组合物的分散性、粘度的增加均显示出良好的结果。如实施例1所示,虽然使用普通糊精制备的增稠用组合物的评价也良好,但在使用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时,即使将增稠用组合物投入水溶液中后静置5秒也没有产生团块,分散性进一步提高。另外,作为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的制备方法,喷雾法、鼓法均得到了优选的结果。从可以进一步减少金属盐的观点来看,使用通过鼓法制备的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得到了更优选的结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黄原胶造粒物,即使在使用通过喷雾法制备的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时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为90质量%、而在使用通过鼓法制备的封入了金属盐的糊精时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为98质量%,也可制备不会产生团块的增稠用组合物。即使将增稠用组合物投入水溶液中后静置5秒,也没有产生团块,从这个角度考虑,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优选达到90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未封入金属盐的糊精作为分散剂时,从粘度增加的角度考虑,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黄原胶浓度优选达到75质量%。[表9][表10][4.普通饮料中的增稠用组合物的效果]实施例18 茶在100g茶(商品名“お~い茶(oiocha)”、(株)伊藤园)中添加0.7g通过实施例10调制的增稠用组合物,用刮铲搅拌时,立即分散在全部液体中,没有产生团块,粘度表现也良好。通过添加极少的0.7g,作为面向咀嚼·吞咽困难者的茶,表现出了充分的粘度。实施例19 清凉饮料在100g清凉饮料(商品名“アクエリアス/aquarius”、日本coca-cola(コカ·コーラ)株式会社)中添加0.7g通过实施例10调制的增稠用组合物,用刮铲搅拌时,立即分散在全部液体中,没有产生团块,粘度体现也良好。通过添加极少的0.7g,作为面向咀嚼、吞咽困难者的茶,体现出充分的粘度。[5.关于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颗粒的硬度]按照[1-3]记载的方法对实施例1的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颗粒硬度进行研究时,与在增稠用组合物的调制中使用的黄原胶造粒物(试制1)中的颗粒硬度分布非常相似。另外,对比较例2的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颗粒硬度进行研究时,虽然也存在显示出极小的硬度的颗粒,但在99质量%以上时硬度为0。可知:本发明的增稠用组合物中的颗粒硬度与所使用的黄原胶造粒物中的颗粒硬度接近。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